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特点 PPT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特点 PPT


day
night
4PM
12Mid.
8AM
血浆17-羟类固醇ug/100ml
正常分泌
外源激素使用后
糖皮质激素的这种昼夜分泌节律性,为临床的最佳用药方式
(每日早晨用较大剂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G. Delespesse, Corticotherapy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药理作用
1. 允许作用 (permissive action) •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活性 正作用
抑制类风关 所需剂量
正常代谢功能 扩大
盐皮质激素活性 副作用
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制剂及特点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
• 内源性
–可的松 Cortisone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 外源性
–泼尼松 Prednisone –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 –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倍他米松 Betamethasone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 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
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大家好
9
2. 抗炎作用
•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物理、化学、生物、 免疫等)
• 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 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
• 同时可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感染扩散、 阻碍创口愈合
• 免疫抑制作用机制
– 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 – 对淋巴细胞物质代谢的影响:抑制DNA、RNA蛋白质
的合成; 减少LC中RNA聚合酶活力和ATP的生成。
– 诱导淋巴细胞凋亡(T、B淋巴细胞); – 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
的生成);
NF-KB过度激活可导致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生成,与移植排 斥反应、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通过细胞因子反应性作用
–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 synthase, NOS) 的活性;
NO
血浆渗出、水肿形成、组织损伤
–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增殖相
关基因(C-myc, C-myb)表达下调 特
异性核酸内切酶表达增高 细胞凋亡
(作用可被GR拮抗剂 RU38486所阻断)
大家好
13
3. 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可的松C11位羟化 糖皮质激素活性
可可的的松松
O= CH3
CH2OH
CH3 C
O OH
O
氢氢化化可可的的松松
OH CH3
CH2OH
CH3 C
O OH
O
氢化可的松 vs 可的松
关与差异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具有等效作用的
药物)有哪些?
氢化可的松
• 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是? • 其中没有生理活性,是无活性代谢物的是?
释放出促皮质素(ACTH)
肾大上家腺好皮质
氢化可的松类糖皮质激素
5
促皮质素 (垂体)
应激
24-小时生物节律:高峰: 8 AM 低谷: 24 PM
T1/2 = 5 分钟.
大家好
6
24 Hour Day"ON" period
20
day
night
15
10
5
0
8AM 4PM
12Mid.
8AM
24 Hour Day"OFF" period
生命活动
遗传信息
神经信息
激素信息
由激素直接分泌入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但它只对相 应的靶器官起作用。
大家好
3
丘脑下部
下丘脑-垂体轴
应激
CRF
_
脑垂体
ACTH ACTH
_
血浆 皮质醇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的分泌,主要受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促皮质素)所调节。当皮质激素在血液中浓度低
• 抗过敏作用机制
–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
大家好
14
4. 抗毒抗休克作用
• 作用机制
–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 量增加;
– 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 性—扩管,改善微循环;
–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形成;
于需要平时,促皮质素的大分家泌好增加,反之则减少。促皮质素的分泌又受到下面两种机理所调节:
4
应激状态
电击、烧伤、中素、缺氧、寒冷、 过劳、传染病和强烈的情绪激动等
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
大脑皮层 下丘脑室旁核
肾上腺素在血浆中的浓度增加
小分泌神经元
促皮质素释放因子(CRF)
垂体门静脉进入
垂体前叶
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
可的松
•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代谢中相互转化
• 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是?
肝脏
肝功能障碍患者 可的松不能有效代谢 成为活性产物氢化可的松
急性或严重应激状态
使用氢化可的松 无需代谢的活性成分,直接发挥作用
1929年 发现可的松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1948年,1951年 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促进白细胞的渗出、粘附 内皮细胞、嗜中性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 血管通透性 ,成纤维细胞增生,刺激LC增殖、 分化
GCS抑制 IL-1, 2, 5, 6, 8; TNFα ,GM-CSF等细 胞因子的分泌,并影响其生物效应
大家好
12
–抑制粘附因子的产生(ICAM-1, E-选择
素等);
从转录水平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
大家好
16
• 中枢神经系统
–减少脑中γ –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 兴奋性;
• 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 促进消化
–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 骨骼
–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大家好
17
基本结构为甾核
C3的酮基 C4-5的双键 C20的羰基
肾上腺皮质激素基本结构
大家好
18
内源性 糖皮质激素
大家好
10
• 作用机制
–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
(PGE2, PGI2, LTX4)
增加淋巴细胞合成脂皮素lipocortin-1 抑制PLA2 导致PGs(扩管)与LTs(趋化)生成减少; 诱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降解缓激肽
大家好
11
–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慢性炎症);
MDF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内脏血管收缩
–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大家好
15
5. 其他作用
• 退热作用
– 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 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 血液与造血系统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 提高中性白细胞数量,但其功能下降; LC、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