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操作常规M

儿科护理操作常规M

儿科专科技术护理常规目录1.给氧护理常规22.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常规33.使用无创呼吸机护理常规44.使用呼吸机护理常规55.气管内给药护理常规66.脐部护理常规77.臀部护理常规78.沐浴护理常规89.眼部护理常规810.奶瓶喂养护理常规911.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常规1012.体重测量护理常规1013.经胃管饲喂养护理常规1114.暖箱护理常规1215.光照疗法护理常规1316.新生儿复苏护理常规1417.头围、胸围、腹围测量护理常规1518.口服给药护理常规1619.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护理常规17给氧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

3、观察呼吸形态,动态观察氧疗效果。

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严格掌握吸氧指征,据病情及医嘱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

3、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连接紧密。

4、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严格控制氧浓度和用氧时间,早产儿在吸氧条件下,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经皮氧饱和度在8593%之间。

5、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监测吸入氧浓度、经皮氧饱和度并记录。

每天更换湿化瓶及输氧管,保持吸氧管通畅。

健康指导1、向患儿家属解释用氧的目的。

2、告知家属用氧安全管理。

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等情况。

2、听诊患儿双侧呼吸音情况。

3、观察痰液的性状、量及患儿对吸引的耐受程度。

护理措施1、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

2、调节负压在0.02—0.04,吸痰前给高浓度氧1。

3、双人操作,一人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于负压吸引管上,另一人断开呼吸机与气管插管连接,戴手套者将吸痰管迅速插入气管插管内,插入深度为气管插管深度加1,遇阻力后上提1吸引,并螺旋快速拔出吸痰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0-15s。

吸引时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1/2。

4、吸痰毕连接气管插管与呼吸机,冲洗管路关闭负压。

5、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口唇颜色的变化情况,吸痰过程中出现发绀、心率减慢,应立即球囊加压给纯氧,病情稳定后再次吸引。

6、观察并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健康指导告知患儿家属吸痰的重要性。

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病情、生命体征、呼吸道通畅程度、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2、评估操作环境、设备仪器准备及运行情况。

3、评估呼吸机参数。

护理措施1、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湿化器中加无菌注射用水,接电源、气源。

2、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选择大小适宜的帽子及鼻塞,鼻塞固定应松紧适宜,每2h松解1次,防止过紧压迫鼻部及面颊部,引起局部皮肤的破损及坏死。

3、根据患儿病情调节适宜参数。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咽部的分泌物,并做好口腔护理。

对于病情较重,自主呼吸欠佳的患儿,在做上述护理操作时,尽量不要将鼻塞脱开。

5、确保吸入气体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湿化器内应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

6、置胃管排气,防止因胃内积气而膨胀。

7、正确设置心电监护报警范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有无腹胀、鼻面部压迫性损伤、气胸等并发症。

8、床边备好急救物品:球囊加压面罩、气管插管、氧气湿化装置等,如有异常,及时进行抢救。

健康指导1、向患儿家属介绍其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目的及必要性。

2、向家属交待上无创呼吸机的并发症。

使用呼吸机的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病情、氧合状况: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

2、评估患儿气道通畅程度、肺部情况、痰液性质及量。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定,报警设定,呼吸机运转情况。

护理措施1、连接好呼吸机,接模肺试机,试机正常后与患儿连接。

2、调节呼吸机参数,设置报警值,保证加湿装置工作正常,温度适宜。

3、专人护理,正确设置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皮肤、尿量、氧饱和度、周围循环状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4、无禁忌症患儿抬高床头30度,依据患儿病情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保持患儿舒适,预防并发症。

5、气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后吸口鼻腔分泌物。

并仔细观察气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粘稠度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6、气管插管护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每班记录插管的深度,如发现胶布粘性降低应联系医生及时更换胶布,同时妥善固定患儿上肢,避免插管的意外拔出;同时监测患儿的血气分析及胸片。

7、保持呼吸机回路管道通畅,及时清理管道和积水器内的积水,每周两次更换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拔管停机后应彻底消毒灭菌。

8、及时处理报警,如呼吸机发生故障或报警未能排除,应断开呼吸机予简易呼吸球囊手动通气,待故障解除试机正常后再连接呼吸机。

9、每4h 记录呼吸机工作参数,有变化随时记录。

10、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保证营养供给,禁食期间做好输液管理。

健康指导1、向家属介绍上呼吸机的目的及必要性。

2、向家属交待上呼吸机的并发症。

气管内给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体重,胎龄。

2、评估患儿胸片结果。

护理措施1、用药之前预热固尔苏至37℃,置患儿于远红外抢救台上,连接监护仪。

轻轻地上下转动固尔苏使药液混合均匀,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固尔苏待用。

2、选择合适体位,肩部垫高2-3,头稍后仰,使气管伸直,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气管插管,确认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后先用呼吸气囊加压给氧,提升氧饱和度至90%以上,在气管导管距唇45处消毒,将抽好的固尔苏的注射器针头向下插入气管导管,注入药物,滴注药物同时球囊加压给氧,给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药前彻底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用药后46小时避免深部吸痰。

4、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病危禁食过程中,遵医嘱通过静脉补液,定时监测微量血糖,防发生低血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做好基础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防止并发症。

