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乙苯的生产过程设计
• 未冷凝气体用二乙苯在吸收塔4中进行洗涤,进一步回 收气体中的苯,剩余气体作为废气放空或作燃料(视气 体成分而定)。为了减少乙烯损失,尾气中乙烯量应严 加控制,一般原料乙烯纯度80~90%时,尾气中乙烯 量应小于3%(体积);多乙烯纯度为90~95%时,尾 气中乙烯量应小于5%(体积);多乙烯纯度在95%以 上时,则尾气中乙烯含量应小于8%(体积)。 • 烷基化液自反应器2上部溢流而出,经冷却器5冷却至 313 K左右流入沉降槽6,其中催化络合物因密度较烷 基化液大而沉于下层,并返回反应器2。上层烷基化液 与水混合,在水洗塔9中进一步把催化络合物分解。为 避免腐蚀精馏系统设备,用50%的碱液中和烷基化液 的酸性。碱液可用泵8循环使用,至浓度低于30%时再 排出更新。烷基化液经中和、沉降除去络合物后送精馏 系统。送精馏系统的组成大致为苯40%、乙苯30~40 %、二乙苯15~20%、多乙苯2~3%(质量)。
谢谢大家
• 向装有搅拌器的催化剂配制槽1中依次加入干 燥过的苯、多乙苯、A1C13和C2H5C1。加 热至333~343 K,并搅拌。配制好的催化络 合物连续加入烷基化反应器2中。 • 原料苯、乙烯及吸收苯后的二乙苯混合物均以 反应器2下部通入。入二乙苯的作用主要是 因为催化络合物与反应产物间产生烷基的置换 作用,使多烷基苯进行烷基转移。 • 从烷基化反应器顶部出来的气体主要是苯蒸气, 经冷凝后,苯液流回反应器2回收利用,
• 2.原料配比 • 在反应体系中所有催化剂络合物都处于动态平衡状 态,络合物周围介质中乙烯浓度越大,三氯化铝络 合物中所含烷基愈多,生成烷基苯亦愈多,因此, 随着所吸收乙烯对苯的比率的增加,反应将向生成 多烷基苯的方向进行。由此可见,烯烃与苯的比例 对烷基化产品的组成有很大影响。用AlCl3作催化剂, 在368 K时,乙烯与苯的摩尔比对平衡收率的影响 如图9-3所示。 • 由图9-3可知,随着烯烃和苯比例的增加,一烷基 苯收率开始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随之下降,而 多烷基苯的收率却一直增加,这说明生成的一烷基 苯又转化成多烷基苯。此时,苯转化率的增加,只 能说明更多的原料消耗于生成副产物。 • 由此可见,反应产物的组成,在其它工艺条件一 定情况下,主要决定于烯烃和苯的比例。
为了获取较高收率, 乙烯与苯烷基化时乙 烯与苯的摩尔比以 0.5~0.6为宜。当有 多烷基苯循环使用时, 这个比例数据应当是 原料混合物中烷基和 苯核的比值
• 3.原料纯度 • 原料纯度是指乙烯和苯的纯度。要求苯的沸点范围为 352.7~353.7 K,用AlCl3催化剂进行液相烷基化反应时,可 以采用不同浓度的烯烃,由于原料来源不同,其中所含杂质也 不同,通常原料中存在下列杂质时,必须除去。 • ①含氧化合物,如乙醛、乙醚等,它们会使催化络合物钝化。 • ②乙炔与丁二烯会引起催化络合物树脂化而失去活性。C4烯 烃含量<1.0%(体积),乙炔<0.5%(体积)。 • ③硫化物使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苯中总含硫量应小 于0.1%(质量)。 • ④在用乙烯烷基化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高碳烯烃的含量,因 为高碳烯烃较乙烯更易进行烷基化反应,使烷基化产物复杂化, 造成分离困难,增加原料苯消耗量。 • ⑤苯中水分会使A1C13水解生成没有活性的Al(OH)3沉淀, 并造成管道堵塞。为获得生成氯化氢所需要的水分,必须注意 计量,而且水分最好随同气体烯烃加入,而不要随同液体苯加 入,以便于操作控制。如果是采用苯中带入水分加入的方法, 使A1C13进行水解可以产生更多氯化氢,则苯中水分的加入量 一定要精确计算,不可过量太多,一般含水量<500~700 ppm.。
二乙苯 苯 AlCl3 1 氯 乙 烷 水 3
废气 接蒸气 喷射泵 4 17 18
11 7 5 乙 烯 2 6 废液 8 废液 12 50%NaOH 9 10 13 14
苯 乙苯 15 16 二乙苯
22 20 21 多乙苯
水
图9.4.2 乙苯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1-催化剂配置槽;2-烷基化器;3,5,17,18-冷凝器;4-二乙苯吸收塔;6-沉降器;7,11-混合 器;8,12-水洗塔;10,13-分离器;14-蒸苯塔;15-蒸乙苯塔;16-二乙苯塔;20,21,22-加热器
表 9— 3 温度,K 333 353 353 373 373 气体通入量 m3 12 12 36 12 36
乙烯转化率与沮度及气体通入量的关系 mol 苯吸收乙烯的量※ 0.44 0.47 0.54 0.70 0.80 排出气体乙烯含量,% 32~62 10~14 31~54 6~8 7~8
压力对气液相反应平衡影响不大,根据热力学计算,在生产操作温度下,乙烯在近乎 常压 5~6 MPa 下操作。通常在使用 AlCl3 催化剂时,乙烯与苯在常压下进行。
三组:张瑞玲 魏瑞平 王汝翰 郭 炜
• 1.温度与压力 • 烷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由热力学分析知道,在较低的温度下 有较好的平衡收率,随温度升高,一烷基苯收率反而下降。同 时,在非均相烷基化过程中,温度过高,不利于烷烃的吸收, 催化络合物容易树脂化而遭破坏,超过393K时,络合物明显 树脂化。 • 反应温度低些虽然有利于一烷基苯生成,但反应速度太慢,对 反应进行不利。适宜的反应温度随所用催化剂不同而不同,若 用A1C13为催化剂,乙烯对苯烷基化温度一般控制在363~ 373K。原料烃类的转化率随温度的降低和气体在反应区停留 时间的缩短而降低,在一定的反应容积中,气体通入量增加, 则其停留时间就相应缩短,因此,气体通入量应严格控制在使 原料在反应区有较适宜的停留时间,有利提高反应效果。表93列出了苯烷基化过程中乙烯转化率与温度及气体通入量的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