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论证报告

开题论证报告

开题论证报告
建湖县芦沟镇裴刘小学课题组
我们的科研课题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研究”。

二0一六年十一月被建湖县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研究,通过前阶段的紧张准备,目前开题条件已基本具备,申请开题,请专家审议决定。

一、本课题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并提出阅读与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能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

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要求。

因此,广大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

1.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量达成145万字”,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

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量少,农村学生要达到这个目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完成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能力不是一件易事。

可见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农村小学要重视并大力推进你想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

2.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的留守儿童,仅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更要让他们有一种危机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全新的大语文观,尽快掌握现代高效的阅读能力,真正成为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的主人。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从而促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的需要和挑战。

3.农村留守儿童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正处于记忆、积累的黄金时期。

他们对于知识过于狭窄的教材产生强烈的不满,对于瞬息万变的世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欣喜和激动。

即便是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不仅渴望物质上的富足,更渴求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任何困难也难以阻挡他们强烈的求知心,难以阻挡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占有欲。

课外阅读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思考,感悟人生,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探索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指导。

它的主要意义是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对今后的课外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课题所达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分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找出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能力的途径,对症下药,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全面育人的目标。

具体为
(1)探索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策略和途径。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和读书汇报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农村留守儿童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体系。

(4)全面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本实验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研究”为研究内容,拟定了以下研究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特点的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据儿童心理学理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只有根据其兴趣特点,才能为学生与好书之间搭建桥梁,才能把坐在电视机前看肥皂剧的学生吸引到书桌前。

(2)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有效途径的探究。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途径的研究有不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亲子阅读、班级读书会、社区读书活动等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众多的方法面前,我们要通过实践探寻适合我们本地学校特点、学生特点的真正实用有效的途径。

(3)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评价方案。

有教育活动就有教育评价。

为了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和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特点及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有效途径的同时,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评价方案。

(4)通过研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并形成一定的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指导策略,使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促进实验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三、对课题实施设计和保障条件
(一)运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要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

(1)调查法: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本校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

(3)行动研究法: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

(4)教育实验法:以班级为单位,组成读书小组,开展读书活动。

(5)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班级个别无读书习惯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解分析,制定有效措施。

(6)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实施阶段,运
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因,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及时总结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提升理论思考,揭示实践运用的规律性。

(二)实验时间、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进行调查学习研究,确立研究实施方案,征求学生意见,完善研究内容,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7年1月——2018年4月,按实验阶段,着手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行成功案例的分析与反思,写出阶段性课题研究实验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8年5月——2018年7月,将资料归纳,分析总结,完成论文和课题报告,进行试验成果展示。

(三)课题组分工
(四)具体措施
1.成立课题组,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刘德宏为组长的课题组,选择骨干语文教师作为实验教师,确保实验取得成功。

2.强化投入。

对实施所需的器材、资料、资金,学校将给予保证
支持。

3.定期总结交流。

按照实验步骤,有计划地总结交流经验,推广成果,保证实验不偏离方向。

4.组织学习。

一是校内组织学习,个人自己学习;二是请专家来校讲课;三是组织实验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提高实验水平。

以上是我校课题组研究该课题拟定的全部计划,对此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信心百倍,开题后,我们会按照设想的进行研究实验,定能达到理想的成果。

二0一六年十一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