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 、马丁· 路德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3、马丁· 路德的观点哪些体现 了人文主义精神?
路德新教“因信称义”,个人在信 仰问题上具有自由性; 在教义解释上也有更大的自由; 体现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因素,是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展。
16世纪初,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 但罗马教会为了政治上控制德意志,极力阻止德意志 统一,使它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不仅阻碍了 德国经济的发展还使德皇依赖于教会力量。 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的梦想包含了意 大利,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罗马教会合作,使王权 屈从于教权。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以 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 1517年,梵蒂冈计划维修圣彼得大教堂,教皇 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的愤怒。 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马丁路德坚定地走上挑战 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之路。
【探究一】改革“改”在哪里?
天主教会主张
“ 改”
路德主张 因 信 称 义
因 行 称 义
上帝不与信徒直接沟通 教义 信仰虔诚就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灵魂要得救必以神父为 无须神父作中介 中介
《圣经》要成为信徒的 经典 《圣经》是教徒的唯一信仰的 最高权威,必须经过教 最高权威,可自由理解 皇解释
要获得救赎,必严守教 教规 获得救赎无需严格的教规,活 规,活动方式要保守 动方式较开放,神职人员可娶 妻 要得救,必严守繁缛的 仪式 减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 式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平等 宗教仪式和等级教阶制 度 教权高于俗权(即国家 地位 俗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 立本民族教会 权力)
牛 刀 小 试
1.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德意志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资本主义兴起发展迅速 B.德意志与罗马教廷的矛盾尖锐 C.罗马教廷最先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D.马丁· 路德是德意志人 2.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
B
A 正在兜售“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路德坚决拒绝放弃所发表的 主张,他理直气壮地说,“除 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会, 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 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 也不愿收回任何意见,因为违 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 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 求神帮助我。”最后他郑重宣 布 :“我不能移动,这是我的 立场。但求上帝帮助,阿们”, 令全场震惊。 “我不能移动,这是我的立场。” 路德甘冒 生命危险所说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三、“改”后怎么样?
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思路引领:
宗教团体接受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掀起了反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下层民 众的 反封建斗争(闵采尔起义);
“教随国定”原则确定,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 创建新教
首次„„打开缺口;
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课堂小结
欧洲:神权统治、异端运动、向近代化过渡 背景 (原 因)
“九十五条论纲”的提出(1517.10)
1517年10月31日约正午 时分,马丁.路德把《关 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 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 门上痛斥了“赎罪券” 的欺诈,提出了“信仰 耶稣即可得救”(因信 称义)的原则。宗教改 革运动就此开始。
思考:
1、从主张来看,教会目的是什么?
突出教会的权威和作用,控制信徒和国家
A
3. 宗教改革根本目的是
A.马丁· 路德倡导.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D
1534年的德文《圣经》
路德《圣经》翻译手稿
《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 展,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路德教派势力不断壮大,新旧教派之间形成 尖锐冲突,并多次发生战争。 公元1555年,德意志新旧教诸侯签订《奥斯 堡和约》。规定德国境内每个王侯,有权在领 土辖区内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和约进一步扩大 了德意志各诸侯国的势力,并使路德新教在德 意志境内取得了合法地位。
问题1 :依据材料归纳马丁路 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提示:
问题2:结合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分角色从德意志国王,普通民 众,新兴的资产阶级说说当时 哪些力量支持路德改革?为什 么?
思路引领:
德意志国王
普通民众
新兴的资 产阶级
路德当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
德意志农民战争中的鞋匠队伍
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德文
德意志:经济、政治、现实、思想、导火线、主 观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人人一律平等 建立廉俭教会; 建立本民族教会 俗权应高于教权 教义
马丁· 路德 宗教 主要 改革 内容
教会 组织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的斗争
影响
冲击天主教会
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创建新教,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 道路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新洲二中 郭国辉 新洲二中 郭国辉
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1、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
2、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重要概念:“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Nhomakorabea新教
马丁•路德
(1483—1546)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 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生于矿工 家庭。他22岁时放弃大学学业, 当了一名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 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过,后入神 学院学习,成为神学博士,他目 睹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朽糜烂, 对教会的说教越来越感到怀疑, 萌发了改革德意志宗教的思想。 他潜心研读《圣经》,从《圣经》 中悟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的道理,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 皇的权威,立志要通过改革,实 现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