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附答案
当 m =0 时, l2 与双曲线有交点,当 m =-2 时, l1 与双曲线有交点, 当 m 0,m ﹣2 时, l1与l2 和双曲线都有交点,所以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 m 1时,两交点分别是(1,3),(3,1),到原点的距离都是 10 ,所以 B 正确,不符合
题意;
当 2﹤m﹤0 时, l1 在 y 轴的左侧, l2 在 y 轴的右侧,所以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y1
k1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
y2
k2x
的图象交于点(2,1),则使
y1>y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A.0<x<2
B.x>2
C.x>2 或-2<x<0 D.x<-2 或 0<x<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 B 点坐标,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均关于原点对称,
【详解】 根据题意得
1 xy 2 2 ∴y 4
x ∵ x 0,y 0 ∴ y 与 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问题,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过点 Am,0 , Bm﹢2,0 作 x 轴的垂线 l1 和 l2 ,探究直线 l1
∴A、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A(2,1),
∴B(-2,-1).
∵由函数图象可知,当 0<x<2 或 x<-2 时函数 y1 的图象在 y2 的上方,
∴使 y1>y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x<-2 或 0<x<2.故选 D.
6.若一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270°,圆锥母线 l 与底面半径 r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大致是( )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过点 C 作 CD⊥x 轴于点 D,
C.24
D.32
∵点 C 的坐标为(3,4),∴OD=3,CD=4. ∴根据勾股定理,得:OC=5. ∵四边形 OABC 是菱形,∴点 B 的坐标为(8,4).
∵点 B 在反比例函数
(x>0)的图象上,
∴
.
故选 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在第一象限内,边 BC 与 x 轴平行,A,B 两
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B 在第一象限,BA⊥x 轴于点 A,反比例函数 y= k (x>0)
x
的图象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C,且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若△OAB 的面积为 3,则 k 的值为 ()
A. 1 3
【答案】D 【解析】
B.1
C.2
D.3
两交点分别是 m,3 和(m 2, 3 ),两交点的距离是
m
m2
4
m
36 m
2 2
,当 m 无限
大时,两交点的距离趋近于 2,所以 D 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特定值,分情况进行讨
论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5.如图,反比例函数
C.6
D.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点(1,3)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点(3,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可得出 k 的取
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详解】
∵点(1,3)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
∴k>3,
∵点(3,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
∴ k <2,即 k<6, 3
∴3<k<6,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熟记 k=xy 是解题关键.
8.下列函数:①y=-x;②y=2x;③ y 1 ;④y=x2 . 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x
的函数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一次函数 y=-x 中 k<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
设 Aa, h , Bb, h ,则 ah k1 , bh k2 ,
S
ABC
1 2
AB
yA
1 2
a
bh
1 2
ah
bh
1 2
k1
k2
4
,
k1 k2 8 ,
故选 A.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各函
数的增减性.
9.如图,菱形 OABC 的顶点 C 的坐标为(3,4),顶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
y k (x>0)的图象经过顶点 B,则 k 的值为 x
A.12
B.20
【答案】D
2
2 mm
则 k1﹣k2=12.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图象上点的特点,求解函数问题的关键
是要确定相应点坐标,通过设 A 、 B 两点坐标,表示出相应线段长度即可求解问题.
12.反比例函数 y k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k 的值可能是( ) x
A.3
B.5
点的纵坐标分别为 4,2,反比例函数 y k (x>0)的图象经过 A,B 两点,若菱形 ABCD x
的面积为 2 5 ,则 k 的值为( )
A.2 【答案】C 【解析】
B.3
C.4
D.6
【分析】
过点 A 作 x 轴的垂线,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E,根据 A,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 4,2,可得
和 l2 与双曲线
y
3 x
的关系,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两直线中总有一条与双曲线相交 B.当 m =1 时,两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C.当 2﹤m﹤0 时,两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在 y 轴两侧
D.当两直线与双曲线都有交点时,这两交点的最短距离是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给定 m 特定值、非特定值分别进行讨论即可得. 【详解】
180
3
即 l 与 r 为正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在第一象限.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圆锥的计算;函数的图象.
7.已知点 M 1,3 在双曲线 y k 上,则下列各点一定在该双曲线上的是( )
x
A. 3,1
B. 1, 3
C. 1,3
D. 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求出 k=-3,再依次判断各点的横纵坐标乘积,等于-3 即是在该双曲线上,否则不在. 【详解】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
圆锥的母线长得到 2πr= 270 l ,整理得 l= 4 r(r>0),然后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求
180
3
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2πr= 270 l ,所以 l= 4 r(r>0),
出横坐标,即可求得 AE,BE 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为 2 5 ,求得 AE 的长,在 Rt△AEB
中,即可得出 k 的值. 【详解】
过点 A 作 x 轴的垂线,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E,
∵A,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 y k (x>0)的图象,且纵坐标分别为 4,2, x
∴A(
k 4
,4),B(
11.如图,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与函数 y= k1 (k1>0,x>0),y= k2 (k2>0,x>0)的
x
x
图象分别相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右侧,C 为 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 的面积
为 6,则 k1﹣k2 的值为( )
A.12 【答案】A 【解析】
B.﹣12
C.6
D.﹣6
13.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点
A2,
y1 ,
B4, y2 ,
C 5, y3 是
图象上的三点,则 y1, y2 , y3 的大小关系是( )
A. y1 y2 y3
【答案】B 【解析】
B. y1 y3 y2
C. y3 y1 y2
D. y2 y3 y1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二、四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 增大,再根据三点横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 y2 y1 y3 ,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 ABC 的面积为 2,边 BC 的长为 x ,边 BC 上的高为 y ,则 y 与 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
表示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进行判断即可.
k 2
,2),
∴AE=2,BE 1 k 1 k 1 k, 24 4
∵菱形 ABCD 的面积为 2 5 ,
∴BC×AE=2 5 ,即 BC 5 ,
∴AB=BC 5 ,
在 Rt△AEB 中,BE AB2 AE 2 1
∴ 1 k=1, 4
∴k=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记菱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 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