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的兴起及发展
淮南师范学院 缪保爱 二○一二年四月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2005年2月,景天魁和李培林为中央政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努 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讲解,图为学习结束后胡锦涛总书 记与景天魁、李培林亲切交谈。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 达伦多夫赞成冲突的调节,反对掩盖冲突。认为一旦冲突 形成了,其他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 中,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孔德认为社会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研究运动规律的学科, 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顺应自 然科学的发展潮流,创立移门新学科——实证社会学。
• 提了“以爱为原则,以秩序为基础,以进步为目的”社会 协调发展原则。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统。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法国著 名社会学家。
• 涂尔干方法论的特点是坚持社会唯实论 和社会整体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 会事实,即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 象。主张社会学的重点在于社会结构, 注重社会的一致性和结构的整合,主张 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实证性研究。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农民工就业的代际分流机制的AGIL分析图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罗伯特·默顿(1910-2003),美国 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 之一。
有机团结: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 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 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而物质基 础则是社会分工。但是,集体意识和社会分工在机械团结 和有机团结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四、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
结构功能主义
• 结构功能主义是以帕森斯、默顿为代表的,侧重对社会系 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学说。
• 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美 国社会学家,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 始人。在1945年首先提出结构功能主 义一词。
动社 会 行
目标合理行动: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效的行动。 价值合理行动:按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进行的行动。 情感行动:由现实情绪或感情支配的行动。 传统行动:按照习惯而进行的活动。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他的社会行动 理论是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先驱;他的科层制思想对当 代组织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宗教 社会学对比较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作用;他的理 解社会学思想改变了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学研究的一统 局面,成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思想基础。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科塞认为,冲突只要不直接涉及基本价值观或共同观 念,性质就不是破坏性的,而只会对社会有好处。
• 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一方面可 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统治者得到 社会信息,体察民情,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破坏 社会整个结构。
• 为了预防和治疗对社会团结的破坏,涂尔干主张建立一种 多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它的调节功能。
•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研究,提出 自杀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变化发展速度过快,道德意识未 能跟上这一道的危机,使人们失去集体感、纪律感和社会 团结感。主张巩固社会道德秩序,加强社会整合。
• 他建立了新的功能分析范式,提出 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观察角度, 如显功能和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 能等。。
• 他提出了“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y)策略。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中层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默顿对帕森斯的抽象化倾向 持批判态度,指出这种一体的、全面指导性的理论与所观 察到的具体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去甚远,缺 乏实际指导意义。他提出了与当代社会学相适应的理论目 标,即作为战术目标的具体形式的中层理论概念。认为它 能够解释社会现象中的有限部分,并在有限概念范围内适 用。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 社会学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终于形成了独立的 学科,主要有三大理论流派。
• 一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路线; • 一是以韦伯为代表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 一是以美国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重视实际的社会调查的传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 一、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 自18世纪末叶起,西方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最核心的事件 是两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二、西方社会学的创立Biblioteka CN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达伦多夫(1929-2009),德国社 会学家,冲突论主要代表人物。
• 他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 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 二重层面,即稳定与变迁、和谐与 冲突、共识与压制等。因此,他主 张既要从社会均衡的角度去研究社 会现象,也要从社会压制角度研究 社会现象。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芝加哥学派,注重经验研究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其特点 是强调社会学的应用性和应用研究。
• 1892年美国社会学家 A.W. 斯莫尔在芝 加哥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
• 斯莫尔先后聘用了米德、文特森、托马 斯、帕克、伯吉斯、奥格本等,影响日 益扩大,逐渐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社会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些独立的个人集合体,在一切发 达的社会有机实体中存在三个系统:支持系统、分配系统 和调节系统。
支持系统:保证向社会供给必需的产品
分配系统:保证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调节系统:保证社会各个组成部分服从于整体
• 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进化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要经历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过程。 强调的是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社会系统之间的 相互协调性,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
•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 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他把社会 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 学。其代表作为《实证哲学教程》。
• 孔德的社会学可以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 会动力学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研究的 是社会体系存在的条件和作用的规律, 社会动力学研究的是社会体系的发展与 变化规律。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观点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展开的。按 照社会发展的程度,他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的团结”和 “有机的团结”。
结社 会 团
机械团结: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 或相似性即同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四类系统对应着四种功能:行为有机系统具有适应功能 (Adaptation)、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Integration)、文化 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 。
• 《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 是其代表作品,其结构功能主义的思 想多体现在这两部著作中。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帕森斯的功能概念和系统概念是相对应的。
•他把行动系统分为 四个子系统:社会 系统、人格系统、 文化系统和行为有 机系统。这些子系 统又可以分为若干 子子系统。
• 典型的中层理论主要包括角色冲突、参照群体、社会调适 性、规范的形成、异常行为与社会控制等。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社会冲突论
• 社会冲突论以科塞、达伦多夫为代表,主要关注和研究社会 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是由于权力分配引起的,因为权力和权 威都是稀少资源。
• 他认为,社会充满冲突,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冲突的调 节则维护者现存的社会结构。
• 关于社会冲突的结果,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引 起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
•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 国社会学的奠基人。
•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两个原则 基础上,一是将社会理解为有机体的 “社会有机论”,体现的是对社会静 态的研究,二是认为社会进化是自然、 渐进地实现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体现的是对社会动态的研究。
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
• 社会冲突论强调的是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