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水平二武术组合动作”教学设计和教案

体育水平二武术组合动作”教学设计和教案

(水平二)武术单元《组合动作》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确定以“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课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体验感、成就感。

在教学中注重探究与合作的学习,保证在武术教学中,实现德育融入学科的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武术组合动作(一),动作简单明快、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

依据小学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四年级上册武术单元第3次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对武术动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对单个动作有一定的掌握,从而有利于本次课组合动作的教学,武术项目在教学的过程多采用,一教一学,单方面的传授技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点枯燥乏味,在本次课教学中,通过攻防练习、游戏等手段对技术动作进行巩固、提高,用相互合作学习增强趣味性和实操性,让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组合动作(一)更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本次课属于借班上课,通过与本校老师的交流,了解到本校的学生都是很喜欢武术项目的,喜欢模仿各种技术动作,对武术技术动作有着较强的兴趣,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武术动作格挡拗弓步冲拳、蹬腿冲拳的名称和动作要点。

(2)能正确做出武术动作格挡拗弓步冲拳、蹬腿冲拳且动作有力、到位,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积极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发展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冲拳和蹬腿有力。

难点:动作到位,身体协调发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堂常规
首先武术动作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我们学习武术不是为了欺负别人,而是为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以及在必要情况下结合智慧帮助他人。

(二)准备部分
1.慢跑热身。

2.集体做热身操,将手型和步型都放在热身操里做练习。

这样既达到热身的效果也增强对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掌握。

3.游戏“石头、剪刀、布”(并步、弓步、马步),利用垫子来做游戏,提出要求,在剪刀和布(弓步和马步)的时候两脚有超出垫子的两端,从而提高动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基本部分
1.原地冲拳练习→马步冲拳→弓步冲拳
(设计意图:首先是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本次课的弓步冲拳技术动作,同时两人一组进行相互练习,一学生抱垫子,另一学生冲拳击垫子。

提出在冲拳的时候要腰腹发力,使用寸劲以及手腕的拧转。

体会打垫子有力,另一学生体会受力)
2.格挡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讲解武术中格挡的攻防技术,并示范动作和讲解动作要领。

分为两组合作,一人冲拳一人做格挡动作。

1.蹬腿练习。

首先原地蹬腿,提出练习要求和练习方法;上一步蹬腿,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结合垫子进行蹬腿练习,相互体会发力和体会受力,克服本次课的教学重点,要求蹬腿先提膝勾脚尖,再用脚跟发力蹲腿击打垫子,克服重难点达到蹬腿到位,有力,协调,蹲完腿要停住、稳住。

(四)结束部分
利用音乐放松→点评→课后练习→师生再见
七、教学预设
1.心理状况预计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自主练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并使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2. 生理状况预计
本次课的练习密度: 40%-45% ,平均心率 120-130 次/分。

(水平二)武术单元《组合动作》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