健康指导向家属交待使用固尔苏的目的及重要性。

脐部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状况。

护理措施1、暴露脐部,观察脐部及周围皮肤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结扎线如有脱落应重新结扎。

2、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环形消毒脐带根部1-2次,直至脱落。

3、脐部有分泌物时,先以双氧水冲洗脐部,擦干,再以碘伏环形消毒脐带根部。

4、如脐轮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据医嘱加强换药,必要时送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健康指导告知家属保持脐部干燥,勿强行剥落脐带。

臀部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观察臀部皮肤及评估身体状况。

护理措施1、撤掉尿布,用柔湿巾擦洗干净臀部。

2、根据患儿臀部皮肤情况,给予相应护臀用品,如鞣酸软膏、氯锌油等。

如有红臀,据臀红程度不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选择合适的尿布,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3、采取暴露法要注意保暖,远红外线灯照射时要专人看护,避免烫伤。

健康指导告知家属预防臀红的方法。

沐浴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环境温度。

2、评估病情及皮肤情况。

护理措施1、调节室温26-28℃,沐浴前调节沐浴水温至38—40℃,用手腕内侧试水温,防止烫伤。

2、流动水洗浴顺序由头到脚,先正面后背面、会阴、臀部,沐浴过程观察新生儿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沐浴,报告医生同时给予相应处理。

3、操作动作轻快,减少暴露时间。

洗毕,用毛巾包裹,擦干并给予相应护理,更换衣物。

健康指导1、告知家属避免在喂奶前后1h内沐浴。

2、知道家属新生儿沐浴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耳、眼、口、鼻进水。

3、告知家属保持皮肤褶皱处清洁、干燥。

眼部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观察眼部及评估身体状况。

护理措施1、用生理盐水棉签从内眦到外眦清洁眼部,操作时动作轻柔。

2、一根棉签只能擦拭一次,操作时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遵医嘱选择合适眼药水或眼药膏,物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观察用药效果。

健康指导告知家属保持小儿眼部清洁、预防感染的方法。

奶瓶喂养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评估日龄、体重、病情、发育及喂养情况。

护理措施1、配奶,奶液温度为38—40℃,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2、选择合适大小奶嘴孔,倒立奶瓶检查奶液滴出速度,奶瓶奶嘴严禁混用。

3、颌下垫小毛巾。

4、将奶嘴送人患儿口中,喂奶,喂奶时持奶瓶呈斜位,时奶嘴充满乳汁,防止吸奶的同时吸入空气。

5、观察患儿面色、纳奶情况,出现呛咳或发绀时,暂停喂奶,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喂奶。

6、奶毕,擦净口角,轻拍小儿背部,驱除胃内空气。

取右侧卧位,密切观察。

奶具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7、擦净口角,按实际进奶情况记录进奶量。

健康指导1、告知家属喂奶过程中奶嘴应充满奶液,不能有空气。

2、告知家长当奶嘴吸瘪时,稍转动奶瓶,负压即消失。

3、指导家长选择奶嘴孔大小合适的奶嘴。

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评估生命体征,吸吮能力。

护理措施1、使用安慰奶嘴前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2、将安慰奶嘴放入患儿口中,哭闹患儿使用安慰奶嘴前,应先查明哭闹原因。

3、每次吸吮时间5-10,操作毕,安慰奶嘴行煮沸消毒备用。

健康指导告知家属喂奶前、后均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观察患儿反应。

体重测量常规护理评估评估日龄、病情。

护理措施1、于固定时间固定磅秤空腹测量。

2、清洁布垫于婴儿磅秤上调整零点。

3、脱去患儿衣服、尿布或尿裤测量,两次体重相差较大时,应重新测量。

4、待指针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5、低体温或危重患儿,可着衣物一同测量,测量后再减去衣物的重量。

测量过程中注意患儿安全。

健康指导告知家属患儿体重。

经胃管饲喂养常规护理评估1、喂奶或给药前查看胃管位置、刻度。

2、观察有无腹胀、呕吐情况。

护理措施1、洗手、戴口罩,检查奶液的量及温度。

2、评估患儿有无喂养禁忌,如呼吸暂停、呼吸窘迫、腹胀等。

3、患儿取仰卧或侧卧位,测量进管的长度,做好标记。

4、将胃管经口或鼻慢慢插入。

动作轻柔,避免刺激迷走神经而发生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5、胃管插入预定长度后,胶布固定。

6、回抽胃液以证实胃管确在胃内。

7、使奶液依靠重力作用以每分钟1~2速度缓慢滴入或推入,必要时使用微泵注入,喂养毕,注入少量温开水清洁胃管,鼻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8、喂后观察患儿耐受情况。

9、记录喂入量,妥善留置胃管,下次再喂奶前必须要证实胃管确在胃内方可喂养。

若发现胃内残留奶量大于进食奶量的1/4时,及时告知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

10、口腔护理,长期鼻饲者每周更换胃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禁重复使用。

健康指导告知管饲营养的重要性。

暖箱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评估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生命体征。

护理措施1、连接暖箱电源,测试暖箱功能是否正常,暖箱湿化槽内置无菌注射用水,暖箱避免阳光直射,冬季避开热源及冷空气对流处。

2、接通暖箱电源,根据体重、日龄设置温箱温湿度,预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