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12课_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历史选修1第12课_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冬宫
【知识拓展】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 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 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 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 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 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 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 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 可以买卖或转赠。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农 奴 制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我憎恨你和你的 反对沙皇专制的知识分子 新思潮涌动 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 果戈里《死魂灵》 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 认为农民革命 号召俄国一 是获得解放的唯一 切进步力量 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 途径,也就是要推 为农民解放 翻农奴制和沙皇 和实现民主 的死亡。” 专制 “农奴制是国家 而斗争 —— 普希金 脚下的火药库,尤
俄罗斯贵族与他的农奴们
农奴的贫困生活 睡觉的孩子
年代
1801年~1810年 1811年~1820年 1821年~1830年
农民起义
83次 124次 156次
1831年~1840年
1841年~1850年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绘)
143次
351次 591次
1850年~1861年
材料:当时的诗人图特切夫形容:“现在脚底下 已经没有先前那样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土壤了…… 有朝一日,醒来一看,自己已处在远离海岸的冰 块上。”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政治上 :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改革的内容
(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1、“解放”法令 政治上: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经济上: ①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 ②份地须高价赎买。 促进农业的发展; 第三条 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永久 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 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 性地取消...... 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 的义务。 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 第四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 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务或现金方式赎买。
改革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材料】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 挽救统治危机
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一、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
的新思潮
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直接原因 国内矛盾激化 主观上: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局限: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没有改变: 1、改革后农民所获的土地少而贫瘠,依然要向地主服役, 依然受地主剥削,生活困苦。 2、农民获得份地,但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 价,债务仍沉重。 实质变成地主对农民“合法”掠夺 3、地主阶级人占有大量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二、改革的内容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 制 变革经济基础 变革上层建筑 2、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内容:废除旧的等级法庭 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影响:法律意识增强 3、地方自治——选举 内容: 农村:地方自治局 城市:城市杜马 影响:对发展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
军事上: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 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改革方式: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 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材料】“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 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 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①性质: 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改 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积极作用: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即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③改革的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 农奴制残余。对农民剥夺,造成农民长期贫困。
经济领域:工业化、全球化观念:理性化、科学化
经济近代化: 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 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政治近代化: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 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使政治上出现了 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
——改革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动 沙皇专制制度,因此是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的政权。
四、改革的特点:
1、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促进俄国近代化 探讨俄国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 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 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等各方面内容。
农奴在财产、人身、司法上依附于领主;
农奴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
领主可以自由买卖农奴;
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俄国农奴制下农奴 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 ; 的生活状况有何特点? 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
富裕的农奴主家庭
农奴主给农奴居住的“独立房”
贵族们在圣彼得堡沙龙品茶的情景。
农奴被迫在庄园劳动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71 323 150 175
26 385 108 40.2
1606 14603 9160 10065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 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 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 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自由劳动力少 市场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陀思妥耶夫 其是因为军队也是 斯基:《被 农民编成的,便是 普希金 侮辱与被损 涅克拉索夫: 更加危险了。” 害的》 《在俄罗斯谁能 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 ——全国警察局长 快乐而自由》 的新思潮 车尔尼雪夫斯基 赫尔岑 给沙皇的报告
克里木战争(1853)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材料: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 50年 代末发展到 2800家……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 有蒸汽机158架……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 万名。同时,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 奴劳动。 材料: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制度
(卢布) (万吨) (千米)
这个法令一经实施会起到怎样的进步作用作用? 解放法令颁布后农民生活状况有发生了哪些变 存在哪些局限性? 化?哪些没变?
变化: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
进步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俄国农业发展。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自由劳动力、资金(农民的赎金)、国内市场,促进俄国 生产力发展。
二、改革的内容
(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1、“解放”法令 政治上: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经济上: 法令规定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 ①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 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 ②份地须高价赎买。 才能脱离村社,如果一个农民希望到外面找 促进农业的发展; 活干,也必须得到村社的书面许可证。 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 组织上: 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