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让我们知道,西方政治文化并不像中国政治文化那样有着历史的继承性。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在兴盛——衰败的逻辑中发展出来,由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阶段构成,经过了两次转体形成的。
在第一编中,作者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希腊世界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机缘等方面的背景,并勾勒了城邦发展的历史轨迹:迈锡尼文明(前城邦时代)——荷马时代(黑暗时代,城邦孕育时代)——古风时代(城邦形成时代)——希腊化时代(后城邦时代)。
着墨荷马时代及古风时代,让我们了解了古希腊人的种族性格、城邦制度,以斯巴达、雅典作为案例分析了希腊公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接着作者给我介绍了来自于城邦但却有点反城邦的柏拉图整体主义理论及城邦文化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接着作者在与先秦思想家思维方式的比较下总结了公民的思维方式,由此阐发了公民的价值取向。
最后作者补充了希腊化时期出现的新观念,给读者描绘出了古希腊政治文化一个非常丰满的形象。
同样的写作思路,在第二编中作者还是先论及古罗马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发展(王政—共和——帝国)和政治制度等情况,接着分析波利比阿共和政体论和西塞罗的理论,最后也是描述了罗马帝国的政治蜕变及法律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编首先介绍了中世纪的基础:基督教及日耳曼传统,在政治多元发展的论断下做了法兰西及英格兰两国的案例分析,最后再总结了中世纪政治贵族因素及多元政治文化。
研究政治文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由于政治文化不能自为主体在人们面前显示出来,必须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的研究开始。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著者丛日云教授采用的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西方中世纪的政治制度、政治学说基础上为我们揭开了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神秘面纱。
诚如徐大同先生所言,“一种政治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物,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其复杂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机缘等原因。
都经历了由孕生到成熟、由朦胧到清晰、分解与融汇、蜕变与新生的长期历史演进过程。
” 丛日云教授探讨了西方政治文化基本要素如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平等、公权与制衡等价值的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以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体系的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