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陆游
公众舆论的缺陷,究其原因,在于公众不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交由理性分析进行推敲,而是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直觉、感情和习俗之上。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
陆游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就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
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
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2、背景知识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书愤》中慨叹自己年不懂世事,一心欲复故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