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行业全车型特点

汽车行业全车型特点

长三角作为整车产能和产量位居首位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如今已吸引了50%以上的
新造车企业在此布局。该地区汽车零配件产值占国内的50%,集成电路产能占国内的63.6%,
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规模更为智能网联应用落地提供了保障……

未来十年,长三角这一汽车产业高地将为正在崛起的汽车+AI力量聚合怎样的势能?7月
17日,一场智能汽车行业盛会将长三角一线造车势力、智能服务提供商和科技企业汇聚一堂,
席间,有哪些行业观点和企业风向引起了业界关注?

2018年7月17日, 2018长三角数据智能合作(上海)峰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
举办。大会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大数据联盟首次联合主办,全天近2000人参与,是为了落实
“上海会议”成果,助推长三角地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行业盛会。

峰会当天下半场的“智能汽车&AI数据主题论坛”作为峰会聚焦AI与大数据落地汽车产业
的重要入口,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科委、沪苏浙皖经信委、沪苏浙皖大数据联盟等
指导,嘉之道汽车| 智同道合生态圈与上汽集团联合主办,车音智能、爱驰汽车、博世协办,邀
请了一线整车厂、科技企业、产业学者等重磅嘉宾,围绕“智能与互联网核心技术在汽车领域的
应用”和“数据智能时代汽车业态融合”两大话题,就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与发展模式展开了深刻
和多角度的讨论,吸引了近300名行业人士到场。

上海市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副处长陈可乐、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祖似杰、嘉之道汽车董事长
徐锦泉、上海交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殷承良教授、车音智能CEO苏雨农、爱驰汽
车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工智能官陈学文博士、博世物联设备事业解决方案亚太区总经理曲永雷等
作为演讲嘉宾,带来了精彩演讲和互动。
上海市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副处长陈可乐发表开场致辞
嘉之道汽车副总经理&合伙人邵栋梁担任论坛主持人
会议伊始,上海市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副处长陈可乐致贺词,并指出上海正在深入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打响上海
制造品牌。而汽车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上海将以新能源
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上海市经信委将继续为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政策和创新环境,大力支持产业链相关各方在上海发展壮
大。

随后,论坛进入第一板块——“构建中国智能网联产业的核心能力”。
上汽集团 副总工程师 祖似杰
上汽集团祖副总工带来分享的主题是《数“聚”汽车产业未来》。他认为,面对市场趋向
平缓增长,行业全面开放,竞争转向跨界的新考验,上汽集团已进一步明确了整体发展战略,确
立了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领域将成为国内技
术和市场全面领先的汽车集团。到2025年,更要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出行服务与产
品的综合服务商。

祖总还提到,数字化产业已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上汽业务的数字化转
型是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搭建起业务平台,
对数据进行收集、清洗、标记、挖掘和分析,并通过产品数据化、业务数据化、管理流程数据化,
推动整个业务链的持续优化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改善用户体验。

上汽数字化转型重点聚焦在智慧出行、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研发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
技术,为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创新战略提供了核心技术与支撑。

未来上汽集团将以人类移动出行服务为重点,全面整合集团各类资源,建立功能全面,技
术先进的服务平台。上汽集团将秉承开放共赢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各科研院所、创新
型公司等机构开展合作。
嘉之道汽车董事长、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CEO 徐锦泉
嘉之道汽车董事长、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CEO徐锦泉在发言中详尽梳理了智能网联产业链
的布局和长三角汽车制造的区域聚集优势,根据分析结果,徐总随后对长三角智能网联产业链作
出了三个有趣的未来猜想:

猜想一,最大的新势力造车公司会在长三角诞生,背后是中国最大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而智能网联未来的核心部件当中芯片产品也可能会在长三角诞生。

猜想二,无论是新势力造车还是传统汽车制造厂商转型,长三角最有可能诞生中国最大的,
最有规模的汽车运营服务商,可能诞生在新型的新势力造车以及共享汽车服务公司里边,也可能
诞生在传统的制造企业里,因为长三角一定是中国最大的智能汽车消费市场和共享汽车消费市
场。

猜想三,由于长三角相对透明高效的政策环境,这一区域在无人驾驶方面,不久之后将率
先产生测试相关的新法规。
上海交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 主任 殷承良教授

