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5
策分析与实践
充分就业
AD
两个市场同时
均衡并不意味
着达到了充分 就业的均衡。 r
Ye
需要政策干预 re
Ye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与实践
C+I
Yfull Y
LM
IS Y
Yfull
•6
• 为什么要达到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 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
第一是节正常经济的政。策目标第策十分五析十与六实章践宏观经济政
16
价格稳定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 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 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程 度。 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GDP平减指数(GDP def1ator)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与实践
•8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泛 的意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 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用失业状况来衡量充分就业与否。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 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
失业率劳 失业 动人力 数总 10数 0%
9016.0
858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与实践
•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GDP 人均GDP
10275.2 12058.6 15042.8 16992.3 18667.8
21781.5 26923.5 35333.9 48197.9 60第7十9五3十.7六章宏观经济政
14
策分析与实践
充分就业
奥肯定理 该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实际国民收
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 1% ,
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 2% ;反之,失业率 每减少1% ,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2% 。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5
策分析与实践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
策分析与实践
963 1112 1366 1519 1644
1893 2311 2998 4044 5046
GDP 人均GDP
•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只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 分就业。
货币主义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是指在
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
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 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有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 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就是充分就业。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3
策分析与实践
充分就业
失业的经济损失
对个人来说,自愿失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 非自愿失业会使得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 下降。
对社会来说,一方面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 造成财政困难;另一方面,失业率过高也会影响 社会安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978~2010年)
• 年份
1978 1979 1980
国内生 产总值
(亿美元) 3645.2 4062.6 4545.6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美元/人) 381 419 463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4891.6
492
5323.4
528
5962.7
583
7208.1
695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9
策分析与实践
• 人口 非劳动年 龄人口
劳动年龄 人口
不在劳动力 人口
劳动力人口
自愿失业 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与实践
充分就业
失业一般分为三种:
摩擦性失业 :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 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自愿失业 : 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 工资水平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 : 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 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1
策分析与实践
此外,西方学者还认为: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
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 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 有的职位空缺,因而也可看做是摩擦性失业的较 极端的形式。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与实践
➢ 均衡收入Ye-非充分就业?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实现充分就业
• 财政政策目的是-调节总需求
– 扩张性财政政策G、T或t、RIS曲 线右移
– 紧缩性财政政策G、T或t、RIS曲 线左移
• 货币政策目的是-调节总需求
–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M r I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M r I
一、经济政策 :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 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第国一节际收经济支政平策目衡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4
策分析与实践
~
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 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 形成逆差压力。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分析与实践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
策分析与实践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经济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资本证券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2
策分析与实践
第一节 经济政策标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3
策分析与实践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7
策分析与实践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点时期内经济社会 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 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衡量。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8
策分析与实践
中国历年GDP-中国历年人均GDP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
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
12
策分析与实践
充分就业
隐蔽性失业:隐蔽性失业者是指表面上有 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
这些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换句话说,当 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没有下降时,就存在 有隐蔽性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