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原虫实验 SSS

医学原虫实验 SSS


3. 作业:复习比较表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目的要求:
熟悉阴道毛滴虫滋养体的形态。
阴道毛滴虫
1.梨形淡蓝色 2.核椭圆形、紫色,前 1/3处 3.4根前鞭毛,1根后鞭 毛。 4.波动膜。 5.轴柱贯穿虫体。
疟原虫
目的要求:
掌握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在外周血 循环中红细胞内期的各期形态特征和鉴 别要点。
巴包囊。胞核4~8个,成C熟ys包t 囊偶有超过8个者。未成熟
包囊常有较大的糖原泡。拟染色体常不清晰,似碎片状, 两端尖细不整
溶组织内与结肠内阿米巴包囊鉴别
(掌握)
鉴别:
1 包囊大小。
2 核的数目(1-8个,超过 四个易区别)。
3拟染色体(呈草束状)。
4核仁粗大多偏位,不居中, 核周染色粒薄厚分布不均。
间日疟原虫
裂殖体
未成熟
核分裂开始;胞质随 着核的分裂渐呈圆形 ,空泡消失;疟色素 开始集中。
成熟
虫体充满RBC,裂殖 子12-24个,胞质分 裂围绕每个核;疟色 素集中。
间日疟原虫
雌配子体
虫体圆或椭圆,占满胀 大的红细胞,细胞质蓝色; 核小致密,偏于一侧, 疟 色素分散。
间日疟原虫
虫体圆形,略大于正常红细胞
疟原虫的形态
环状体 滋养体 裂殖体 配子体
环状体
间日疟原虫
位于RBC中央位,胞质淡蓝色呈 环状,较大,约为RBC直径1/3。 核一个。
感染的RBC 大小形状无变化
核1个胞质增多,形状不规则,有伪足伸出。 疟色素棕黄色,细小杆状,分散在细胞质内。 感染RBC变大出现红色薛氏小点。
雄配子体 ,细胞质色蓝而略带红;核大疏松
,靠近中央;疟色素分散。
恶性疟原虫
较间日疟小,约为RBC直径1/5- 1/6
环状体 核1-2个(可多核)
感染的RBC 可有1-3个环状体(可多环)
恶性疟原虫
雌配子体
新月形,两端尖锐, 色素紧密分布于核周。
雄配子体
腊肠形,两端钝圆, 色素松散分布于核周。
❖ 囊内1-4个小圆圈状核,核中心可见核仁,胞质 细颗粒状。
❖ 有时可见棕黄色边缘模糊的糖原泡。
❖ 拟染色体呈棒状,两端圆钝,有时可见。成熟包 囊消失。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包囊(cyst)模式图
拟染色体和糖原泡逐渐消失
单核包囊 双核包囊 四核包囊
医学原虫-腔道原虫·结肠内阿米巴(E.coli)
包囊球形,直径10~30µm或更大,略大于溶组织内阿米
医学原虫-腔道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mblia)
Trophozoite
1. 虫体呈梨状(脸谱型),腹面前端一 个吸盘。
2. 左右并排的一对圆形核,核仁位于 中央。
3. 轴柱将虫体分为均等两份。
4.一对中体位于轴柱中央,呈逗点和半 月形。
5.沿轴柱发出四对鞭毛。
Cyst
1. 椭圆形,囊壁厚,呈棕黄色。 2. 囊内有2-4核,多位于包囊的一端。 3. 轴柱位于中线附近。
弓形虫
弓形虫 目的要求:
掌握弓形虫速殖子的形态特征。
弓形虫速殖子
速殖子 tachyzoite
新月形,一端顿 圆,一端较尖,核位 于中央稍靠近钝端 。
医学原虫-腔道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E.histolytica)
Trophozoit
Cyst
e 光镜下包囊形态特点
❖ 淡黄或者棕黄的小圆体(碘染色) ,囊壁薄。
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amastigote)
1.卵圆形 2.胞质淡蓝或深蓝 3.核圆形、色深 4.核旁有杆状动基 体
医学原虫实验 ppt课件
医学原虫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 掌握油镜使用方法 2. 熟悉各原虫不同时期的形态
1.自看标本:阴道毛滴虫、间日疟原虫各期、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弓形虫速殖子
2.示教标本:恶性疟配子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 包囊、滋养体;结肠阿米巴包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