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优秀课件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优秀课件


曹操,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人。善诗歌,其诗大都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与其子曹丕、曹植合 称“三曹”。
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 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 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 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
杨花
柳絮
杨花的轻柔多情,成为古往今 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 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 哀思的信物。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 离人泪。” ——苏轼
小结:

曹操在诗中构建的苍茫辽阔、包 容天地的海的世界,其实就是他博大 胸襟的写照。这首诗诗人借景抒情, 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 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 甫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著 有《李太白全集》
诗 歌 品 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代表相思离别,抒发孤寂落寞之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生平馆
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 均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 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 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 贺监林月清酌》等。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dà n sǒng zhì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以:连词,来。
何:副词,多么。
之:结构助词,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
其:代词,指大海。 以:介词,用。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
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
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
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
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
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 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 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 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 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 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这个不 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 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读准字音 2、读清节奏 3、读出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 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4 《古代诗歌四首》

古诗(唐以前) 楚辞 乐府诗

古体诗

古诗体裁

绝句 律诗
近体诗


词 曲
观沧海
曹操
乐府诗
原来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 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 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 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文体。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思考与感悟:
1.本首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哪些景色,请
结合诗句说一说。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凡景语,皆情语。” 寓情于景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国学大师王国维
易中天评曹操

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 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 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 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 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 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 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 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 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 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 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子规
杜鹃 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 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 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叫杜鹃啼归, 简称子规。 1、烘托伤春、惜春之情:“潇潇 暮雨子规啼” 2、抒发乡愁、思念之情:“听杜 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3、悲苦、哀怨之情:“其间旦暮 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 。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 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 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 中含情,融情入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