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什么是记忆
记忆分类及特点
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的特点。
容量约为7±2组块。
长时记忆是指在大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
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
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
简述工作记忆的含义和成分?
组成: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语音回路。
中央执行系统:复杂注意资源的分配、协调、计划等。
视空间画板:负责暂时存储视觉空间信息。
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储。
工作记忆能力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情境记忆、语义记忆、程序记忆
长时记忆扩展为情境记忆、语义记忆、程序记忆
情境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程序记忆是关于怎么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是有意识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是未意识到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
记忆的表象
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第二节记忆的过程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J04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理解了吗?有意义吗?)
3.
系中。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材料的数量不能太多,要形象化。
保持和遗忘
遗忘曲线
德国艾宾浩斯自己做被试用无意义的音节。
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要及时复习。
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
2.材料
(1)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形象的材料忘得慢。
(2)材料的数量:材料多,忘得快。
(3)材料的相似性。
容易干扰。
3.过度学习
学习的程度。
适当的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50%的材料保持的好一些。
遗忘的原因J03J06L08
关于遗忘的原因目前涉及两种假设,一是衰退理论,一是干扰理论。
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
衰退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丧失的重要原因。
干扰记忆是由于多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明。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如何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L11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要分散复习。
2.复习中的尝试回忆
复习和回忆结合,了解记忆效果,知道记忆难点。
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
4.复习的形式多样化
(1)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
(2)利于多种感官,看读写听结合起来。
(3)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的组织,提高复习效果。
回忆和再认(记忆最后一个阶段)
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联想及其规律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像、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活动。
规律有:
1.接近律
2.类似律
3.对比律
4.多因律
5.强因律
6.近因律
第三节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识记的敏捷性(识记速度的快慢)
怎样提高识记的敏捷性?
1.明确识记的目的。
2.集中注意。
保持持久性(保持时间的长短)
怎样保持持久性?
1.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加以归纳,形成知识框架。
2.经常的复习。
记忆的正确性
如何培养记忆的正确性?
1.必须进行认真地识记。
2.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
3.要正确识记,把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记忆的准备性(迅速提取出来)
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