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报批稿)珠海市水务局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6月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组长:余荣霭(市政府)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项目总负责: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专题负责: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参与人员: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任秀文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程远、杨旻总报告汇总:林凯荣总报告审阅:陈晓宏目录前言 (1)1 总纲 (1)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1.1.1 自然地理 (1)1.1.2 河流水系 (2)1.1.3 社会经济概况 (4)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1.2.1 指导思想 (8)1.2.2 规划原则 (9)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1.4目标与任务 (10)1.4.1 总体目标 (10)1.4.2 主要任务 (10)1.5规划专题 (11)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2.2降水 (14)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2.3蒸发 (16)2.4地表水资源量 (17)2.5地下水资源量 (18)2.6地表水水质 (18)2.7水资源总量 (22)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2.10水资源评价 (25)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3.1供水情势分析 (27)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3.1.2 供水能力 (27)3.1.3 供水量 (28)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3.1.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0)3.1.6 供水水源水质 (30)3.2用水情势分析 (31)3.2.1 现状用水量及用水结构 (31)3.2.2 用水量变化趋势 (32)3.2.3 用水消耗量 (33)3.2.4 用水效率 (34)3.2.5 城市供用水 (34)3.2.6 河道内用水 (34)3.3废污水排放量 (35)3.4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36)4 经济社会指标及水资源需求预测 (38)4.1基本要求 (38)4.2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38)4.2.1 人口与城镇化 (38)4.2.2 国民经济发展 (39)4.2.3 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分析 (40)4.3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41)4.3.1 生活需水 (41)4.3.2 农业需水 (43)4.3.3 工业需水 (45)4.3.4 建筑业及第三产业需水 (47)4.3.5 三次产业需水结构分析 (49)4.4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51)4.4.1 河道内需水分析 (51)4.4.2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 (52)4.5河道外总需水分析 (53)4.5.1 基本方案 (53)4.5.2 推荐方案 (54)4.6成果合理性分析 (55)4.6.1 单位用水指标分析 (55)4.6.2 用水效率分析 (56)5 节约用水规划 (58)5.1现状用水与节水水平分析 (58)5.1.1 农业用水现状分析 (58)5.1.2 工业用水现状分析 (58)5.1.3 生活用水现状分析 (59)5.2节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60)5.2.1 指导思想 (60)5.2.2 规划原则 (61)5.3节水标准与节水潜力 (62)5.3.1 节水标准 (62)5.3.2 节水潜力 (64)5.4农业节水 (66)5.4.1 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66)5.4.2 节水方案 (66)5.4.3 节水措施 (67)5.5工业节水 (69)5.5.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69)5.5.2节水方案 (69)5.5.3节水措施 (70)5.6生活节水 (72)5.6.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72)5.6.2节水方案 (72)5.6.3节水措施 (72)5.7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节水 (74)5.7.1节水目标与控制指标 (74)5.7.2节水方案 (74)5.7.3节水措施 (75)6 高质和谐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77)6.1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目标 (77)6.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80)6.2.1 水域纳污能力 (80)6.2.2 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81)6.3污水处理与回用规划 (84)6.3.1 污水处理现状 (84)6.3.2 存在问题 (85)6.3.3 污水处理规划方案 (85)6.3.4 污水回用规划 (86)6.4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方案 (87)7 供水预测 (94)7.1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94)7.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94)7.1.2 水量形势分析 (95)7.1.3 水资源质量形势分析 (96)7.1.4 主要取水点咸度统计 (96)7.2供水工程规划 (98)7.3供水方案集拟定 (101)7.3.1 供水方案初拟 (101)7.3.2可供水量估算 (104)7.3.3供水方案综述 (106)8 水资源合理配置 (108)8.1目的、任务和原则 (108)8.1.1 基本概念 (108)8.1.2 目的 (108)8.1.3 任务 (109)8.1.4 基本原则 (110)8.2基本原理及方法 (110)8.2.1 水资源配置系统概化 (110)8.2.2 总体思路 (113)8.2.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方法 (114)8.2.4 水资源供需计算原理及其方法 (114)8.2.5 配置方案集设置 (114)8.3珠海市水资源供需“一次平衡”分析 (117)8.3.1 分析原则 (117)8.3.2 基准年供需平衡分析 (118)8.3.3 各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一次平衡”分析 (121)8.4珠海市水资源合理配置 (124)8.4.1 水资源配置结果 (125)8.4.2 水资源配置方案比选与分析 (130)8.4.3 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结果分析 (132)8.5特枯干旱年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 (135)9 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工程方案 (136)9.1总体布局 (136)9.1.1 水资源开发布局 (136)9.1.2 节水 (136)9.1.3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 (137)9.1.4 供水体系 (137)9.1.5 城市供水水源地布局 (137)9.2节水布局和工程方案 (139)9.2.1 201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39)9.2.2 202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40)9.2.3 2030水平年节水工程实施方案 (142)9.3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回用布局及其工程方案 (143)9.3.1 饮用水源地保护对策 (143)9.3.2 工业污染控制措施 (144)9.3.3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145)9.3.4 跨界河流交界面的水质控制措施 (146)9.3.5 前山河水污染控制对策 (148)9.3.6 主要河涌的水环境改善对策 (149)9.3.7 生态修复措施 (150)9.3.8 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 (153)9.3.9 水质站网规划 (154)9.3.10 污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 (157)9.4供水布局和工程方案 (160)9.4.1 珠海市供水体系总体布局 (160)9.4.2 病险水库加固改造 (161)9.4.3 灌区工程续建配套 (162)9.4.4 在建及规划的蓄引提工程情况 (163)9.4.5 供水系统规划 (164)9.4.6 其他水源利用 (168)10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工程措施保障措施 (170)10.1珠海市水权、水市场和水价体制 (170)10.1.1 建立珠海市合理的水权制度 (170)10.1.2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 (172)10.1.3 珠海市水市场的建立及其运作模式 (174)10.1.4 形成科学的水市场激励体系 (174)10.2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其政策法规建设 (176)10.2.1 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176)10.2.2 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 (177)10.2.3 强化水资源配额制管理 (180)10.2.4 水务工程管理 (181)10.2.5 水务资产管理 (183)10.2.6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效果估计 (184)10.2.7 城乡水务一体化信息化管理 (184)10.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法规政策 (185)10.3.1 珠海市地方水政策法规的规范、协调、健全和完善 (185)10.3.2 执法队伍与执法体系的建设 (185)10.4珠海市水务科技发展与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186)10.4.1 珠海市水务科技发展规划 (186)10.4.2 珠海市水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188)11 实施效果评价 (191)11.1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191)11.2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 (191)11.2.1 评价技术路线 (191)11.2.2 评价指标体系 (191)11.3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3)11.3.1 供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3)11.3.2 节约用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94)11.3.3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回用规划实施的效益评价 (197)11.3.4 水系统总体效益评价 (200)12 结论与建议 (204)12.1结论 (204)12.2建议 (207)附图1 珠海市水系及水资源分区图附图2 珠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等值线图附图3 珠海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附图4 珠海市河流现状水质分布图附图5 珠海市水功能区划图附图6 珠海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布图附图7 珠海市主要水库分布图(现状、规划)附图8 珠海市主要泵站水厂分布图(现状、规划)前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用水结构、规模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供用水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