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课件ppt

最新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课件ppt

•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指单位时间里血液中
局麻药浓度超过机体耐受的阈值引起的反应 。 • 表现:(先兴奋后抑制)
1.神经系统:口舌麻木、眩晕、耳鸣、视力障碍、 烦躁多言、意识不清、抽搐、肌痉挛。 2.心血管系统:早期可有HR、BP升高,但对循环 系统本身是抑制作用,最终导致HR、BP下降 , 甚至循环衰竭。
交感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椎管内麻醉
运动N
感觉N
交感N
手术
呼吸抑制
血管扩张
迷走N
HR
周围阻力 循环血容量
严重低血压
TECHNIQUE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椎麻醉/脊髓麻 醉/腰麻)
SPINAL ANESTHESIA
体位
腰麻常用重比重液
药名
一次用量y 2.5ml、 5%GS 0.5ml、
布比卡因 10~15(<20)
0.5~0.75%Bup2ml 0.5~0.75 180~360 10%GS 0.8ml
0.1%NE 0.2ml
适应症(indication)
手术时间在2~3 h内的下腹、盆腔、下肢、 会阴部手术。
禁忌症(contraindication)
椎管内麻醉作用机理
(一)药物的作用部位 spinal anesthesia : (1)透过软膜作用于裸露的脊神经前后根; (2)直接作用于脊髓表面。 epidural block : (1)透过椎间孔,作用于椎旁脊神经; (2)通过根蛛网膜绒毛,进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 (3)直接透过硬膜和蛛网膜,作用于脊神经和脊髓表面。 (二)神经阻滞顺序
• 解剖Anatomy • 操作Technique • 适应症和禁忌症Indications &
Contraindications • 并发症Complication • 影响阻滞平面的因素Factors affecting
blocking region
o
ANATOMY
脊神经节段的体表标志
过敏反应 (allergic response )
发生率低、占不良反应的2%,主要是酯类局 麻药,酰胺类很少。
临床表现: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治疗: • 肾上腺素皮下或静脉注射 • 激素、抗组胺药治疗 • 控制低血压、维持基本生命功能
椎管内麻醉
Spinal & Epidural Anesthesia
处理(treatment)
原则:停止给药、镇静、维持稳定的呼吸和 循环
• CNS:兴奋----苯二氮唑 Convulsion抽搐---硫贲妥钠或Propofol
• 低血压 • 心脏停跳
原因与预防
原因:①过量②误入血管③血供丰富④个体差异 预防 • 限定用量(小儿按公斤体重给药) • 减量(据病人情况及麻醉部位) • 注药前回抽 • 缩血管药的作用(无禁忌证可加肾上腺素) • 术前用苯二氮类,巴比妥类药(可提高中毒阈值)
蛋白结合率与作用持续时间成正比关系
吸收、分布、清除
• 吸收:药物剂量、作用部位、局麻药的性能、 是否使用血管收缩药
• 分布:肺 皮肤
心、脑、肾 肌肉、脂肪和
• 代谢、清除:酰胺类在肝脏被酶水解,酯 类被血浆中的假性胆碱酯酶水解。被代谢 为水溶性高的代谢产物经小便排出。
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Field block Peripheral never block
Spinal & Epidural Anesthesia
Aminoamide compounds
Aminoester compounds
Amide linkage
Lidocaine(利多卡因) Ropivacaine(罗哌卡因) Bupivacaine(布比卡因)
维持时间 (min)
配方
普鲁卡因 100~150(<180) 5
Pro 150mg、 45~90 5%GS 3ml、
0.1%NE 0.25ml
丁 卡 因 10(<15)
1%Tet 1ml、 0.33 75~120 10%GS 1ml、
3%EP 1ml
利多卡因 60~100(<120)
2~4
75~150
Chemical stability extremely stable
locus of Biotransformation
undergo enzymatic degradation in the liver
Ester linkage
Procaine(普鲁卡因) Tetracaine(丁卡因)
relatively unstable hydrolyzed in plasma by the cholinesterase enzymes
作用机理
• 受体学说:与Na+通道蛋白结合,使Na+通道不能 开放,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产生传导阻滞.
• 表面电荷学说:局麻药分子亲脂端与N膜非特异 结合,带电荷的阳离子排立在膜表面 ,中和膜的负 电荷,使跨膜电位增加。
• 膜膨胀学说:作用在神经膜内。进入神经细胞膜, 引起膜的体积膨胀和增加,膜的结构发生变形, 使Na+通道受压或破坏,阻碍Na+的流动和去极 化
• 病人拒绝或不合作 • 凝血障碍 • 感染 • 休克或心功能衰竭 • 脊柱畸形或骨折 • 神经系统疾患 • 操作不熟练
无艺 知高 胆人 更胆
大大
并发症(complication)
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
麻醉的基本任务
• 消除手术导致的疼痛 • 维护和调控病人的生命体征
Clinical Anesthesia (临床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全身麻醉)
Region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
Topical anesthesia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理化性质与临床麻醉特性
离解常数(pKa)与显效时间、弥散性能 pKa= pH-㏒﹝B﹞/ ﹝BH+﹞ PH为7.4的生理状态下,pKa 越大,非离子成分 愈少,即能透过神经鞘膜的局麻药分子少,起效时间 越长、弥散性能愈差。
脂溶性(liposolubility)与阻滞效能(block efficacy); 前者是后者的决定因素,两者成正比关系,脂溶 性大,穿透N膜强,麻醉效能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