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思考1.为什么说企业财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和已持有股份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做出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都是由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所生成的,并通过财务报表(即会计报表)获得。
因此,就财务报表及整个财务会计体系的本质来说,它是一个信息系统。
2.什么是公司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委托者是谁?受托者是谁?他们相互之间是怎样沟通的?受托责任大致包括三方面。
(1)受托方有效的管理与运用受托资源,使其增值保值的责任;(2)受托方如实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3)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委托者是公司企业的全体股东,受托者是公司企业管理层。
双方直接沟通。
3.试述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基本目标。
满足投资者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在决策中所需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是公司企业财务报告及财务会计系统的基本目标。
具体来说,财务报告必须向其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及描述企业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
4.公司企业财务会计有哪些特征?一般来说,公司企业财务会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它与传统会计有紧密的继承关系。
首先,表现在它继承了传统的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
其次,承袭了在历史发展中陆续形成的一些会计概念和逻辑。
第二,公司企业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是公司企业的外部人士,因此,财务会计又称为对外会计。
第三,公司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及财务会计对企业日常发生的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处理,都必须遵守并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5.什么是会计准则?为什么要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制定为什么日益要求走向国际趋同?试述它是怎样走向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就是会计行为的标准、会计技术的规范。
具体来说,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
制定会计准则,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贯彻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利于扩展国际经济交往。
在我国对外开放国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不可能游离于国际资本市场之外,因此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趋同是进步,是方向,需要共同努力,尽量寻求一致。
但也应该考虑到我国国情,在推行、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过程中,其中对比发达国家其环境条件尚不够成熟、火候尚未到达的,就应该等候,暂缓一步,不应把趋同视为等同,简单地照抄、照搬。
趋同是一个变化过程,不能急躁,有时尚需互动、沟通。
6.试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结构。
试述国外关于财务会计框架的含义,并联系我国的会计基本准则加以论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基本准则。
主要规定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等。
二是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当前有38项。
它们分别规范了企业发生的某项或某类具体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
三是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它主要包括具体准则的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对执行具体会计准则进行操作性的指导。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CF)下的定义为:“概念框架是一个宪章,是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
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
目标辨明会计的目的和意图。
基本原理指会计的基本概念。
它们指引着应予会计处理的事项的筛选、各种事项的计量及汇总,并使之传递给利害关系集团的手段。
由于这类概念派生其他概念,在制定、解释和应用会计与报告准则时又必须反复地引用它们,在这个意义上,这类概念是基本的。
”我国的这套基本准则类同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7.什么是会计基本假设?有哪些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用来演绎、推理出其他会计原则和理论以及进行科学论述的、理所当然的原始命题,也是人们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程序,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先例。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和归纳形成的会计基本假设一般有四个,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8.财务会计信息应具备哪些信息质量特征?针对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首要的质量特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次要的质量特征有: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9.什么是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要素?试分别阐述它们的定义。
为了有利于企业财务报表描述交易和事项的财务影响,按照企业交易和事项的经济特征,把它们划分为若干大类,这些大类就称为财务报表要素,也称为会计要素。
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有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个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资产(净资产)。
公司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10.什么是会计确认?试述会计确认的标准。
会计确认就是把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纳入会计系统,包括记入会计记录,以及到编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确认标准有两条,(1)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2)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计量。
11.什么是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是确定会计要素金额的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等。
12.什么是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应包括哪些财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货币资金的含义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征?货币资金有时也称现金,即广义的现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的那部分资金。
根据货币资金的存放地点及用途的不同,货币资金可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的本质特征是可以立即投入流通,并同时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2.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有哪些?货币资金的内容通常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等。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货币资金通常分别设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账户来核算。
3.银行存款采用的结算方式主要有哪些?银行存款采用的结算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
4.其他货币资金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核算范围有哪些?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
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5.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包含哪三个层次?它们的从属关系是怎样的?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应包括三个层次的控制:企业治理控制、企业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
其中,企业治理控制是最高层次的控制,它决定货币资金控制的方针和走向;企业管理控制是管理层次的控制,它受制于治理控制,是企业治理控制的执行;作业控制是具体操作层面的控制,指具体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诸如操作流程的控制等。
6.简述货币资金的企业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企业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3.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4.企业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5.企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7.为什么要在月末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试指出它的作用。
企业每月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月底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月底余额进行核对,如发现差异,则应逐笔相互核对,查明差异的原因。
依据核对发现的情况,可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有助于企业查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差异,便于调整。
第二章练习题1. (1) 借:银行存款 936贷:主营业务收入 77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9(2)借:库存现金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3)借:其他应收款—王某 2000贷:库存现金 2000(4)借:管理费用 600贷:库存现金 6002.(1)借:物资采购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借:银行存款 6000贷:应收账款 6000(2)借:备用金 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3.(1)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100 000贷:银行存款 100 000(2)借:原材料 6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70 200(3)借:银行存款 29 8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9 8004.(注:本题(7)改为公司开出支票第×号,金额为23467元,银行误记为21783元,少记1684元。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表2—1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商品销售款的“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有什么区别?总价法与净价法在会计处理上各有哪些优缺点?商业折扣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以及不同的购买数量,为促销而给予客户的,从商品的标价中扣减部分货款。
商业折扣在交易成立时扣除。
现金折扣是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规定期限内及早偿还货款,而从发票价款中让渡给顾客的一定数额的款项。
它发生在交易成立之后,是销货方为加快收账速度、减少信用风险、加速资金周转而采取的理财手段。
客户享有折扣额的多少视客户付款时间迟早而决定。
总价法和净价法对销售收入及应收账款的处理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