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体力学第八章讲解

流体力学第八章讲解


MCIS 技术交流
Microsoft
设p2- p1是一个有限的压强量。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假定把
这个有限的压强增量看作是无数个无限小压强增量dp的总
和。于是,可认为在活塞右侧形成的压缩波是一系列微弱
扰动波连接而成的。每一个微弱扰动波压强增加dp。当活
塞开始运动时,第一个微弱扰动波以声速c1传到未被扰动的 静止气体中去,紧跟着第二个微弱扰动波以声速c2传到已被 第一个微弱扰动波扰动过的气体中去。
连续性方程: V A V A
11
22

1VS 2 (Vs Vg )
动量方程:(P P ) A V 2 A V 2 A
1
2
22
11
P1 P2 1V 1 V 2 V 1

1V12
(
1 2
1)
(P P)
V V
2
2
1
S
1
d
M 2 1 dM
1
1
M2
M
2
凸壁面, dθ>0,dM>0,即马赫数增大,气流加速。 凹壁面,dθ<0,dM<0,即马赫数减小,气流减速。
如果气流连续折过几个微小角 度,则会产生几个马赫波。
如果超音速气流折过一个有限 角△θ,则会产生无数个汇交于O 点的马赫波,这些发散的马赫波称 为膨胀波。
Microsoft
以此类推,第三个微弱扰动波又以比第二个略快一些的声 速向右传播,…。经过一段时间后,后面的微弱扰动波一个一 个追赶上前面的波,波形变得愈来愈陡,最后叠加成一个垂直 于流动方向的具有压强不连续面的压缩波,这就是正激波。
激波的性质和原来的各个小压力波有很大的不同。气流通 过激波除压强突跃地升高外,密度和温度也同样突跃地增加, 而速度则下降。激波是以大于其前方气体的声速来传播的。
§ 8.1 膨胀波
当超音速气流中出现微弱压力 扰动时,这个微弱扰动可以传播到 流场的一部分区域,扰动区和未扰 动区的分界面是马赫线(马赫波)。
如果扰动源是一个低压源,则气流受扰动后压强将下降, 速度将增大,这种马赫波称为膨胀波—降压增速波;反之, 如果扰动源是一个高压源,则气流受扰动后压强将增加,速 度将减小,这种马赫波称为压缩波—增压减速波。
二.激波的形式
在河道中,当闸门突然打开时,高水位冲向下游,形成 一个水面陡峭水跃区,气体中的激波现象要借助光学等技术 才能观察到。
MCIS 技术交流
Microsoft
三.激波的速度
为了求激波的传播速度Vs,将坐标系x﹑y固定在激波面 上,激波前后的流动参数为:P1﹑T1﹑ρ1和P2﹑T2﹑ρ2 。
由于通过马赫波时气流参数值变化不大,因此气流通过 马赫波的流动仍可作为等熵流动过程。
MCIS 技术交流
Microsoft
如图,由于气流外折一个角度,流通面积增加,由可压 缩流体连续性方程:
dA (M 且马赫数增大。
如图,马赫线OL与速度VL夹角就是马赫角θ。取波面控制体 ,联立连续性方程和等熵过程热力学方程,可得:
第八章 膨胀波 激波
膨胀波和激波都是小扰动在超音速气流中传播的物理现 象。所谓小扰动指的是使流动参数发生小变化是个微量,因 而可以略去高阶小量而使得方程线性化。它的特点是扰动以 当地音速传播,扰动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不变。
当飞机、炮弹和火箭以超音速飞行时,或者发生强爆炸 、强爆震时,气流受到急剧的压缩,压强和密度发生急剧增 加,这时所产生的压强扰动将以比声速大得多的速度传播, 波阵面所到之处气流的各种参数发生突然的显著变化,产生 突跃,这个强间断面叫做激波阵面。
当出口压强Pb小于入口压强P0时,管内产生流动:
1)设计工况,压强和马赫数沿曲线4变化,出口为超音速;
2)如果气流在喉部到达临界状态后又减速,压强和马赫数沿曲 线3变化,出口为亚音速;
由于激波是无数道压缩波叠加而成的,使气流的性质发生 质的变化,激波前后参数不再等熵。所以激波与音波有本质的 区别。激波压缩是一个绝热,增熵过程。
激波的厚度非常小,激波不连续变化是在与气体分子平均 自由行程同一数量级(在空气中约3×10-4mm左右)内完成的。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M=2的超音速气流中的激波厚度约为 2.5×10-5cm。在这个非常小的厚度内,气体的压强﹑密度﹑温 度等发生急剧变化,内部结构很复杂,人们通常忽略其厚度, 认为波面是一个间断面,激波前后的参数发生突跃性的变化。
求得θ与M1、M2的关系式:


1arctan 1
M 2 1 arctan

(M ) 2
(M ) 1
M 2 1
——普朗特-迈耶函数。
§8.2 激波
一.正激波的形成
以气体中的微弱扰动波在直圆管中传播的情况为例来说 明正激波形成的物理过程。
如图所示,在一个充满静止气体的直圆管中,活塞向右 突然加速到某一速度Vg,活塞右侧的静止气体受压后被扰动 形成一个压缩波向右移动,已被扰动的气体的压强从p1升高 到p2。
则求得的VS=696m/s,Vg=449m/s,V2=247m/s
§8.3拉瓦尔喷管
(激波的应用——拉瓦尔管,水垂现象)
拉瓦尔管是瑞典工程师拉瓦尔(de Laval)发明的,用于 产生超音速气流,它由收缩段﹑喉部及扩张段三部分组成,气 流在收缩部分加速,在最小截面(喉部)上达到临界状态,然 后在扩张段继续加速成超音速。整个流动为等熵流动,出口压 强等于背压,不出现激波。
在t=0~△t时段,活塞速度增至△V,气体被扰动产生音波 :
c1 RT1
波后的温度从T1增至T1+△T1,波后气体以△V向左运动。 在t=△t~2△t时段,活塞速度增至2△V,产生第二道音波:
c2 R(T1 T1) V
MCISc技2>术交c1流,第二道音波很快将赶上第一道音波。
( )
1
2
1
Vg
VS
V2

(1
1 2
)VS

(P2 P1)(2 1) 12
如果ρ2→ρ1,P2→P1,激波变成音波
如果P2/P1~∞,则激波的速度也无限大。
例:设在静止大气压强P1=105Pa﹑ρ1=1.28kg/m3,爆炸中心的 P2=5x105Pa,ρ2=3.607kg/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