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介绍(精)

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介绍(精)


允许的生物学变异

肌红蛋白: <5.6% CK-MB质量: <9.3% cTn: <10%
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问题
肌红蛋白、CK-MB质量、cTn均尚未标准化
讨论
cTnI测定标准化问题
结构稳定性 、 释放形式 蛋白水解、磷酸化 、氧化还原 、抗原决定簇 外周血中存在形式 90% 为I-C复合物。 测定校准品 不同方法之间无可比性
96.0
ROC 曲线
TNI ROC Curve
100 96
SENSITIVITY
92 88 84 80 0.0 4.0 8.0 12.0 16.0 20.0 1-SPCIFICITY
注意事项


标本处理
用血清或血浆标本(肝素抗凝),在4小时内 测定。标本于使用前离心,4000转/分,15分 钟。2~8℃贮存的标本应在24小时内测定,如 标本存放超过24小时,应于—20℃以下冻存, 融化后必须离心,避免反复冻 融。

线性范围
0.14 0.12 0.10
y = -0.0002 x 2 + 0.0091 x + 0.0006 R 2 = 1.0000
È â ¶ ü ¹ Î
0.08 0.06 0.04 0.02 0.00 0 5 10 15 20 25 30
¨È Å ¶

图1 cTnI浓度与吸光度线性相关图
方法学特性 (cTnI)

1.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史: 2.明确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和异常 的Q波出现: 3.系列酶的水平的改变,早期浓度升高,随 后恢复正常浓度。
技术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 化标志物已从早先的以酶活性为主的检测发展 到目前的以蛋白质质量浓度为主的检测,包括 多种标志物 。 AST、LD及其同工酶以及β-羟丁酸脱氢酶等以 酶活性为主的检测项目在诊断心脏疾病时已逐 渐少用以至不再应用。
该试剂灵敏度为0.3ng/ml; 线性范围为25ng/ml;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 以99%单侧界值1.7 ng/ml,敏感性86%, 特异性99%,阳性结果预示值97.7%, 临床符合率96%。
线性范围

校准曲线: 采用速率法多点校准,多参数曲线方程 (如logit/log)拟合。线性范围达25ng / ml。校准曲线至少稳定30天,测试条件 变化时应重新校准,以免试验结果出现 偏差。
不同诊断界值的临床诊断效率

50例确诊心梗病人和149例对照标本
特异性 (%) 灵 敏 性 ( %) 符 合 率 ( %) 89.3 94.6 97.3 96 94 90 91.0 94.5 95.5
临界值( ng/ml) 0.80 1.10 1.36
1.68
1.89
99.3
99.3
86
86
96.0
187
51.4
1.83 2.52
4.56 5.38
方法学特性 (Myoglobi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灵敏度
用0.00 ng/ml校准品重复测定20次,计算结果 如下:

X=0.020 SD=0.007 X + 2.58 SD = 0.037 ng/ml
回收试验:(Myoglobin)

血清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纯化 Mb , 20 次重复试 验,计算结果如下:
y = 7E-05x - 0.0023 R 2 = 0.9972
0.039
-0.00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CZ.Kit ß Ð Ï Ô (CZ.Kit)
Diasys Kit ß Ð Ï Ô (Diasys Kit)
两法相关性
MbÁ ½Ö· ½¨ ·È ±½ Ï
500 400 300
4¡ æ 0.4643
37¡ æ 5D
d%
0.4943
6.46%
方法学特性 (cTnI)

抗凝剂及VC影响
浓度 -12.5U/ml 3.2mg/ml 3.2ng/ml 50ug/dl 100 ug/dl 14.3 15.1 13.2 15.0 15.2 测定值(x)(ng/ml) 15.0 95.1 100.2 87.6 99.8 101.1 回收率(%) ---
注意事项

标本避免溶血及黄疸。
血清分离胶有明显负干扰。
慎用抗凝剂。
胶乳试剂避免冰冻。
方法学特性 (Myoglobin)

试剂灵敏度为1.0 ng/ml; 线性范围为500 ng/ml;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小于5.6 %; 95%临界值 为57 ng/ml时,敏感性96.1%, 特异性93.0%,阳性结果预示值94.6%, 临床符合率94.7%。
抗凝剂
肝素 枸橼酸钠 EDTA-K2 Vc Vc
方法学特性 (cTnI)

