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应用统计技术,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管理以及方针目标指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正确评价整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求改进的机会,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统计技术应用的方法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

3.定义
3.1统计技术:所谓统计技术,一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且经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实用技术.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用统计技术可以得出有效的和客观的量化结论。

二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的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

4.职责
4.品质部:
a.负责实施抽样检验及质量损失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负责统计技术过程应用的监控;
b. 负责本部门年度目标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并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进行指导和推广
4.2总务部:
a.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培训需求信息和员工考勤、工资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
b.负责对、能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3开发部门:负责开发各阶段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4制造部:负责对产能以及设备利用率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5财务部:负责对经营指标、资金利用以及管理成本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6 市场部:负责对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7其他部门:负责与本部门KPI及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比较及统计技术的应用
5.管理程序与内容
5.1统计技术方法的识别和确定
5.1.1本公司主要采用下列统计方法用于数据分析:
a. 排列图——适用于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的主要原因;
b. 因果图——适用于不合格或不符合原因分析;
c. 调查表——适用于不合格品及原因调查、质量分布调查;
d. 抽样检验法——适用于产品和过程的监测;
e. 控制图——适用于质量控制点质量状况的控制;
f. FMEA----用于技术、工序质量以及环境、安全方面的潜在失效情况的分析;
g. 其他适用的统计技术根据需要确定。

5.2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培训
品质部负责组织对应用统计技术的相关人员进行统计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统计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统计技术的应用能力。

5.3统计技术的应用
a.在过程控制中,对关键过程的工序能力及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可应用控制图;
b.在质量问题原因分析、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可应用因果图、头脑风暴法、排列图、调查表法、FMEA等方法;
c.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和质量改进时,可应用对策表;
d.在产品监视和测量时,判断连续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应用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8-2008)进行检查;判断生产稳定性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应用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2829-2003)进行检查。

e.QC小组应采用PDCA循环方式开展活动,并广泛应用各种统计技术。

f.对顾客进行满意程度测量时,可采用调查表等统计技术。

g.对技术设计和过程设计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时,可采用FMEA技术。

h.技术或研发、工程部门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及体系、过程、产品中的需要,与质量管理部门商定过程或场合所用的统计工具,必要时在工艺文件或检验文件中进行明确规定。

5.4提供改进依据
5.4.1各部门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关过程的运行情况,并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
a.目标指标实现状况及改进措施;
b.顾客以及相关方满意程度;
c.产品与要求的符合性;
d.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
e.供方的信息。

f.确定迅速解决顾客相关问题的优先顺序;
g.确定与顾客相关的关键趋势和相互关系以支持现状评审、决策和长期策划;
h.及时报告在使用中产生的产品信息的信息系统。

5.4.2利用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作为评价和改善综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依据,对分析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并实施。

5.5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应用的指导,对应用统计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的小组进行成果评价,并负责组织发表和推广。

6.相关记录
各类统计图表
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表7.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