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测量及正常值
室内传导阻滞
心肌局灶纤维化,心肌梗死
ppt课件
18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顺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
逆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心脏循长轴转位
ppt课件
21
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 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
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
U波必须直立
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ppt课件
34
*正常窦性心律示例*
ppt课件
35
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心率较快:在10岁以后,成人心率 P波时限较短(儿童<0.09s) QRS呈右室优势 T波变异较大
ppt课件
36
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
异常心电图较多 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R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 概念: QRS起点到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时限:≤0.04s(在V1、V2) ≤0.05s(在V5、V6)
ppt课件
28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ppt课件
29
J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
ppt课件
30
ST段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 和正常数据
ppt课件
1
本节主要内容:
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三)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四)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
二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Ⅰ、Ⅱ、avF、V4~V6导联 不应有Q波(可有q波)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ppt课件
26
QRS波群2
电压: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 V3导联ST段抬高≤0.5mV
ppt课件
31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
ppt课件
7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纵坐标为电压。
通常情况下,电压为每毫米0.1mV 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向
下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 基线为T-P段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 意图
ppt课件
16
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1
心脏解剖位置
横位心电轴可左偏,<-30° 垂位心电轴可右偏,>+120°
左右心室的对比
左室肥大,电轴偏左 右室肥大,电轴偏右
婴幼儿右室比例大,电轴右偏
ppt课件
17
平均心电轴的临床意义2
心室内除极顺序
下列除极顺序异常会导致心电轴方向改变:
激动起源于心室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起搏心律
ppt课件
24
P-R间期
PR正常值0.12 ~ 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ppt课件
25
QRS波群1
时限: 0.06~0.10秒,<0.12秒 波形:根据主波方向和有无Q(q)波
I、II、V4~V6导联主波:向上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ppt课件
22
二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心电图波形组成:
P波
P-R间期
QRS波群 ST段和T波J点 QΒιβλιοθήκη 间期U波ppt课件
23
P波
时限:<0.11秒 振幅:<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 方向:窦性心律
Ⅰ、Ⅱ、avF, V4-V6导联 直立 avR导联 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同一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
ppt课件
32
QT间期
正常范围:约0.32-0.44秒 校正Q-T间期(QTc)= QT /RR1/2 临床意义: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
间总和
ppt课件
33
U波
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 不清
异常U波为心室复极异常
正常人可无U波
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3~V4导联较 明显
10
(三)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概念: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综合 测定方法:
查表法:分别测出Ⅰ导联和Ⅲ导联QRS波 群电压差值(R波电压减Q波及S波),查心 电轴表
目测法
作图法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平均心电轴
ppt课件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间,
通常采用25mm/s纸速记录 时间:横坐标,1小格=1mm=0.04秒 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ppt课件
6
心率的检测
常用两种方法: 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10个或(5个 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 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心律=60/0.75=80(次/min) 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群 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10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
RI<1.5mV,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RavR<0.5mV
Q波
<
¼
R波(同导联) ppt课件
27
QRS波群3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各波段时程的检测
RR间期 P波时限 PR(PQ)间期 QRS时限 QT(QTc)间期
ppt课件
5
心电图时程测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