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测评卷含解析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测评卷含解析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

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成立D.华约组织成立2.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②推动万隆会议成功召开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2018·江苏苏州中考(改编)〕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

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6.据此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经济持续发展B.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C.出现“新经济”D.经济发展衰退7.右图是一幅政治漫画。

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8.近代以来欧洲有三次统一的尝试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国主导,结果失败;第二次是德国主导,也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统一。

“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是指( )A.拿破仑帝国的建立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侵略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9.观察下图,美国经济实力处于最高峰的原因不包括...( )A.重视科技B.大力利用外援C.政府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D.战争时期的资本积累10.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军费支出不断增加;80年代,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可以说不》广为流传;90年代后,向海外派兵,并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的上述演变说明( )A.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B.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C.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D.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11.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

分析右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柱状图》,我们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日本是四个国家中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国家B.联邦德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英国高C.英国是四个国家中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最低的国家D.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12.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

”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中国的改革开放D.戈尔巴乔夫改革13.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旁白:“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赫鲁晓夫改革D.美苏争霸1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领导人变化B.阶级关系变化C.社会制度变化D.执政党变化15.下列有关苏联历史的表述有误..的是( )①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使苏联的权力更加集中②苏联在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后,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6.布基纳法索原来是法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非洲独立浪潮影响下赢得了国家独立,是“非洲年”获得独立的17个国家之一。

据此判断,布基纳法索独立于( )A.1956年B.1960年C.1990年D.1994年17.(2018·山东日照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

帝国主义在非洲500多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A.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B.埃及宣布独立C.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纳米比亚独立C.纳米比亚独立D.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区全部主权19.某班同学正在研讨“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等内容。

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B.亚非拉的新发展C.动荡的中东地区D.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20.(2018·北京中考)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

下列各项可以放入专题资源包的是(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统一》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的斗争》④视频:《苏联的改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6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铁幕演说”材料二我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会有稳定的政治与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指什么性质的国家或地区?(2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3)根据材料四回答,美国成立了什么组织?苏联相对应地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

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同盟政治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分)(2)材料二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要反映材料二中的信息,除文字表述外还可以采用哪些形式?(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6分)23.(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4分)材料二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

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摘编自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6分)材料三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3)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

(6分)第五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A 题干中的“特殊的战争”指的是冷战。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B3.C4.D5.B6.A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52—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都比较高,这说明它们经济持续发展。

7.C 漫画生动地描绘了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以法国与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人为了求得生存,发展经济,协商走向联合的情景。

8.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尝试指拿破仑对外战争;第二次指两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故D项符合题意。

9.B 图表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实力处于最高峰,这是美国重视科技、政府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战争时期的资本积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0.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世纪70年代,日本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90年代后,日本不断扩充军事力量,向海外派兵,同时竭力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1.D 12.D 13.A14.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实质的认识。

A、D两项只是反映了表面现象的变化,并未反映其实质。

B项“阶级关系变化”只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全部因素。

C项则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实质变化,故符合题意。

15.D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使苏联的权力变得更加分散,而不是集中,①说法错误;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而不是在世界范围内失败,④说法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