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薪酬管理选择题(习题)

第五章 薪酬管理选择题(习题)

第五章薪酬管理(三级)一、单项选择题1。

奖励不包括( )。

A。

红利B。

带薪年假C.佣金D.利润分享2。

在岗位评价中,劳动强度要素不包括()。

A。

工时利用率B。

产量责任C。

劳动紧张度D。

工作班制3。

薪酬管理的原则是一个企业给员工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体现了()。

A。

员工价值观B.企业的价值观C.企业的方向D。

企业经营特点4。

()是指岗位测评本身可能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也就是测评结果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程度。

A。

信度B。

效度C.准度D.精度5.要采用技能薪酬体系,企业必须首先建立一套()评估标准。

A.政治水平B。

道德水平C.技能水平D.知识水平6.根据员工的实际贡献付薪,并适当拉开薪酬差距体现了企业薪酬管理的().[2012年11月三级真题]A。

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B.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C。

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D。

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7。

( )是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A。

内部回报B.外部回报C.直接回报D.间接回报8.()也称经验效度,是通过建立一定指标来检查岗位测评结果的效度.A。

内容效度B。

统计效度C.过程效度D。

结构效度9。

()通常是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A。

工资B.薪金C。

奖金D.福利10。

在岗位评价中,( )是指岗位的劳动卫生状况。

A.劳动责任B。

劳动技能C.劳动强度D。

劳动环境11.若企业中等级低的岗位薪酬增长的速度慢于岗位等级高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岗位等级低的,提高比较少的工资就能达到激励效果B。

岗位等级高的,需要增加较多的工资才能达到激励效果C.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为线性关系D。

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为非线性关系12。

()即现实的付出,指人力资源个体在工作岗位上的活动是已经付出的劳动.A。

凝固劳动B。

潜在劳动C.流动劳动D.实现的价值13.()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与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做出的各种回报。

[2011年11月三级真题]A。

奖金B。

福利C。

薪酬D。

津贴14。

()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值的比率。

A。

成本收益率B。

人工费用率C。

劳动分配率D.人工投入产出比率15。

( )是薪酬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A.环境分析B.岗位分析C.岗位评价D。

岗位等级划分16.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不包括( ).A.工资水平的调整B。

工资总额的计划C.工资总额的调整D.工资总额的控制17。

()反映了一个工作群所有活动或者一个过程中各步骤的有关技能模块的集合。

A。

技能模块B。

技能等级C.技能种类D。

技能单元18。

()是指由于员工在规定时间之外工作,企业为了鼓励员工这种行为而支付的奖金。

A.超时奖B.绩效奖C。

佣金D.建议奖19.如果某企业提倡团队合作的价值观,那么合理的薪酬管理原则为()。

A。

同岗位等级薪酬标准相差很大B.工资水平低于市场水平C。

同岗位等级薪酬标准相差不大D.工资水平高于市场水平20。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是()。

A。

劳动绩效B.职务或岗位C。

工作条件D。

企业工资支付能力21。

( )是全面了解某一特定工作的任务、责任、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流程等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与规范的过程。

A。

薪酬调查B.岗位评价C。

薪酬管理D。

岗位分析22.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同是线性关系的情况下,曲线愈陡,说明()。

A.激励作用愈小B.薪酬差距愈小C。

激励作用愈大D。

薪酬等级愈多23.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时,要使不同岗位之间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对比,这体现了()的原则。

A。

少而精B。

综合性C.可比性D.重要性24.()是指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A。

报酬B.奖励C.薪金D。

工资25。

下列关于薪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薪酬实质上是一种交易或交换B。

薪酬不包括实物性的报酬C。

薪酬应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原则D.薪酬应服从市场交换规律26.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实施对象是社会贫困者或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

A。

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

社会优抚27。

下列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中属于直接信息来源的是().A。

组织现场岗位调查,采集有关数据资料B.工作说明书C.规章制度D。

岗位规范2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福利管理主要原则的是().A.合理性原则B。

必要性原则C.特殊性原则D。

协调性原则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薪酬体系设计基本要求的是()。

A。

补偿职能B.调节职能C.效益职能D。

衡量职能30。

开展岗位评价的首要步骤是().A。

制定、讨论、通过《岗位评价体系》B。

组建岗位评价委员会C.评委会集体讨论岗位清单,并充分交流岗位信息D.代表性岗位试评,交流试评信息31。

间接形式的薪酬不包括( ).A。

利润分成B。

其他补贴C。

社会保险D。

员工福利32.工作岗位评价的对象是()。

A.岗位员工的工作活动B。

岗位的绝对价值C。

岗位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D。

岗位的责任权限33。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是()。

A。

工会的力量B。

企业的薪酬策略C。

劳动绩效D.产品的需求弹性34。

()是企业对员工劳动贡献的一种间接补偿,是企业薪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工资B。

