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差异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差异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两区一带” 北部湾经济区 西江经济带
GDP 总值 ( 亿元) 3770. 17 6143. 15
GDP 实际增长率
市均 GDP
( 按可比价格计算% ) ( 亿元) 19. 81 13. 92 10. 37 942. 53 877. 59 555. 97
: 《广西统计年鉴》 ( 2012 ) 计算、 数据来源 整理。
2011 年广西 “两区一带” 人均 GD济区 33386
西江 经济带 24326
桂西资 源富集区 19958
桂西资源富集区 1667. 91
: 《广西统计年鉴》 ( 2011 —2012 ) 计算、 数据来源 整理。 ( 一) 三大区 域 经济 水 平 差 异。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高 低可以根据该地区的 GDP 进行衡量。从表 1 所示的 2011 年 “两区一带” GDP 总值、 GDP 实际增长率和市均 GDP ( 即 广西 GDP ) 可以看出, 区域内每个地市的平均 目前三大经济区域 主要面临发展严重不均的情况, 即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17 期
广西“ 两区一带” 区域经济差异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隋博文
【内容摘要】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广西的基本 区 情, 而 实现 区 域 经济 协 调 发展是 坚持 科学发展 观 和构建和 谐 社会 的 必然 要 “两区一带” ( 北部湾经济区、 求。拟以广西 西江经济带、 桂 西 资 源 富 集 区 ) 为研究 对 象, 运 用 实 证 分 析 的方 法 对三 “两区一带” 大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 揭示其区域经济差异, 提出促进 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区一带” ; 经济差异; 产业发展; 对策分析 广西 【基金项目】 〔2012 〕 49 号) 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为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课题( 项目批准号: 桂社科联 ( 1982 ~ ) , , ; 、 ; 【作者简介】 隋博文 男 河南商丘人 钦州学院商学院讲师 经济师 研究方向: 港口物流、 海洋经济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17
·43·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17 期
桂西资源富集区则相对靠后, 其整体水平距北部湾经济区有 311 一定差距。而 2011 年广西全区人均 GDP 的数值为 22 , 元。可以看出与广西全区人均 GDP 相比, 三大经济区域间的 差距非常明显, 尤其是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人均 GDP 远低于广 西全区人均 GDP 量值。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三大经济区域人 们生活水平的差距比较大 。 “两区一带” 三、 广西 区域经济及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广西作为沿海后发地区和农业大区, 城乡二元结构明 城乡差距较大, 严重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广西 显, “两区一带” 三大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 结合各区域间 发展不平衡将会进一步加剧的现实, 决定了其必须注重区 建立区 域间经济及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区域规划的引领作用 、 域发展组织协调机制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 (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实施三大区 域 经济 及 产 业 发展 “两区一带” 战略。要促进广西 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 间经济差异,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就需要各级政府发 “看不见的手 ” 挥其政府主导作用, 将市场机制这只 和宏观调 “看得见的手” 控这只 有机结合, 在确保效率的情况下, 促进 要素投入和合理流动。 建议尽快出台促进广西“两区一带 ” “两 三大区域经济及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 。而实施广西 区一带” 三大区域经济及产业协调发展战略, 就是要发挥比 较优势、 突出地域特色、 明确发展定位、 优化产业布局, 进一 、 步为承接产业转移 聚集优质生产要求提供平台, 为转型升 级、 跨越超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着眼点就是要把广西全 “全区一盘棋 ” 。 针对北部 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 坚持 湾经济区已经具备快速发展的所有条件, 要以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 海洋经济和金融保险、 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统 筹推进城市( 群) 建设与产业提升, 做强区域经济, 率先实现 跨越发展; 针对西江经济带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条件, 需 “工业立带、 工业强区 ” 意识, 打造各具特色的沿 进一步强化 江经济隆起带; 针对桂西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 “资源富区 ” 则要牢固树立 的理念, 统筹考虑各类规划, 大力 发展绿色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 旅游业, 努力实现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富民强区 相统一。 ( 二) 引导产业转移, 促进三大区域经济 及 产 业 分 工 与 合 “两区一 作。区域不同, 产业政策的着力点也有所不同, 广西 ( 上接第 196 页) 视不够, 对 CAD 的实训内容安排也过于单 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上机练习, 也无法达到熟练 一, 应用 CAD 软件的程度, 不能应用 CAD 软件制作出较复杂的 工程图。这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 CAD 实训课的重视, 并且对现有的实训内容进行调整, 不是 而应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简单地局限于某个命令的使用, 工程案例, 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把这些命令用到真正的工程 图中去。 四、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为了与教学改革相适应, 建立以能 力 为 核 心, 知 识、 能 力、 素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 考核方式也应进行变革, 将统 。 一考试与多样化考核相结合 对学生成绩的认定, 不能再是 单纯的知识考核, 而是要把知识和能力的考察综合起来 。 期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 略 推 进 、 中 国—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建 立、 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实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 以下简称 《意见 》 ) 的出台,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 2011 年 广 西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简称
表2 2011 年广西 “两区一带” 产业结构对比
布不均以及开发建设程度的不同 、 工业布局以及技术条件的 差异、 经济发展政策的不同、 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 差异等因素影响,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 。 《 》 出 而 意见 又明确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 ( 指南宁 市、 北海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 下同) 、 西江经济带 ( 指柳州 市、 桂林市、 梧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贺州市、 来宾市, 下同) 和桂西资源富集区( 指百色市、 河池市、 崇左市, 下同) 三类区 “两区一带 ” 域, 通过实施 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实现区域互 动、 产业协调。 “两区一带” 二、 广西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 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 。 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 主要可以从地区经济、 地区产业结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三个 方面进行衡量。
“两区一带” GDP 总值、 GDP 实际增长率和市均 GDP 对比 表 1 2011 年广西
“两区一带” 北部湾经济区 西江经济带 桂西资源富集区
表3
第一产业 ( %) 16. 85 15. 96 23. 41
第二产业 ( %) 40. 98 53. 01 46. 33
第三产业 ( %) 42. 17 31. 03 30. 26
: 《广西统计年鉴》 ( 2012 ) 计算、 数据来源 整理。 ( 三) 三大区 域 人们 生 活水 平 差 异。一个地区的人们生 活水平高低可以通过该地区的人均 GDP 反映出来。 从 2011 “两区一带” 年广西 三大区域人均 GDP 对比( 表 3 ) 可以得知: 北部湾经济区的人均水平总体上比较靠前, 而西江经济带和
[1 ] GDP) 历史性跨越万亿元大关, 达到 1. 17 万亿元, 经济发 “质” 实现 的飞跃。但由于全区地形状况分 展取得重大成就、
GDP 实际增长率和市均 GDP 远大于西江经济带和 常强劲, “两区一带” 2011 年三大经济区域的市 桂西资源富集区; 广西 均 GDP 分别 为: 北 部 湾 经 济 区 942. 53 亿 元、西 江 经 济 带 877. 59 亿元、桂西资源富集区 555. 97 亿元。 这一量值反映 “两区一带”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 出广西 ( 二) 三大区域 产 业结 构 差 异。2011 年广西 “两区一带 ” 2 的产业结构如表 所示, 可以看出: 北部湾经济区的比重为 16. 85 ; 40. 98 ; 42. 17 , 西江经济带的比重为 15. 96 ; 53. 01 ; 31. 03 , 桂西资源富集区的比重为 23. 41 ; 46. 33 ; 30. 26 , 基本都是 按阶梯式排列, 北部湾经济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 二、 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尤其是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达到 42. 17% , 说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水平比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 源富集区要高。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桂西资源富集 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 。 西江经济带、 区的第三产业仍与北部湾经济区存在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