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黄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

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

大黄附子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大黄6克附子9克(炮)细辛3克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通便止痛。

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

【用法用量】
上三味,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温服。

若强人煮取250毫升,分三次温服,每相隔约一小时。

【注意】
方中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大黄泻下通便。

三味合用,共成温经散寒,通便止痛之功。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别名】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
大黄3两,附子3枚(炮),细辛2两。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通便止痛。

主阳虚寒结,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紧弦。

现用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肾结石、胆结石、慢性阑尾炎、胰腺炎、腹股疝等见上述证候者。

色疸者,身黄,额上微汗,小便利,大便黑,此因房事过伤,血蓄小腹而发黄,故小腹连腰下痛。

此方实能治偏痛,然不特偏痛而已,亦治寒疝、胸腹绞痛延及心胸腰部、阴囊焮肿、腹中时有水声、恶寒甚者。

【用法用量】
大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今释》卷三引《漫游杂记》)。

【各家论述】
1.《金鉴》引张璐: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

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

盖暴感之热结而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

寒热合用,温攻兼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临床应用】
1.腹痛:一男子,年五十余,腹痛数年。

余诊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乃作半夏泻心汤饮之,未奏效。

一日,忽然大恶寒战栗,绞痛倍于常时,于是更作大黄附子汤饮之,痛顿止。

续服数日,病不再发。

【摘录】
《金匮》卷上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大黄附子汤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