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6力的分解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5×6分=30分)
1.
如图所示,细绳OM与ON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l OM>l ON,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解析:由于l OM>l ON,所以α>β,则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长短可以知道F NO>F MO,所以在G增大的过程中,绳ON先断.
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
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解析: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分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不能将分力也当做物体所受的力.答案:C
3.已知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作用于O点,该力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与y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现将它分解到x轴和y轴方向上,则()
A.F x=5 N,F y=5 N B.F x=5 3 N,F y=5 N
C.F x=5 N,F y=5 3 N D.F x=10 N,F y=10 N
解析:
画出坐标系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两分力方向作出平行四边形.由三角形关系得F x=F cos30°=5 3 N,F y=F sin30°=5 N.故选项B正确.
4.
用两辆拖拉机拉一辆陷入泥坑的卡车,如图所示,其中一辆拖拉机沿与卡车前进方向成45°角、大小为1 000 2 N的力F1拉卡车,另一辆拖拉机沿与卡车前进方向成30°角、大小为2×103 N的力F2拉卡车,卡车开动后自身向前提供的动力为4×103 N,三车同时作用,刚好使卡车脱离泥坑,则卡车受到的阻力约为()
A.8.2×103 N B.6.0×103 N
C.5.6×103 N D.6.7×103 N
解析:卡车受到的阻力等于自身提供的动力与F1、F2的合力之
和.F1、F2的合力为F=F1cos45°+F2cos30°=1 0002×
2
2N+
2×103×
3
2N=2.7×10
3 N.所以卡车受的阻力F
阻=
F动+F=4×103
N+2.7×103 N=6.7×103 N.
答案:D
5.
有一段圆弧形坡道,如图所示,若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点和b点,下述分析和比较正确的是()
A.车在a点受到的坡道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支持力
B.车在a点受到的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摩擦力
C.车在a点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合外力
D.车在a点受到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重力的下滑分力
解析:将圆弧形坡道看成是由不同倾角的无数多个斜面复合而成的,车在a点的斜面倾角小于b点的斜面倾角.斜面倾角越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G sinθ(下滑分力)越大,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G cosθ越小,故选项D错误;由于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F N=G cosθ,摩擦力F f=G sinθ,可以判断选项A正确,B、C 错误.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3×6分=18分)
6.在已知的一个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解析:已知力F ,两分力F 1、F 2与F 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
如图甲所示.作平行四边形,根据正弦定理得F 1sin β=F 2sin α
=F sin (π-α-β)
因为α、β已知,F 1、F 2大小也为定值,即F 1、F 2大小和方向均为唯一值,即已知两分力方向,分解或两力有唯一解,故选项A 正确.
已知力F 及分力F 1的大小,该力与F 夹角为θ1,如图乙所示,并且可作出F 2的方向与F 成θ2角.根据余弦定理F 1=F 2+F 21-2FF 1cos θ1,即F 2大小为唯一值.
又F 1sin θ1=F 1sin θ2
,sin θ2为唯一值,即θ2为唯一值.综上F 1、F 2、θ1、θ2均为唯一值,故选项B 正确.同理,可判断C 、D 错误.
答案:AB
7.如图,一个大人单独提起一桶水和两个小孩共同提起同一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人的拉力可以看做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
B .大人的拉力一定等于两个小孩的拉力大小之和
C .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小
D .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
解析: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所以大人的拉力可以看做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选项A 正确;但大人的拉力大小并不一定等于两个小孩的拉力大小之和,选项B 错误;如图所示,将重力分解,则F =G /2cos θ2=G 2cos θ2
,
可见,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选项D 正确.
答案:AD
8.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和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物体受mg、F N、F1和F2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F N的作用
D.力F N、F1和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F N两个力的效果相同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斜面.F1、F2是将重力按效果分解所得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答案:CD
三、非选择题(12分+12分+14分+14分=52分)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
摩擦力各为多少?
解析: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F 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1的作用(如图甲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F N-(M+m)g=0①
F=F1②
可得F N=(M+m)g③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 N B,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图乙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竖直方向上:F N B cosθ=mg④
水平方向上:F N B·sinθ=F⑤
解得F=mg tanθ⑥
所以F1=F=mg tanθ⑦
答案:(M+m)g;mg tanθ
10.一家英国公司制造出一种夹在绳上的仪表,用一个杠杆使绳子的某点有一个微小偏移量,如图所示,很容易地测出垂直于绳的弹力.请你推导出一个能计算绳子拉力的公式.如果偏移量为12 mm,恢复力为300 N,计算绳子拉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2)θ角很小时,sin θ≈tan θ.
答案:如图所示,设垂直于绳的弹力为F ,将F 分解为F 1和F 2,则分力F 1=F 2,大小等于绳子拉力.
由几何关系知,F 1=F 2sin θ=F 2sin θ
又因12 mm 比125 mm 小得多,所以sin θ≈tan θ
F 1=
F 2sin θ≈F 2tan θ=3002×12125
N =1 562.5 N.
11.
两人在两岸用绳拉小船在河流中行驶.如图所示,已知甲的拉力
是200 N,拉力方向与航向夹角为60°,乙的拉力大小为200 3 N,且两绳在同一水平面内.若要使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乙用力的方向如何?小船受到两拉力的合力为多大?
解析:小船能在河流正中间沿直线行驶,则垂直河流方向合力应为0,则F甲sin60°=F乙sinθ,代入数据解得θ=30°,所以乙用力的方向与航向夹角为30°.而合力F=F甲cos60°+F乙cos30°=400 N.
答案:乙用力的方向与航向夹角为30°400N
12.一架歼击机,在5.0×105 N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起飞,飞行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飞行加速度为10 m/s2,如图所示.求:
(1)起飞20 s后,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2)起飞20 s后,飞机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 x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各是多大?
(3)飞机起飞过程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推力F y和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解析:(1)位移s=1
2at
2=2 000 m,将s分解,如图所示,y=s sin30°
=1 000 m.故高度为1 000 m.
(2)速度v=at=200 m/s,v x=v cos30°=100 3 m/s,v y=v sin30°
=100 m/s.
(3)F y=F sin30°=2.5×105 N,a y=a sin30°=5.0 m/s2.
答案:(1)1 000 m(2)100 3 m/s100 m/s(3)2.5×105N 5.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