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患者评估

危重患者评估

局部病变到全身病变
单脏器到多脏器功能障碍
“全面评估” “动态评估”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换
重症监护护士需要哪些素质?
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
敏锐精细的观察力
结合日常工作随时观察 通过经常巡视主动观察 对重点对象重点观察
突出的应变能力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
扎实的操作动手能力
危重症患者的评估
评估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评估
观察病患的呼吸动作是否与呼吸机配合 检查呼吸音 评估可能影响呼吸的疾病和临床症状 检查呼吸机参数设定是否适当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6-8ml/kg 呼吸频率(frequency f ):14-20 吸:呼比值(I:E): 1:1.5~2.5 通气压力(P):15-20cmH2O 吸入氧浓度(FiO2):40%-60%
快速评估——SpO2第5生命体征
原理:是通过脉搏血氧监测仪(POM)利用红外线测定 • 末梢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间接测得SpO2 正常值:94-100%。 SpO2监测的影响因素: • 1、体温因素:低体温致SpO2降低。 • 2、低血压肢端末梢循环不良。 • 3、测定部位:测定部位其皮肤组织愈厚,精确度愈低。 • 4、皮肤色素:色素沉着、指甲染料SpO2偏低。 • 5、血管收缩剂:使SpO2测值下降。
评分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呼吸
胸腹部
运动
语言
创伤记分-TS
• 创伤记分是从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发生的病理生理 反应来评估病人的严重程度,观察指标包括呼吸 系统、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 TS总分=A+B+C+D+E • TS总分为16分,TS为14-16者,存活率约96%;413者救治效果显著;1-3 者,死亡率 >96%,TS<12 者为重伤标准,TS的灵敏度为63%-85%,特异度为 75%-99%,正确度为98.7%
休克指数
失血量(L) = 脉率/收缩压



P140次/分,SBP70mmHg,失血量

出血的综合判断
• 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 • 温度P —— 引流管内液体温热 、BP 监测 ——首先P上升,BP开始 面颊、口唇、甲床由红润转 为苍白—灰白—紫绀 •生 性质或有轻微的上升,再下降,脉压差 ——鲜红色、血性 末 小于 20mmHg 提示休克 手足发凉、四肢浅表静脉变 命 • 量——每小时﹥100ml CVP 监测 ——CVP低,血容量不足 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梢 •体 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循 尿量减少
快速评估——血糖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 警惕三种危象: 低血糖危象
• 血糖低于2.8mmol/L,伴有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脑缺 糖)
高血糖危象
• 酮症酸中毒(血糖16.7-33.3mmol/L,血酮体升高,代谢性酸中 毒) • 高渗性昏迷(血糖可高至33.3mmol/L,明显脱水症状)
快速评估:
体温T 脉搏P 呼吸R 血压BP 心率HR 氧饱和度SpO2 神志、瞳孔 血糖HCG 疼痛评估
系统评估: “ABCDE”法
气道(airway) 呼吸(breathing) 循环(circulation) 神经损伤(disability) 全身检查(exposure)
快速评估——生命体征
观察 T
急诊危重判定遵循原则
急诊金科玉律ABCD
A=airway, B=breath, C=circulation,D=Disability

判断ABC,支持ABC 确保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输液通路; ABCD原则

当接诊大批或多个病人时,首先评价病人的ABCD;
凡ABCD任何一项不稳定,是最为优先处理的对象。
识别病情-危重病情判断
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

急诊分诊:通过症状及体征及简单检测手段 筛选出高危病人

急诊病情评估体系
分诊时主要采集指标

急诊就诊病人主诉/症状、一般状态


临床征象:A、B、C、D
分诊时测量T、BP、HR、SaO2、疼痛评分
PUMCH Emergency 5 Department
体温低于35℃ 或突然升高达39℃以上 脉搏<60次/min 或>140次/min 出现间歇脉、脉搏短绌等 出现点头样呼吸或叹息样呼吸
P
R
BP
舒张压持续 95mmHg 以上 成人>40次> /min 或 < 8次 /min 或收缩压持续<90mmHg 以下 或血压时高时低

