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习小组:【本节小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侵略目标转向中国的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策略。
在华北事变后,突出反映全国人民抗日要求的历史事件,一是1935年底的一二·九运动,二是1936年底的西安事变。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①识记: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②分析:1、华北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正确了解和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意义。
3、正确分析西安事变发生前后的复杂形势,评价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①重点知识:瓦窑堡会议和西安事变。
②难点知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易错知识】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但仍是阶级矛盾为主,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利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利益)受到威胁。
【自主复习】1.华北事变(1)何梅协定:中国军队撤出,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2)日本策动运动。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提出。
(2)1935年底,会议确定建立的方针。
(3)毛泽东《》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理论基础。
3.一二•九运动(1)背景: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领导。
(2)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
(3)作用:打击了政策,揭露了阴谋,宣传了的主张;促进了新觉醒,掀起了新高潮。
4.西安事变(1)时间:,领导人:目的:。
(2)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共:。
(3)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4)意义:。
【参考答案•自主复习】1.河北省境“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2.八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华北中国共产党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国民党的卖国日本企图吞灭中国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救国中华民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部署讨伐张杨,想取代蒋欲和平解决,营救蒋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问题探究】(C级)☃ 1、日本发动华北事变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为进一步侵占奠定了基础。
②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有利于日本的对外侵略。
③英、法、美等国的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日本的侵略。
④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对外妥协退让。
⑤亲日派势力的推波助澜。
☃ 2、概述十年对峙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和措施。
☞答:①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并转入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
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去组织抗日游击队。
③1933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红军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
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④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机,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领导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⑤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从而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 3、毛泽东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
”试结合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实践,概要论证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答:a、正确性: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不久,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
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红军的不断壮大,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建立,它是中共领导的与国民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
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严重,国内政治局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分化。
中共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作出了重大让步,最终实现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中共策略方针的变化说明:中共支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4、比较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
☞答:(1)相同:都在北京爆发;都反对日本侵略;学生都是先锋;群众基础较广。
(2)不同:是否有中共领导。
☃ 5、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有哪些?☞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在主要矛盾制约下,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1)中共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确定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进行调解,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2)张学良和杨虎城,主要目的是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其初衷并不想杀蒋。
(3)宋子文、宋美龄等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并为之积极奔走。
(4)国内地方实力派和进步力量,都主张和平解决。
(5)蒋介石在民族危亡和特殊压力下,被迫对政策进行调整。
(6)国际上,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担心蒋介石被亲日派取代,损害其在华利益,主张和平解决。
(7)共产国际和苏联也为主和平解决。
☃ 6、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得到什么启示?答:☃ 7、概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答:【效果反馈】(A、B级)一、单项选择( )1、右下面漫画是在1936年全国漫画展览会上备受好评的一幅作品,它所反映的事件是: A、华北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2、在200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71周年之际,抗日战争纪念馆半景画馆演播的新闻短片《抗战》,完整地叙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
下列史实不符合...该短片内容的是:A、“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C、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3、“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 )4、“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②背景是面临着民族危机③以青年学生为先锋④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1936年2月24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刊登了当时解决远东危机的四大关键“元首”的照片: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下列关于当时时局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助长了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C、在日本扶植下溥仪第三次称帝,东北变成了殖民地和侵华基地D、蒋介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利于解决民族危机( )6、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7、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为“华北事变”。
据此回答8-11题。
( )8、“何梅协定”的签订说明国民政府:A、准备放弃华北B、准备投降日本C、以空间换时间D、先安内后攘外( )9、日本策划的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其中华北五省不包括:A、山东、山西B、河南C、绥远、河北D、察哈尔( )10、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多田骏发表声明:“我军对华北态度有三点:一、把反满抗日分子彻底驱逐出华北;二、华北经济圈独立;三、通过华北五省的军事合作,防止赤化”。
这表明日本对华北的根本企图是:A、从经济上控制B、实现华北五省自治C、从军事上控制D、把它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11、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后,美英的态度是:A、奉行“中立”政策B、支持国民党抵制日本 C 、支持日本侵略 D、对日本奉行绥靖政策( )12、1927-1936年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依次是:①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②逼蒋抗日③联蒋抗日④反蒋抗日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二、材料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