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及相关练习

最新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及相关练习

2010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及相关练习2010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根据《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内容范围,2010年化学科高考知识点内容有所调整。

以下是调整的一些主要内容。

具体的考试范围以201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为准。

教材中的“拓展视野”“资料库”等内容,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阔视野而设置的,其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

1.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内容:一期课程标准中只要求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无书写和计算的要求。

二期课程标准中改为: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同时要求书写。

2.简单的轨道表示式二期课程标准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要求的内容为:核外电子排布(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况);电子排布式(理解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能知道、识别简单的轨道表示式)。

具体要求有:理解常见几种原子核外排布表示法含义的区别;电子式:表示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是核外电子在各电子层中的排布情况;电子排布式:除了表示各电子层电子排布的情况,还表示了各电子亚层的排布情况;轨道表示式:除了表示以上内容外,还显示出在同一亚层中不同轨道中电子的排布情况。

资料库中介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最低能量原理和洪特规则。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除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影响外,还存在着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这种作用的存在,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从而使多电子的能级发生交错现象。

3.分子构型键角此内容在一期课程标准中不作要求,二期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硫化氢和甲烷分子的模型图,并要求知道它们分子中键和键之间夹角的大小。

其他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在资料库中介绍。

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则是作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置的。

4.分子的稳定性键长与键能要求理解分子的稳定性与键长与键能的关系:根据有关的物质键长数据,推断出影响共价键键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影响的结果又如何;能够判断键能的大小与键的牢固程度、分子稳定性之间有何关系;能根据原子结构及共价键的有关理论,解释一些事实;能根据某些常见共价键的键长、键能的数据,进行比较,推断出影响同类分子中共价键键能大小的规律。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一节中资料库中的内容有:一些离子化合物的熔点、配位键、元素的电负性、共价键的饱和性与方向性及水的密度变化与氢键。

5.几种晶体的空间构型金刚石、硅晶体、石墨、二氧化硅,结构的特点、键长与组成原子的关系及稳定性、它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

化学史话中介绍了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富勒烯(C60)。

6.氨基酸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从它的化学结构上分析,实际是羧酸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

知道几种常见的α-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理解氨基酸与酸或碱反应的原理,并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氨基酸能发生缩合反应及产物的名称和结构。

资料库中介绍了蛋白质,包括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代谢、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等生物学基础知识。

7.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常见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一期课程标准中要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应用,能利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和配平。

二期课程标准中,除了以上内容要求掌握外,增加了:(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常见同主族、同周期单质及化合物的氧化性强弱,(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3)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常见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还原性的强弱。

8.运用电离常数比较弱酸的电离程度除了要求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外,还要求能理解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含义,运用电离平衡常数比较弱酸的电离程度,以及比较弱电解质酸性的强弱或碱性的强弱。

教材中列出了一些常见一元酸和氨水的电离常数(氢氟酸、甲酸、醋酸、氢氰酸、氨水)、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

9.用原电池的电极反应来表达电极的反应一期课程标准中规定,只要求理解铜锌原电池的组成及原理,电极反应式不作要求。

二期课程标准中除了要求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原理外,还要求用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来表达电极的反应。

电化学要求的内容在《上海卷考试手册》中有明确的规定,原电池(铜锌原电池的原理)、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钢铁的电化防护(阴极保护)。

电镀和化学镀等都属于资料库中的内容。

10.钢铁的电化腐蚀和电化学防护理解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电化学腐蚀的种类(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了解钢铁防腐的方法。

其中包括物理防腐法和电化学防腐法:电化学防腐法包括:一种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保护法和铁皮镀锌。

11.金属的冶炼金属的冶炼方法取决于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使它们还原为单质的难易程度不同,把它们还原为单质的方法也就不同。

它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在自然界中本身以单质存在,(2)加热焙烧法,(3)还原法,(4)电解法。

还原法中重点讨论了炼铁和炼钢,具体有:炼铁的原理和使用的原料、还原剂的产生方法;炼钢的原理,炼钢中的氧化剂、还原剂的选择及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炼铁和炼钢原理的区别;金属钠和金属铝的冶炼。

金属的冶炼一节中,资料库中的内容有:贵金属——金和银,一些矿石的主要成分,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生铁和钢,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宝钢的崛起,电解氧化铝的原理和装置。