创伤评分法
• 评估创伤严重程度的方法有 CRAMS 、TS评分法 和 ISS 等,其中最简单一种是 CRAMS 法 , CRAMS 分别代表所评分5个部分的首写字母 • C:Circulation—循环 • R:Respiration—呼吸 • A:Abdomen—腹部 • M:Motor—运动 • S:Speech—语言
B= C=
D=
E=
RTS 评 分 法
项目
呼吸频率 (次/分)
程度
10~29 >29 6-9 1- 5 0 >89 76-89 50-75 1-49 0 13~15 9~12 6~8 4~5 3
记分
4 3 2 1 0 4 3 2 1 0 4 3 2 1 0
收缩压 mmHg
昏迷评分 (GCS)
时间窗疾病
TS
分类 A、 项目 呼吸频率 (次/分)
评分法
记分 4 3 2 1 0 1 0 4 3 2 1 0 2 1 0 5 4 3 2 1 总分 A=
B、 C、
呼吸困难 收缩期压
D、 E、
毛细血管再 充盈 昏 迷 评 分 (GCS)
程度 10-24 25-35 ﹥35 ﹤10 0 无 有 ﹥90mmHg 70-90mmHg 50-69mmHg <50mmHg 0 正常(2 秒以内) 延长(2 秒以上) 无反应 14-15 11-13 8-10 5-7 3-4
快速评估——疼痛评估
危重症患者的评估
评估
快速评估:
体温T 脉搏P 呼吸R 血压BP 心率HR 氧饱和度SpO2 神志、瞳孔 血糖HCG 疼痛评估
系统评估: “ABCDE”法
气道(airway) 呼吸(breathing) 循环(circulation) 神经损伤(disability) 全身检查(exposure)
系统系统评估——循环评估
血压
中心静脉压
周围循环评估
失血量的评估
血压的测量
•桡动脉—SBP﹥80mmHg •股动脉—SBP﹥70mmHg
•颈动脉—SBP﹥60mmHg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
周围循环评估
毛细血管再充盈(﹥2-3s) 末梢温度(指端发冷) 末梢颜色(苍白、青紫) 尿量(﹤17ml/h即为少尿)

紧急病情评估 紧急脏器系统功能复苏 紧急脏器系统功能支持 创伤、专科、系统疾病急性期和急性加重期救治 急性物理环境因素损伤性疾病 急性中毒疾病 兼顾—各医院特色

多脏器系统受累病人 专科疾病 老年病 PUMCH Emergency Department „
急诊病情评估
将5部分得分相加,以总分(10分)区别创伤轻重 <7为重伤,死亡率为62%,≥7为轻伤,死亡率为0.15%
CRAMS 评分法
检 测 项 目
循环 毛细血管再充盈正常,血压>100mmHg 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或血压为 85-100mmHg 毛细血管无再充盈,或血压<85mmHg 正常 异常(呼吸费力或表浅) 无自主呼吸 无压痛 有压痛 腹壁紧张,连枷胸,或胸腹部贯穿 正常 对痛刺激有反应,但非去大脑强直 对痛刺激无反应,或去大脑强直 正常 错乱 不能理解的言词

异常呼吸的观察-声音异常
蝉鸣样呼吸:由于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吸气时出现高调的哮鸣音。 鼾声呼吸:由于气管或大支气管内有分泌物积聚,呼吸深大带鼾声
系统评估——呼吸评估
血气监测指标
• • • • • • 1. (1)PaO2 80~100mmHg (2)SaO2 953% 2. PaCO235 ~ 45mmHg 3.PH 7.35 ~7.45 4.HCO3- ,AB=SB,24 3 mmol/L 5.BE 0 3mmol/L PaO2 60mmHg为缺 氧的治疗点 PaCO2>45mmHg为通 气不足,CO2潴留; PaCO2<35mmHg为通 气过度,CO2排出过 多;
脑卒中患者分诊筛选
突发神经系统症状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有面部)不利、沉重或麻木
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突然视力障碍(单侧或双侧) 突发反复呛咳、视物旋转、失平衡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伴呕吐
以上症状伴意识改变或抽搐
处理办法: 立即送入复苏室 第一时间通知专科医师!
重症监护理念——“整体理念”
更注意要判断出潜在致死或致残的疾病!
诊断思路应从重症到轻症
把最致命疾病放在首位! 不要按概率排序!

腹痛:血管/内脏破裂(宫外孕,肝/脾破裂,胃穿孔,主动脉夹层 等),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肠系膜动脉栓塞;AMI

胸痛:AMI,肺栓塞,气胸,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食道穿孔 头痛:颅内感染,脑血管病,CO中毒,青光眼 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梗阻,张力性气胸,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
假设重病原则

急诊病人的诊断不明确,有多种可能; 时间紧、病人多:要假设病人是众多原因中最糟的状况,以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