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沟通》第七章非 语 言 沟 通

《管理沟通》第七章非 语 言 沟 通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1)手势
• 象征性手势 • 说明性手势 • 规范性手势 • 情感性手势 • 适应性手势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2)眼神
(1)表现形式: 目光注视、眼睛凝视、目光回避、扫视、斜视和 眨眼等。
(2)沟通功能: 专注作用、说服作用、亲和作用、调节作用、强 力作用、影响作用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能达到自我安抚作用的举动。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9)沟通中的“言语”镜像
•认真倾听,用从对方嘴里听到的信息与其沟通。(卡 Nhomakorabea尔·罗杰斯)
•表现对对方的充分重视,对方会感到自己在更深层面上 得到理解,会做出更为积极的回应。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10)同步性 •表达关系协调的一种方式。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7.1 概述
6)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 重复:重复语言信号 • 补充:伴随所说内容 • 强调:表情、手势强调 • 代替:表情、手势代替语言 • 矛盾:语言与表情、手势矛盾
7.1 概述
7)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的区别
• 语言沟通在词语发出时开始,它利用声音一个渠道传递信 息,它能对词语进行控制,是结构化的,并且是被正式教 授的。
2)面部表情应当自然地与信息相配合地作 出相应改变
肢体语言——手势
1)保持自然状态、明确清晰、多样化但不 滥用
2)手势应当与信息保持一致、与演讲相协 调、适合于你的听众和当时的情境
眼神交流
1)与听众的眼神交流开拓交流局面,使你更可 靠,并保持听众的兴趣
2)眼神交流可以让你得到观众对你演讲效果的反 馈
3)要与所有的听众都建立眼神的交流而不仅仅是 盯着前排或一两个听众
服装与配饰

• 在听课的经历中,你认为老师什么样的非 语言是令你反感的?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Nonlinguistic action
• 非语言沟通是连续的,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 种渠道传递信息,绝大数是习惯性的和无意识的,在很大 程度上是无结构的,并且是通过模仿学到的。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 除了所谓的象征之外,非语言很少有固定的意思。不同文 化、不同地区的非语言信号意思不同。
• 当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互相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 更加相信非语言信息。
• 通过非语言信号交换信息(Harrison)。
7.1 概述
• 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 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 过程。
• 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 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7.1 概述
• “非语言交流是不用言辞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 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由接 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可能进行反馈。”(伯贡与赛因,1978)
5)音质暗示
音质暗示的内容: • 声调 • 音高 • 重音
• 声调的变化 • 声音的印象 • 语速的选择 • 音量需适中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语气语调:
• 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漫和感 • 憎的感情:“气促声硬”,挤压感 •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迟滞感 •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跳跃感 •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紧缩感 •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紧迫感 •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震动感 • 疑的感情:“气细声粘”,踌躇感
7.4 情境中的非语言智慧
(4)如何识别工作中的谎言 • 行为基线(Baseline) • 动作 • 衣着 • 个人空间 • 声音
7.4 情境中的非语言智慧
(4)如何识别工作中的谎言 • 与欺骗有关的行为往往都和紧张有关; • 人在说谎时是意识不到,也做不出可以表现自己信心和积
极性的动作的; • 自然或非自然法则可以检测和察觉出很多有用信息; • 不要将这项技巧作为企图对别人施加影响的工具;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2)影响沟通距离的因素 • 地位的影响:沟通距离与地位差距 • 个性的因素:内向与外向 • 人与人之间的熟知程度 • 文化差异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4)时间暗示
• 人们的职位高低 • 对时间的重视程度 • 双方的价值估量 • 暗示性格、年龄、健康状况等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4)非语言沟通的形式
(1)身体动作: • 手势、脸部、表情、眼神、触摸等 (2)个人身体特征: • 体型、体格、姿势、发色及肤色等 (3)副语言: • 音质、音量、语速、语调、大笑或打哈欠等
7.1 概述
(4)空间利用 • 利用空间和理解空间的方式,包括座位的布置、谈话
