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讲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20讲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苏联 的改革
概况 1953 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进行改革。 赫鲁
①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②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 晓夫 内容
革。 改革
影响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概况 1964 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
欧盟 的成立
作用
成立 作用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 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 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 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表现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美国
二战后
①积极开拓世界市场。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 原因
分区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
占领 国及其首都柏林。
德国 的分

柏林 危机
1948 年 6 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 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 “柏林危机”爆发。
1949 年 9 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10 月在 分裂

巴乔 内容 不佳。②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

夫的
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改革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

影响
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战后 欧洲
①20 世纪 50 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
欧共
西欧 联合
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58 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
体的 过程
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 年,这 3
成立
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欧共体 的成立 战后 欧洲 西欧 联合
图说历史:
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前身是 欧共体。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 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青海 6 年 2 考,西宁 6 年 2 考)
社会主 ①1949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 义力量 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互会”。②1950 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 的壮大 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始扶持日本。③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④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崛 政 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
起治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
表现

膨胀。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
背景
社会
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保障 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
制度
①1948 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
的建
德国等国也宣布建成“福利国家”。②20 世纪 50 年代,美
过程

国两次修订《社会保障法》。③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社会 保障 制度 的建

结果 评价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 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 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稳定的社会环境。②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 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政治上
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①1947 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经济上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②1949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等国建立了
“经互会”。
①1949 年,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北约。公 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 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②1955 表现 军事上 年,苏联同东欧 7 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约。条约规定,任 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 进行援助。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青海 6 年 3 考,西宁 6 年 2 考)
时期
二战后至 20 世纪 50 年代初。
恢复
①原有的工业基础。②马歇尔计划的援
战后 经济 发展 原因 助。③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④制
西欧 发展
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持续 繁荣
时期
20 世纪 50~70 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 原因
苏占区成立民主德国。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图说历史: 1945 年 4 月,杜鲁门出任美国总统。1947 年 3 月在国会
发表演说,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 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 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他提出的这些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 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 开始。
勃列 内容

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日涅

①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夫改

制。②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
革 影响

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
联经济的痼疾。
概况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进行了改革。

戈尔
①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到 1988 年,总体效果仍然
新生产技术。
的发 20 世纪七 展 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0 世纪 90 年 表现
经济进一步发展。
代代以后 原因 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表现 1968 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

本 原因 颁布“和平宪法”。②冷战开始后,出于战略需要,美国开
教材复习区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十讲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冷战(青海 6 年 3 考,西宁 6 年 2 考)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含义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 背景 望十分强烈。②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 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