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阳光学业评价答案

五年级阳光学业评价答案

五年级阳光学业评价答案【篇一: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学业水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ass=txt>—————20分)—1、在比10小的数里,()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名2、最大的三位偶数与最小的质数的和是()。

姓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是()米,两段绳子是全长的()。

5、三个质数的积是3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2里面有()个1—9,有()个112。

—7、有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a,与它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和()。

——8、在5—8、0.87、98和0.87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级9、一块砖宽是12厘米,长是宽的2倍,厚是宽的一半,这块砖的体积是()。

班10、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

—11、0.36里面有()个1100,化成分数是(),再添上()个1100就——是最小的质数。

12、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最小是()平方厘米。

——二、严谨辨析。

(对的打“?”,错的打“?”)(10分)—_校1、两个合数的和一定还是合数。

??????????????()学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必须都是质数。

??????????()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 5、计算全班学生期末数学平均分选择众数比较合适。

?????()三、择优录取。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两个奇数的乘积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偶数 d、奇数2、把一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个。

A、8 B、32C、643、甲、乙两根绳子同样长,如果剪去甲绳的225,从乙绳中剪去5米,两根绳子剩下长度相比较,()。

A、甲绳长B、乙绳长C、无法确定4、有5瓶口香糖,其中一瓶数量不够,至少称()次才能找出这瓶口香糖。

A、1B、2C、35、从20名女同学中挑选6名身高相近的同学跳舞,应该用()方法比较合适。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四、计算题。

(相信自己,聪明的你一定成功!共30分)1、直接写得数:(4分)(1)310+710= (2)56-16= (3)1+110= (4)1-110=2、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9+9(3)813+817+513+9173、求未知数?。

(6分)(1)4?-0.2=6 (2)?+( 1334)= 2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6分)(1)1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多少?(2)48与54的最大公约数乘以20以内的最大质数,积是多少?5、看图计算:(6分)计算右图的表面积和体积。

(单位:厘米)4五、解决问题:(认真思考,看谁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每题5分,共25分)1、奶奶家养了一群鸡,2个2个地数,刚好数完,3个3个地数,也刚好数完,5个5个地数,同样也正好数完。

听奶奶说这群鸡不到50只,你知道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吗?2、昨天是奶奶六十大寿的日子,爸爸送给奶奶一盒长方体形状的蛋糕。

乐乐量了一下,发现这盒蛋糕的长是2分米,宽是2分米,高是35分米,乐乐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多少立方分米?3、张叔叔和李叔叔参加了工厂的技能比赛,张叔叔加工完了所有零件的12时,李叔叔加工完了所有零件的35。

在这段时间里,谁的比赛成绩更好一些?为什么?4、数学课堂上,马老师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小组的同学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14米,另一边是38米,第三条边长多少米?它是一个什么三角形?5、在贺兰县教育体育局举行的全县中、小学生“美文诵读”比赛中,9位评委(1(2)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评分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多少?六、动手实践。

(5分)请你先画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它平均分成8份,最后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它的58。

一、命题意图。

1、本次测试卷的命题思路是: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

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查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卷命题基本覆盖了全册教材内容,题型灵活多样,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

本次试卷基础知识100分。

2、考查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分数小数的计算,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动手操作,解方程,求未知数,以及数学广角的内容。

二、参考答案一、对号入座1、 62、 10003、 2164、54,985、 1,306、 18, 247、a-2 ,a+28、 958,89、 1728立方厘米10、单位111、36,925,16412、70,52二、严谨辨析。

(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 2、?3、?4、?5、? 三、择优录取。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奇数2、c3、c 4、b 5、c 四、计算题。

(相信自己,聪明的你一定成功!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4分)(1)375110+10=1 (2)6-6= 23(3)1+1111910=10 (4)1-10=102、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9+9=(2.25+7.75)+(14-0.25)=1/9+719+9 =10 =1(3)813+85917+13+17=(813+513)+(817+9173、求未知数?。

(6分)(1)4?-0.2=6(2)?+( 1334)= 2解:4?=6+0.2 解 :?+1312=2 ?=1.55 ?=1112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6分)(1)1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多少? 2+3+5+7=17(2)48与54的最大公约数乘以20以内的最大质数,积是多少?五、解决问题:5(立方分米)或(0.6立方分米)3、答:李叔叔的成绩好一些。

因为: 1235同样的时间李叔叔加工的零件数量多。

4、1-1334-8=8(米),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此题要注意1、边长3厘米正方形的必须要规范,并且要在边长上标上条件3厘米.2、平均分成8份的方法不一,哪种分法都行,但条件是一定要平均分,其中5份涂上阴影。

三、试卷评分标准 1卷面要求。

(1)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填空题评分标准。

填空题一空一分,必须数字和单位名称全对,才可以得相应的分值,否则不得分。

3、辨析题评分标准。

结果不正确不给分。

4、择优录取。

结果不正确不给分。

5、计算题。

直接写出得数,结果错误的不得分。

6、脱式计算。

按步骤给分,按分值比例给分,步骤正确,结果错误扣1分。

其他按题目要求酌情考虑,要求化简的一律要化简,否则扣分处理。

7、求未知数.要求写“解”字,否则扣0.5分。

8、解决问题评分标准。

(1)列式正确、计算正确、单位合理、答语完整得全分。

(2)列式正确、计算不正确按分值比例扣分。

(3)单位不正确或漏写扣0.5分/个。

(4)答语不完整扣0.5分。

9. 动手实践. 能画出正方形给一分。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给2分。

涂出阴影部分给2分。

【篇二:五年级数学下册 - 阳光学习网给孩子一个绿色健康的阳光】单元长方体(一)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回答:楼房的形状……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电视机包装箱、现代汉语大词典……)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可以集中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学生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格。

学生做第3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分辨出6个不同的面的编号。

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个面的长、宽来做成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和相对的位置。

教师根据课本第4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展开与折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