的距离 (5)时间安排 • 迟到或早到、让他人等候、文化差异等 (6)物理环境 • 建筑、房间、家具、饰物、装潢、光线等
个人处于非自然状态下了。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5)反重力行为
• 当人的感觉不错的时候, 一切动作都是“向上”的, 而不是受重力影响“向 下”,比如眉毛、下巴甚 至脚趾。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6)动机暗示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在说出自己的某种真实意图之前, 他的身体动作就已经”先行发言“了。
• “非语言交际指在一定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 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 生成,也可以由环境造成”(萨摩瓦,1981)
7.1 概述
3)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1)标记语言 :手语、旗语、企业标识等 (2)动作语言 :站、坐、行等 (3)物体语言 :办公桌物品摆放等
7.1 概述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7)微动作 • 微动作或者微表达指的是极快速但又寓意深刻的非语
言行为。 • 人的意识无法控制,所以最真实。 • 表达的情感多与负面或消极的意义有关。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8)抚慰行为 • 安慰某人或是将某人从紧张不适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 当人感到不安全、紧张或是害怕的时候,一定会做出某些
服饰 仪态
空间 位置
7.1 概述
信息含量分布图:
7.1 概述
1)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 非语言沟通在实际沟通中包含的信息超出语言沟通 • 洞悉别人的想法、感受或意图; • 对别人的言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不仅听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怎么说”。
7.1 概述
2)非语言沟通的定义
• 指除语言沟通外的各种人际沟通方式,它包括形体语言、 副语言、空间利用、时间安排以及沟通的物理环境。
7.4 情境中的非语言智慧
• 搞清楚对方撒谎的原因比确认对方是否在欺骗、在撒谎本 身更重要;
• 注意观察对方动作和表情上瞬间的、突然性的变化; • 准确定位最关键的非语言信息; • 提出具体问题可以帮助你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举例:演讲与非语言
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 眼神交流 服饰
面部表情
1)令人愉快的面部表情则会帮你营造一个 主动的氛围
• 无论大脑皮层处于何种状态,大脑边缘系统总是在“后台” 工作。
7.3 常见形体语言的解析
•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对周围世界做出的反应都是双元的, 一方面大脑可以根据你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刻意控制一些 东西,但另一方面它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你内心最真实 的想法。
• 边缘系统所做出的无意识反应,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在可信 度上都有优于有意识反应。
3)空间暗示
• 通过控制交流双方的空间距离进行沟通称为空间沟通。 • 我们的空间距离受到两种相互竞争的需求的制约:
友好协作—vs—保留隐私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1)沟通距离的划定 • 亲密距离:0~0.5米 • 私人距离:0.5~1.2米 • 社交距离:1.2~3.5米 • 公众距离:3.5米
管理沟通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
第七章
非语言沟通
目录
7.1 概述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7.3 常见非语言的解析 7.4 情境中的非语言智慧
7.1 概述
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对沟通进行划分: 沟通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口头
书面
身体语 言沟通
副语言 沟通
物体的 操纵
身体动 作姿态
举例:有权和无权 • 放松的姿势、昂首直立的身姿、果断有力的手势、持
续且直接的凝视、相对夸张的手势、适当的瞪眼、适 当的打断适当地接近他人。
• 身体紧张、过度微笑、不直接看他人、频繁地向下看、 很早到场、坐在会议室的最后、经常移动脚、分散注 意力、僵硬的动作。
7.4 情境中的非语言智慧
(1)问候和介绍 • 接近男士路线要成一定角度 • 接近女士走直线,适合的距离停下来 • 加入对方谈话的时机 • 第一次接触:握手 • 握手之后
7.2 非语言沟通的诠释
• 非语言沟通技巧是沟通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正确 解读非语言信息,可以在了解语言信息的同时,获得更准 确全面地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反应和决策。
• 对于管理者而言,具备解读非语言信息及适当反应的能力 是非常重要的。
7.3 常见非语言的解析
1)基石:自然表现法则
• 由于人的大脑非常忠实于情感变化所导致的身体反应,所 以观察一个人的身体动作发生了什么样明显的变化,是一 种极好地洞悉他人所思、所感和所想的方法。
7.1 概述
非语言包括: • 肢体动作、脸部表情、怎么说话、怎么表达感情、穿衣打
扮、喜欢什么样的物品、有意或无意识的行为与态度,身 处的环境等等。
语言中的非语言信息包括: • 说话时的状态、转调、音量、语速、节奏强调、踌躇、停
顿,包括什么时侯说,什么时候不说。
7.1 概述
5)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 无意识性 • 情境性 • 可信性 • 个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