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 反比例函数章末复习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 反比例函数章末复习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六章章末复习
【学习目标】
1.系统地回顾本章主要知识,能熟练运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2.进一步增强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能运用它们解决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难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中的面积不变性质.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我能建: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
【自主探究】 1.(2016·哈尔滨中考)点(2,-4)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D ) A .(2,4) B .(-1,-8) C .(-2,-4) D .(4,-2)
2.(2016·连云港中考)姜老师给出一个函数表达式,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正确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三象限;丙:在每一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他们的描述,姜老师给出的函数表达式可能是( B )
A .y =3x
B .y =3x
C .y =-1x
D .y =x 2 3.(衢州中考)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B )
【合作探究】
1.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是双曲线,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P(x 1,y 1),P 2(x 2,y 2)都在第二象限且x 1<x 2,则y 1<y 2.
2.函数y =-ax +a 与y =-a x (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
知识模块二 根据反比例函数求面积
【自主探究】
1.如图,双曲线y =k x
(k >0,x>0)经过Rt △ABO 的直角边AB 的中点D ,已知直角边 OB 在x 轴上,且△ABO 的面积为3,则k 等于( A )
A .3
B .6
C .8
D .9
(第1题图)(第2题图)
2.反比例函数y =6x 与y =3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作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分别交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于A ,B 两点,连接OA ,OB ,则△AOB 的面积为( A )
A .32
B .2
C .3
D .1 【合作探究】
1.(桂林中考)如图,以▱ABCO 的顶点O 为原点,边O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顶点A ,C 的
坐标分别是(2,4),(3,0),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交BC 于点D ,连接AD ,则四边形AOCD 的面积是9.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嘉兴中考)如图,直线y =2x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k≠0,x>0)的图象交于点A(1,a),点B 是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 重合),BC ⊥x 轴于点C.
(1)求k 的值;
(2)求△OBC 的面积.
解:(1)k =2;(2)S △OBC =1.
知识模块三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自主探究】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3x +m 的图象相交于点(1,5).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解:(1)∵点(1,5)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上,∴5=k x ,即k =5,∴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5x
.又∵点A(1,5)在一次函数y =3x +m 的图象上,有5=3+m ,∴m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3x +2; (2)由题意可得:⎩⎪⎨⎪⎧y =5x ,y =3x +2,解得⎩⎪⎨⎪⎧x =1,y =5,或⎩⎪⎨⎪⎧x =-53,y =-3.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
⎪⎫-53,-3. 【合作探究】
(安徽中考)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1x
与一次函数y =k 2x +b 的图象交于点A(1,8),B(-4,m). (1)求k 1,k 2,b 的值;
(2)求△AOB 的面积;
(3)若M(x 1,y 1),N(x 2,y 2)是反比例函数y =k 1x
图象上的两点,且x 1<x 2,y 1<y 2,指出点M ,N 各位于哪个象限,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1)把A(1,8),B(-4,m)分别代入y =k 1x
得k 1=8,m =-2.∵A(1,8),B(-4,-2)在y =k 2x +b 图象上,∴⎩
⎪⎨⎪⎧k 2+b =8,-4k 2+b =-2, 解得⎩
⎪⎨⎪⎧k 2=2,b =6; (2)设直线y =2x +6与x 轴交于点C ,当y =0时,x =-3.∴OC=3,∴S AOB =S △AOC +S △BOC =12×3×8+12
×3×2=15;
(3)点M 在第三象限,点N 在第一象限.①若x 1<x 2<0,点M ,N 在第三象限分支上,则y 1>y 2,不合题意;②若0<x 1<x 2,点M ,N 在第一象限分支上,则y 1>y 2,不合题意;③若x 1<0<x 2,点M 在第三象限,点N 在第一象限,则y 1<0<y 2,符合题意.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交流预展】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
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 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
知识模块二 根据反比例函数求面积
知识模块三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
1.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P(2,6),Q (3,4),R(4,3)和S(5,1),其中三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不在这个图象上的点是( D )
A .P 点
B .Q 点
C .R 点
D .S 点
2.点P(2,1)是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的一点,则当y<1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x<2 B .x>2
C .x<2且x≠0
D .x>2或x<0
3.
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AB ⊥x 轴于点B ,点C 在x 轴上,且CO =OB ,S △ABC =2,确定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点A(x ,y),反比例函数y =k x
(k>0,由图得),连接OA ,则OB =x ,BA =y.∵CO=OB ,∴S △AOB =S △ACO ,∴S △AOB =12S △ABC =1.又∵S △AOB =12k ,∴k =2.∴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