奖励C.福利D.津贴35。

在评价要素分值之前设定常数,将其乘积作为评定结果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

[2010年5月三级真题]A。

函数法B.简单相加法C.常数法D。

百分比系数法36。

评价指标计量的基础标准不包括()。

A.计分B.误差调整C。

权重D.权重调整3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理确定人工成本方法的是().A。

劳动分配率基准法B.效率分配率基准法C.销售净额基准法D。

损益分歧点基准法38。

对所有岗位的评价只需参照级别的定义套入合适的级别里的工作岗位评价方法是().A.排列法B。

分值法C。

分类法D。

评分法39。

需要经常做薪酬调查,成本比较高的岗位评价方法是().A。

排列法B.分值法C.因素比较法D。

评分法40.新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2012年5月、2008年11月三级真题]A.15日B。

30日C.60日D.90日41。

岗位评价结果有多种表现形式,但不包括()。

[2013年5月三级真题]A。

分值形式B。

排顺序形式C。

等级形式D.比例形式42。

()是对员工额外的劳动消耗或因特殊原因而支付的劳动报酬,是员工薪酬的一种补充形式。

A.津贴B.工资C。

奖励D。

福利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住房公积金性质的是()。

A.返还性B。

普遍性C.特殊性D.政策性44。

( )以员工所掌握的与职位相关的知识和技术的深度与广度的不同为依据来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水平。

A.技能薪酬体系B。

绩效薪酬体系C。

岗位薪酬体系D.行业薪酬体系45.()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A.岗位分级B.岗位分析C.岗位评价D。

岗位职别46.主要作用是对岗位评价的计量误差进行调整的权重系数类型是()。

A。

总体加权B.局部加权C.内部加权D。

外部加权47.工作岗位评价标准不包括()。

A。

指标的分级标准B.指标的量化标准C。

评价的方法标准D。

评价的流程标准48.计算工资总额的方法不包括( )。

[2012年5月三级真题]A.盈亏平衡点法B.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C。

工资总额与销售额D。

工资总额占利润值比例49。

()是一种岗位评价方法,适合于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2011年11月三级真题]A.因素比较法B。

排列法C.关键事件法D.评分法50.在单项薪酬制度中最主要的是()。

A。

奖励制度B。

工资制度C.福利制度D。

津贴制度51.单位为员工缴存的公积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在成本中列支B。

机关在预算中列支C。

事业单位由财政部门核定收支后,在预算或者费用中列支D。

社团在利润中列支52。

()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司公正提供依据。

A。

岗位分级B。

岗位分析C。

岗位评价D。

岗位职别5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因素的是( ).A。

劳动绩效B.职务或岗位C。

工作条件D.企业工资支付能力54。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缴纳失业保险。

A.2%B.5%C.10%D。

20%55。

()是指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体系反映岗位特征的有效程度。

A。

内容效度B。

结构效度C.过程效度D。

统计效度56。

()是一种使岗位之间的比较存在主观性,准确性较差的岗位评价方法。

[2012年5月三级真题]A。

排列法B.分值法C.分类法D。

评分法57。

()通常指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A.收入B。

奖励C。

薪金D.工资5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强度要素的是()。

A.工时利用率B。

工作轮班制C。

劳动姿势D.技术知识要求59。

以下有关工作岗位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价中心是现有的人员B。

以岗位员工的工作活动为对象C。

是工作岗位分析的延续D.为岗位的分类分级提供了前提6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是( ).A.实物劳动生产率B.销货劳动生产率C.人工成本比率D。

教育经费61。

( )是指测评本身可能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也就是测评结果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程度。

A.信度B.效度C。

稳定度D。

真实度62.岗位评价标准不包括(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A。

指标的分级标准B.指标的量化标准C.评价的方法标准D。

评价的流程标准63.()分为工资和薪金两种形式。

A。

收入B。

奖励C。

薪金D.薪给64。

一个好的薪酬体系必须表现出与环境之间的()。

A。

协调性B.动态适应性C。

切合性D。

适合性65.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A。

劳动绩效B.工会的力量C.工作条件D。

员工的技能66。

下列各选项不属于岗位评价基本功能的是().A.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B.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C。

横向比较岗位的综合价值D.纵向比较岗位的综合价值67.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

A。

产品的需求弹性B.工会的力量C.企业的薪酬策略D.职务或岗位68。

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间接薪酬又称()。

A.福利B.工资C.薪资D。

薪金69。

()是指蕴含在个体身上的劳动能力.A。

潜在劳动B。

流动劳动C.凝固劳动D。

积极劳动70.人员流向属于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 )。

A。

劳动责任B.劳动技能C。

劳动强度D。

社会心理要素71.()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掌握人工成本的主要信息来源。

A.津贴和补贴B。

奖金C。

计件工资D。

工资总额72。

( )是通过建立一定指标(简称效标)来检查岗位测评结果的效度。

A。

内容效度B.统计效度C.过程效度D.结构效度73.薪酬制度中最主要的是()。

A.奖励制度B.工资制度C。

福利制度D.津贴制度74.某公司为高层管理人员购买住房,这属于()。

A.全员性福利B.特殊福利C。

困难补助D.岗位津贴75.支付相当于员工岗位价值的薪酬体现了企业薪酬管理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