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第二章 评估取向与范围分析
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第二章 评估取向与范围分析
7
(二)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区别
1)评估的焦点不同 生态:重在界定行为的情景脉络 行为:重在界定刺激——反应间的关系 2)评估方法不同 生态:自然的、非参与性观察; 行为:实验控制条件下的观察 3)推论水平不同 生态:推论有关行为的相互依赖 行为:观察刺激——反应的关系之前,将行为操作化。 4)分析单位不同。 生态:行为形式和顺序 行为:行为频率和持久性
1.引出量化的功能指标,而不是质的功能指标
数值---比如IQ
2.引出数字进行个体内和个体间的比较
3.引出结果与特定同龄组儿童的能力和特性作比较
4
三、心理计量评估取向需注意的问题
1.有关标准化的概念----程序标准化
2.名称类似测验工具的差异性---是否可比较
3.年龄等量概念的应用
年龄等量描述可能会造成整体运作功能的类化 年龄等量概念的整体性描述不够准确 将年龄等量的概念作为成就表现测量的基础不够科学 练习效应、不同测验得到的同一测验年龄不具相同性。
5
一、生态行为评估取向的含义 通过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评定其心理特 性的发展水平。 生态取向重在自然环境,勒温B= ∫(PE) 行为取向重在控制环境,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S-R)
6
(一)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共性 1)都依靠对儿童的系统观察作为评估的方法,只 是观察方法不同。 2)都强调评估策略与年龄无关。 3)两种取向的方法都是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 照。
8
二、生态行为评估取向的目标 界定行为的环境脉络关系,评估环境的功能性。
9
三、生态行为评估取向注意的问题 (一)生态取向 1.强调自然的概念 2.关于评估的方法 (二)行为取向 1.定义操作性行为和选择观察行为 2.观察方法的选择
10
一、质性发展评估取向的含义
依据儿童特性的质的改变,分阶段地界定儿童心理特性的
13
一、生理发展状况 二、感知发展能力 三、认知发展能力 四、语言发展能力 五、动作发展能力 六、社会行为能力 七、适应行为能力 八、情绪与行为能力 九、人格发展状况 十、学习能力 十一、性向状况
14
发展水平。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器期”阶段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11
二、质性发展评估取向的目标 揭示心理特性发展的阶段和本质。 其在本质上是非常模化的,关键在于分析心理结 构、、确定功能运作的阶段及考查发展能力。
12
三、质性发展评估取向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
依据评估取向来划分,目前特殊儿童心理、教育评估 程序大致可以划分三种主要取向:
心理计量取向
生态行为取向
质性发展取向
2
一、理计量评估取向的含义
心理计量评估取向就是使儿童特性量化,并将其得到的量
化结果与常模或标准相互比较。
这类评估取决于年龄或母群标准来进行有意义的解释。
3
二、心理计量评估取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