殷承良教授的演讲观点深刻,主要是从国际市场的角度看中国智能网联的下一步棋如何走。
在分析了国际、国内的产业环境后,殷教授特别提出了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几条
建议:

1)智能化上,要从危中看到机,必须加大零部件投入,以防硬件遭遇瓶颈。依托本地化
场景,真正的人工智能之路仍任重道远。

2)互联网化上,要坚持网联化综合优势,互通互联将降低对智能化零部件的刚需;另一
个信息安全问题也要坚决重视和长期坚持。
3)电动化上,坚定不移的发展电动化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决定的,而零部件方面已取得
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关政策演变的过程中,关于综合效应的时间点以及对策,各方面零部件和
主机厂要给予重视。
车音智能CEO苏雨农

车音智能CEO苏雨农认为,在智能网联发展过程中,车联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很多做
服务的运营商一直在做很多尝试,但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对此,苏总提出了车音智能的战
略愿景——分为智能驾驶和智慧服务两大部分。

智能驾驶指的是主要服务于车主、以语音为重要交互方式的车载系统。智慧服务方面,苏
总强调,车音智能的宗旨是造出面向所有人的车,针对全生命周期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的运营服
务,实现“千人千面”的全场景服务平台。
圆桌讨论现场
随后,在论坛主持人嘉之道汽车副总邵栋梁的邀请下,上海交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
心主任殷承良教授、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刘峰、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毅、
领中资本合伙人张钟予女士、凯辉基金合伙人李贸祥一起参与了话题为“未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引爆点”的圆桌讨论,带来了一连串的观点碰撞。
爱驰汽车 执行副总裁、首席人工智能官 陈学文博士

论坛的第二个版块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开放进程”为议题。爱驰汽车执行副
总裁、首席人工智能官陈学文博士发表了“人工智能为汽车进化赋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7
年以后,智能共享会成为移动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车辆将逐渐演变为服务。

针对世界格局的这种变化,爱驰汽车也在做积极的布局——组建核心团队人员是其中一
步。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爱驰将不断引入各领域的尖端人才资源,包括海外人才。

爱驰汽车的布局重点是智能网联和AI电动车。电动化是前提,其次是智能化车联网的布局。
陈博士表示,未来的汽车必将是一辆能看、能说、能互动、能思考的车,而且是会自学的车。这
就涉及到很多人工智能的领域,包括语音、地图、感知等等。爱驰先让车从能听开始,到最后将
会带来人车情感上的互动,让车从自动化到自学,再到可成长。要完成这样的目标,爱驰不仅立
足于自主开发,同时也希望与更多企业合作开发。
博世物联设备解决方案亚太区总经理 曲永雷
博世物联设备解决方案亚太区总经理曲永雷认为,无论大数据还是智能网联,这一主题都
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而博世的传感器就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曲总介绍,博世的许多传感设备基本上都是以规范套件来做,很多国内的高校和研发部门
基本都在利用传感器的开发套件在做相关物联网的应用,也包括车联网。传感套件里不仅集成了
七八种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同时也带有一个“神奇”的软件包,这一开放的操作使得开发者很容
易开发各种应用,而正是这些应用将带来无限的商业价值。
高端对话现场
高端对话环节,嘉之道汽车董事长徐锦泉主持了对话,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
检测研究中心丁晓华主任,上海觉云科技创始人常伟参与对话。
arm公司汽车业务新技术和战略总监Mr.Chris Turner
最后一位压轴演讲嘉宾是来自于arm公司汽车业务新技术和战略总监Mr. Chris Turner。
他从英国直飞上海,即赴会场报告,展现出了热忱的职业精神。在他的介绍下,大家详细地了解
了arm公司的技术核心和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上午主峰会上,举行了“第三届上海BOT智能汽车数据智能创新应用

国际大赛”启动仪式。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大数据发展处)副处长崔艳春、上海市科委
高新处副处长肖菁、上海大数据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吴俊伟、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
岚、与来自上汽集团、车音智能、爱驰汽车、博世等大赛组织方的企业代表一同见证了本届BOT
大赛的启动仪式。这也意味着,大赛的全球招募正式拉开了帷幕。

对于这一智能汽车重要行业赛事的赛程,智同道合生态圈将持续关注发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