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平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可能没有受力物体B.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有作用力答案 C解析有力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A错误,C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 错误;两个物体有力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铁吸引小铁钉时,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但磁铁与小铁钉可以不相互接触,D错误。
2.如图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
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
关于飞行中的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垂直向下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 B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向下,A错误;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正确;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发动机喷出的气流,C错误;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误。
3.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 m/s2)()A.仅甲图B.仅乙图C.仅丙图D.甲、乙、丙图答案 B解析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斜面光滑,故物体不受摩擦力;将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进行分解,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一定与支持力大小相等;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应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mg sinα=3×10×12N=15 N,故只有乙图情况下物体平衡,B正确。
4.某人手握一木棒,将木棒竖直静置于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棒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木棒的重力B.手握棒的力越大,手与棒之间的摩擦力越大C.手对棒的作用力大于棒的重力D.棒对手的摩擦力与棒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 A解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木棒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木棒的重力,A 正确;手握得越紧,木棒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但棒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B 错误;棒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对棒分析可知,棒受重力和手对棒的作用力,二者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错误;棒对手的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棒,受力物体是手,棒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棒,这两个力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错误。
5.如图所示,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 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θ=120°,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不计,则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A.F 2B .F C.3FD .2F答案 B解析 设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F T ,由平衡条件可知,牵引力F =2F T ′·cos θ2,又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T =F T ′,解得F T =F ,B 正确。
6.如图所示为体操男子吊环比赛中某个时刻的模拟图,此时运动员静止不动,两根吊带对称并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左、右两吊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 1、F 2。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 1、F 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两个吊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C .每根吊带受到吊环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运动员重力的一半D .在运动员将两吊带由图示状态再缓慢向两边撑开的过程中,吊带上的拉力缓慢增大答案 B解析 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方向上:F 1sin θ=F 2sin θ,则F 1=F 2=F ,在竖直方向上:F 1cos θ+F 2cos θ=G ,即2F cos θ=G ,解得:F =G 2cos θ。
F 1、F 2都作用在运动员上,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错误;运动员受两个吊环的拉力和重力而处于平衡状态,三力为共点力,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两个吊环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B 正确;由F =G 2cos θ可知,由于cos θ<1,每根吊带所受的拉力大小都大于运动员重力的一半,C 错误;在运动员将两吊带再缓慢向两边撑开的过程中,角度θ减小,故两根吊带的拉力均减小,D 错误。
7.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A 、B 悬于水平天花板上,B 绳处于竖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小球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金属小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金属小球一定受到2个力的作用D.金属小球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答案 C解析斜面光滑,小球不可能受摩擦力作用,D错误;假设细绳A或者斜面给小球指向左上方的弹力,小球在水平方向就不能平衡,故小球仅受重力和细绳B的拉力,A、B错误,C正确。
8.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应运而生。
近日研究发现,玩手机时,有可能让颈椎承受多达60磅(约270 N)的重量。
一系列健康问题与不当的姿势存在关联,如背痛、体重增加、胃痛、偏头疼和呼吸道疾病等。
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压力等于头部的重量;但当低头时,颈椎受到的压力会随之变化,现将人低头时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重心在头部的P点,颈椎OP(轻杆)可绕O转动,人的头部在颈椎的支持力和沿P A方向肌肉拉力的作用下静止。
假设低头时颈椎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P 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此时颈椎受到的压力约为直立时颈椎受到压力的(6≈2.45)()A.4.2倍B.3.3倍C.2.8倍D.2.0倍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的头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人的颈椎对头的支持力为F,肌肉对头的拉力为T,正交分解力F和T,在水平方向:T sin60°=F sin45°,竖直方向F cos45°=G+T cos60°,联立解得F≈3.3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颈椎受到的压力F′等于颈椎对头的支持力,即F′≈3.3G,B正确。
9.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θ为120°时,F =GB .不管θ为何值,F =G 2C .当θ=0°时,F =G 2D .θ越大,F 越小答案 AC解析 水桶受重力G 和两个拉力F 作用而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2F cos θ2=G ,解得:F =G 2cos θ2,由公式可知,F 随着θ的变化而变化,且θ越大,F 越大,B 、D 错误;当θ=0°时,F =G 2,C 正确;当θ为120°时,F =G ,A 正确。
10.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甲是一款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支架上的侧视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 cosθB.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G cosθC.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 sinθD.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答案BD解析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垂直支架方向有:F N=G cosθ+F,大于G cosθ,A错误,B正确;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吸平衡,受到重力和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纳米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C错误,D正确。
11.将一个F=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一个不为零的分力F1方向与F成30°角,则关于另一个分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的方向不可能与F平行B.F1的大小不可能小于5 NC.F2的大小可能小于5 ND.F2的方向与F1垂直时,F2最小答案AD解析如果F2的方向与F平行,则F1的方向也与F平行,这显然不符合题意,所以F2的方向不可能与F平行,A正确;F1的大小可能小于5 N,与F2的方向、大小有关,B错误;当F2的方向与F1的方向垂直时,F2具有最小值5 N,所以F2的大小不可能小于5 N,C错误,D正确。
12.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
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
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f和环对杆的压力F N的变化情况是()A.F f不变B.F f增大C.F N不变D.F N减小答案BC解析设F f′为杆对环的摩擦力,F N′为杆对环的支持力,以B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水平力F和轻绳的拉力T,如图1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mg tanα,当小球B从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时,α增大,则F增大,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f′=F,F增大,则F f′逐渐增大;F N′=(M+m)g,则F N′保持不变。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f增大,F N 不变,B、C正确,A、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3.(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
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个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 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 cm。
答案(1)450(2)10解析(1)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由图b可看出,该弹簧的原长为4 cm;由图b可知,弹簧弹力为2 N时,弹簧的长度为8 cm,伸长量为4 cm,根据胡克定律F=kΔx,有:k=FΔx=50 N/m。
(2)由图c得到弹簧的弹力为3.0 N,根据图b得到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0 cm。
14.(6分)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