12.硝酸盐硝酸盐是强氧化剂,可燃物质与硝酸盐混合加热会迅速燃烧。

硝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也是强氧化剂,在运输、储存和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安全。

硝酸盐受热易分解,对比三类硝酸盐分解的异同点。

13.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来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期课程标准中电子式的书写不作要求,只要求知道一些简单微粒的电子式。

现在除了要求理解电子式的含义外,还要求能书写一些简单微粒以及氯化铵、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14.化工生产(1)制硫酸反应条件的选择依据一期课程标准中硫酸的工业制法编写在阅读材料中。

二期课程标准将合成氨、制硫酸作为化学平衡的应用实例,要求掌握工业生产上反应条件的选择。

其中要求:工业制硫酸的原料、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了使得反应能够进行得迅速完整,工业上采取的措施(沸腾炉的结构与作用;接触室中多段催化氧化的目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证二氧化硫既快又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三氧化硫所采取的措施等。

沸腾炉的构造属于资料库中介绍的内容。

(2)氯碱工业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从氯化钠溶液中除去Ca2+、Mg2+、SO42-离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立式隔膜电解槽的作用。

(3)联合制碱法原理、二氧化碳的循环使用、对氨碱法生产纯碱流程图的理解。

(4)化工生产的一些基本原理:a.充分利用原料b.充分利用能量c.保护环境。

15.基础的定量实验(1)测定1mol气体体积的方法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的装配、测定某温度下1mol氢气体积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

拓展视野的内容是:常温下1mol气体体积的理论值的确定方法;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2)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瓷坩埚和研钵的使用、恒重操作的步骤与注意点。

学生实验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测定: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和结论。

(3)中和滴定中的新滴定管区分新旧滴定管在使用时的不同点。

新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与控制。

16.物质的检验对物质检验的一般顺序的了解、物质检验时的注意点。

纸上层析法:用于一些分子或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因它们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分离十分困难,在混合状况下,也很难检验,此时可以使用纸上层析法来分离和检验。

纸上层析法的种类、纸上层析法的操作步骤、常用几种混合液的分离和检验。

17.定量实验的设计设计定量实验的一般步骤:(1)确定方法,(2)设计步骤,(3)控制误差,(4)选择用品。

学生实验内容:(1)测定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的含量,(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3)测定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的纯度。

18.化学实验方法的探究科学的本质是探究。

在化学科学中,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几乎全部是从实验探究中获得的。

要求对化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掌握它们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探究。

附试题一套:二期课改新增内容测试题:1、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B .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 (OH )2+2H 2O+O 2→4Fe (OH )3C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D .此过程中电子从Fe 移向Cu2、2NO 和NO 是大气的污染物,可用NaOH 潮溶液吸收,反应式:(BD )232222NO NaOH NaNO NaNO H O +→++22222NO NO NaOH NaNO H O ++→+现有a 升2NO (其中还含有20%的24N O )和b 升NO 的混合气体,被200ml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则a /b 的值可能是(气体体积均已经折算为标准状况下)A .0.75B .0.85C .0.8D .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C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绣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C.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4、常温下,在丙酮-盐酸混合溶液中,Fe3+比Cu2+的溶解度更大,用该溶液作展开剂分离Fe3+ 和Cu2+的装置如右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A.该方法为径向纸上层析法 B. 试样点晾干后才能补滴C. 试样点不能接触展开剂D.可喷KSCN溶液检验分离出来的Fe3+5、下列有关纸上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常用于分离、检验化学性质相似且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分离的离子或分子B.有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两种C.实验时所用的展开剂一般是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混合物D.由于需要通过颜色观察,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无色离子或分子6、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7、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BD)A.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锡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B.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渐渐变暗是因为发生了化学腐蚀C.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D.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A.2H2O + O2+ 4e → 4OH- B.Fe –2e → Fe2+C.2H++ 2e → H2D.Fe –3e → Fe3+9.已知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丙氨酸属于α-氨基酸B .丙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C .两分子丙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D . 可与NaOH 溶液共热,放出一种碱性气体10.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D )A .F —的结构示意图: B .乙炔的分子模型示意图:2s 2pC .N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D .α—氨基酸:11.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跟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之间,可以脱水而缩合成一种新的分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