抗干扰容量:
在以知浓度血清中,加入下列物质对 cTn I 的干 扰 <10%。
人血清白蛋白 3000 mg/dl 甘油三脂 25 mg/dl γ -球蛋白 5000 mg/dl 严重溶血或黄疸可造成负干扰,应予避免。

精密度:
水平 均值(ng/ml) % CV(批内) % CV(批间) 质控1 5.3 4.0 4.7 质控2 16.7 1.4 2.0
方法学特性 (cTnI)

回收实验
不含Tn I的血清加入已知浓度的cTn I混合,n=5,
加入的Tn I (ng/ml) 4 9 20 实测Tn I (ng/ml) 4 9.3 20.8 回收率 (%) 100 103 104
新修订MI的诊断标准
ESC和ACC于2000年联合发表文件,重新修订

MI的诊断标准,最重要的是将检测到心肌损伤
标志物(主要是cTn)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MI
急性发病的必要条件。
新修订MI的诊断标准
1. 2. 3.
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史 明确的心电图改变 1 + 2 or 3 即可诊断
方法学特性 (Myo)


稳定性
37℃ 放 置 5 天 后 , 测 定 值 变 化 <10% 试剂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测效期为两年。
4¡ æ 109
37¡ æ 5D
d%
103
5.50%
方法比较
校准曲线比较
0.159 0.119
y = 0.0003x - 0.0016 R 2 = 0.9984
0.079

临床评价

预期值:
149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经本法测定, 95%单侧分布为1.1 ng/ml, 99%单侧 分布为1.7 ng/ml,此范围仅供参考。 各试验室应确定自己的参考值及诊断标 准。
临床评价

不同分布下的诊断界值
单侧上限(%) 86.5 95.0 97.5 99.0 99.5 临界值 ( ng/ml) 0.80 1.10 1.36 1.68 1.89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原理

使用特异抗体结合于胶乳颗粒表面,标本与胶 乳试剂在缓冲液中混合,标本中的cTnI与胶乳 颗粒表面的抗体结合,使相邻的胶乳颗粒彼此 交联,在500~600 nm附近测量溶液浊度的增
加,其增加的程度与标本中的cTnI浓度相关。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原理
方法学特性 (cTnI)

方法学特性 (cTnI)


灵敏度
用0.00 ng/ml校准品重复测定20次,计算结果 如下:

X=0.067 SD=0.019 X + 2.58 SD = 0.1ng/ml
方法学特性 (cTnI)


稳定性
37℃ 放 置 5 天 后 , 测 定 值 变 化 <10% 试剂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测效期为两年。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 测定试剂盒介绍
太原川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背景

心脑血管病现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 要原因,名列第一位,心血管疾病特别 是心肌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早 期进行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病人 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技术背景

WHO 1979年制订的AMI的诊断标准
肌钙蛋白是迄今为止,基本符合上述标 准的标志物。
心肌损伤理想的生化标志物

国际临床化学联盟(IFCC)的心肌标志物标准 化委员会(CSCM)和美国临床生化学院 (NACB)建议: 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两类心肌损伤标志物:一是 有胸痛发生后几小时即增高的早期标志物;二 是发病后持续增高的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确定标 志物。

早期即出现异常增高且“窗口期”较短,在心肌损 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超敏CRP对心梗有一定预报价值。
特异性不高

缺点

晚期标志物(发病后6-9h血中增高并持续数天,
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
心肌肌钙蛋白(cTn)

有cTnI和cTnT两种亚型。因cTn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发病后持续时间长,是目前 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志物。
加入(ng/ml)
500 250 125 62.5
实测(ng/ml)
484.9 245.8 122.7 62
回收率(%)
97 98 98 99
31.2
31.5
101
抗干扰容量 (MYO)

在以知浓度血清中,下列物质I的干扰 <10%。
interferent Level testedexpected recovery Albumin 30 177.0 167.4 (mg/ml) 50 177.0 175.4 Globulins 30 177.0 162.3 (mg/ml) 50 177.0 164.5 Haemoglobin 300 177.0 158.6 (mg/dl) 600 177.0 151.6 Bilirubin 30 122.9 110.6 (mg/dl) 60 122.9 110.3 Triglycerides 1300 122.9 118.4 (mg/dl) 1700 122.9 121.1 Ø Õ » Ê Â Ê 95 99 92 93 90 86 90 90 96 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