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学习目标1.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钠与水的化学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化学反应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及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观察金属钠及金属钠的主要性质1. 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过程及现象:。
化学方程式是。
2.钠的主要物理性质有:。
3.a.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
b.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化学方程式是, 。
4.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加酚酞)反应产生的现象及原因:(1) ,(2) ,(3) ,(4) 。
(5)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6)金属钠应保存在。
【考考你】50年代广州制药厂发生燃着的酒精流向金属钠,共产党员向秀丽用身体挡住流向金属钠的酒精,保住国家财产,自己壮烈牺牲。
如碰到类似这样的事故,同学们,你们将抱什么态度?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对付钠的燃烧?5. [活动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内容]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述]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小结】要隔绝空气,不能用水,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而要用黄沙或新型氟灭火器。
(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跟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它的原子都失去电子,因此钠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3)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还原性强,是因为钠原子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Fe + H2O (g)—常温和一般加热都不反应。
代表气态代表液态代表固态导学案参考答案一、1. 切开金属钠,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4Na+O2===2Na2O2. 钠是一种很软的,呈银白色、具有美丽的光泽的金属。
钠的导电性、导热性较好。
钠熔点97.81℃、沸点为882.9℃。
钠密度为0.97 g·cm-3。
(密度小,熔点低。
)(钠存在煤油中)3.a. 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固体,稳定2Na+O2点燃Na2O2b. 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也可用来供氧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4. 钠与水(加酚酞)反应有四个现象:(1)浮在水上(比水轻);(2)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熔点低);(3)迅速游动(产生氢气)(4)溶液呈红色(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
(5) 2Na+2H2O=2NaOH+H2↑钠与水反应是钠原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H2O = 2Na++2OH-+H2↑(6) 钠存在煤油中二、铁与水蒸气的反应3Fe + 4H2O (g)高温 Fe3O4 + 4H2↑常温和一般加热都不反应。
g、l 、s。
三、检测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均与H2O反应,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无色C.NO、SO2、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不能稳定存在D.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2.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3.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里氧气的来源B. 金属钠用于生产玻璃C. 乙醇可用作燃料D. 用漂白粉对H7N9禽流感疫区进行环境消毒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Na投入到水中,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C. 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需要吸热,说明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D. N2和NCl3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5. 金属Na可在Cl2中燃烧,则( )A. 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 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 成键过程中释放能量D. 断键过程中释放能量6. H2O2与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A. -2B. -1C. +1D. +27. Na呈银白色,质软而有延展性。
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活泼B. 可保存于水中C. 可保存于空气中D. 非金属性很强检测题参考答案1. 【解析】Na2O与H2O反应的产物为NaOH,而Na2O2与H2O反应的产物为NaOH和O2,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项错误;向足量氯水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 项正确;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SO2、NO2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二者在空气中都不能稳定存在,C项正确。
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正确。
【答案】A2. 【解析】棉球②变蓝则证明碱液已经反应完全,D项叙述错误。
【答案】D3. 【解析】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故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里氧气的来源,A项正确;生成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碳酸钠、碳酸钙而不是钠,B项错误;乙醇可用作燃料,C项正确;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蛋白质,强氧化性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故D正确。
【答案】B4. 【解析】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A正确;B、Na投入到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氧氢共价键的断裂,也有氢氢共价键的形成,所以Na投入到水中,有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故B正确;C、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需要吸热,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没有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故C错误;D、N2分子中是氮氮叁键,而NCl3分子中氮氯单键,均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故选C。
【答案】C5. 【解析】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放出热量,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故选项AC 正确。
【答案】AC6. 【解析】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钠中H和Na显+1价,整体化合价显0价,即O的价态为-1价,故B正确。
【答案】B7. 【解析】A、金属钠是活泼金属,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故A正确;B、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B错误;C、金属钠是活泼金属,与空气氧气生成Na2O,故C错误;D、金属钠失去电子,表现强的金属性,故D错误。
【答案】A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101kPa 时,22.4L 乙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6N AB .3.2gO 2和O 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0.2N AC .12g 金刚石含有共价键数目为4N AD .1molNaHSO 4熔融时电离出的离子总数为3N A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氯代物数目均有6种B .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C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3.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① S −−−→浓硝酸H 2SO 4途径② S 2O −−→SO 22O −−→SO 32H O −−−→H 2SO 4A .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 .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 2浓度来降低成本C .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 2SO 4,理论上各消耗1molS ,各转移6mole -D .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4.分子式为C 5H 10O 2,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有A .4种B .5种C .6种D .7种 5.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如图)。
已知:①溶液呈酸性且阴离子为SO42-;②溶液中颜色:V3+绿色,V2+紫色,VO2+黄色,VO2+蓝色;③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成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B极为负极B.放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则左槽中H+增加0.5 molC.充电过程中左槽的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 =VO2++2H+D.充电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槽移动6.下列应用不涉及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是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用ClO2杀菌、消毒C.用Na2SiO3溶液制备木材防火剂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有6 个电子,Y 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 位于IA 族,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沸点:Z2X<Z2W B.元素最高价:Y<Z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 D.原子半径:X<Y<Z<W8.已知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
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M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B.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ZO4C.X、Y、Z、W、M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D.X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9.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检验中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10.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一步同时制备氨合成气(N2、H2)和液体燃料合成气(CO、H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膜I侧反应为:H2O+2e-=H2+O2-O2+4e-=2O2-B.膜II侧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C.膜II侧发生的反应为:CH4+O2--2e-=2H2+COD.膜II侧每消耗1molCH4,膜I侧一定生成1mol H211.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结构如图(),碳酸亚乙酯可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得,亦可由碳酸与乙二醇反应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