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范本)目录1综合部分 (1)1.1概述 (1)1.1.1规划区基本情况 (1)1.1.2对已有规划的回顾与评价 (1)1.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2.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2.2xx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水资源评价 (4)1.4规划指导思想及任务 (4)1.4.1规划指导思想 (4)1.4.2规划任务 (4)1.5规划水平年及设计保证率 (5)1.5.1规划水平年 (5)1.5.2设计标准 (5)1.6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6)1.6.1农业发展指标预测 (6)1.6.2工业发展指标预测 (6)1.6.3林业发展指标预测 (6)1.6.4牲畜发展指标预测 (6)1.7规划年水资源配置方案及工程布局 (7)1.7.1水资源配置方案 (7)1.7.2工程布局 (10)1.8防洪规划及工程布局 (10)1.8.1洪水特性 (10)1.8.2防洪标准 (11)1.8.3防洪工程布局 (13)1.9灌溉规划 (13)1.9.1大农业结构 (13)1.9.2节水规划 (14)1.9.3供需平衡分析 (14)1.9.4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17)1.10城乡供水规划 (18)1.10.1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 (18)1.10.2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 (19)1.10.3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19)1.11重要枢纽及骨干工程规划 (21)1.11.1控制性骨干水库工程规划方案 (21)1.11.2近期规划水平年枢纽工程规划 (22)XX水力发电规划 (22)xx.1xx区水能资源 (22)xx.2现状已建水电站 (22)xx.3近期推荐工程 (23)1.13水土保持规划 (23)1.13.1水土保持分区及治理措施 (23)1.13.2近期实施的重点项目 (28)1.13.3投资概算 (28)1.14环境影响评价 (29)1.14.1综合评价结论 (29)1.14.2建议 (29)1.15水资源保护 (29)1.15.1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规划指标 (29)1.15.2水功能区划 (30)1.15.3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30)1.15.4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31)1.16节水规划 (34)1.16.1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34)1.16.2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35)1.16.3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39)XX流域水利管理 (39)xx.1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9)xx.2近期工程的管理体制 (40)1.18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40)1.18.1工程投资估算 (40)1.18.2经济评价 (40)1.19近期工程实施意见 (41)1.19.1近期工程选择 (41)1.19.2推荐近期工程 (41)1.20结论及建议 (42)1.20.1结论 (42)1.20.2建议 (42)2流域概况 (42)2.1自然地理概况 (42)2.1.1地理位置 (42)2.1.2地形地貌特征 (43)2.2河流和水系 (43)2.2.1河流 (43)2.2.2冰川 (44)2.3气候特征 (44)2.4自然资源 (46)2.4.1土地资源 (46)2.4.2林业资源 (47)2.4.3水能资源 (47)2.4.5矿产资源 (47)2.4.6动植物资源 (47)2.5区域地质 (47)2.6区域水文地质 (51)2.7社会经济概况 (53)2.7.1行政区划 (53)2.7.2人口和民族 (53)2.7.3社会经济 (53)3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54)3.1水利工程现状 (54)3.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5)3.3XX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56)3.3.1缺少xx区域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56)3.3.2水利工程老化,缺少山区控制性工程 (56)3.3.3配套设施不完善、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低 (57)3.3.4高效节水技术成熟,但资金缺乏,推广实施仍有难度 (57)3.3.5农村人畜饮水难度大,水利建设滞后 (57)3.3.6水法规不健全,体制不顺 (57)4水资源评价 (58)4.1地表水资源评价 (58)4.1.1水资源分区 (58)4.1.2降水 (59)4.1.3河川径流及地表水资源 (61)4.1.4径流的补给与组成 (63)4.1.5径流的地区分布特征 (63)4.1.6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 (64)4.1.7地表水资源量及河川径流量 (64)4.2地下水资源评价 (65)4.2.1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66)4.2.2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67)4.2.3灌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分析与计算 (67)4.2.4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 (68)4.3水资源总量评价 (70)4.3.1水资源总量 (70)4.3.2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 (70)4.4水资源质量评价 (70)4.4.1评价依据 (71)4.4.2水质现状评价 (71)4.4.3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72)5xx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73)5.1规划水平年及设计标准 (73)5.1.1规划水平年 (73)5.1.2设计标准 (73)5.2预测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依据 (74)5.3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74)5.4XX区国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预测 (75)5.4.1人口发展指标预测 (75)5.4.2工业发展指标预测 (76)5.4.3灌溉面积发展指标预测 (77)5.4.4大农业结构发展指标预测 (78)5.4.5牲畜发展指标预测 (79)5.4.6林业发展指标预测 (80)6总体规划 (80)6.1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指导思想 (80)6.2水资源利用规划原则 (81)6.3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任务 (81)6.4骨干工程布局 (82)6.4.1xx河骨干工程布局 (82)6.4.1xx河骨干工程布局 (82)7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83)7.1水资源利用分区 (83)7.1.1分区的目的和原则 (83)7.1.2水资源利用分区 (83)7.2分区水资源量 (83)7.2.1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83)7.2.2水资源利用量分析 (83)7.3需水量预测 (87)7.3.1各业用水定额分析 (87)7.3.2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89)7.3.3各业需水量预测 (91)7.4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94)7.4.1供需分析的原则 (94)7.4.2供需分析计算方法及说明 (94)7.4.4现状供水条件下供需分析结果 (95)7.4.5拟建工程建成后供需分析结果 (96)7.5水资源配置总体方案 (98)7.5.1现状年水资源配置情况 (98)7.5.2xx年水资源配置情况 (99)7.5.3xx年水资源配置情况 (100)7.6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101)7.6.1各行业的节水 (101)7.6.2骨干工程的修建 (101)8防洪规划 (159)8.1XX区洪水特性 (159)8.2洪灾及成因 (159)8.2.1洪水灾害成因 (159)8.2.2洪水灾害 (161)8.3防洪工程现状 (163)8.3.l防洪工程现状 (163)8.3.2防洪非工程系统现状 (169)8.4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69)8.4.1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69)8.4.2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69)8.4.3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0)8.4.4阿克萨音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2)8.4.5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3)8.4.6xx河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 (175)8.5XX区防洪总体布置 (176)8.6防洪工程措施 (176)8.7防洪非工程措施 (177)9灌溉规划 (178)9.1规划范围及灌区划分 (178)9.1.1规划范围 (178)9.1.2灌区划分 (178)9.2分区水资源量 (178)9.3灌区大农业结构 (178)9.4需水量预测 (183)9.4.1灌溉制度 (183)9.4.2灌溉水利用系数 (183)9.4.3大农业需水量 (185)9.5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6)9.5.1供需平衡方法 (186)9.5.2近期xx年各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7)9.5.3远期xx年各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8)9.5灌区供需平衡分析 (188)9.6水库工程 (189)9.6.1xx水利枢纽工程 (189)9.6.2xx水库 (189)9.7灌区灌溉、排水工程规划 (189)9.7.1引水渠首改造工程 (189)9.7.2渠道工程 (192)9.7.3排水工程规划 (195)9.7.4末级渠系量水设施 (197)9.8调水工程 (197)9.9节水灌溉工程 (197)9.10盐碱地治理规划 (198)9.10.1盐碱地的类型与分布 (198)9.10.2盐碱地治理工程规划总体布局 (199)9.10.3盐碱地的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200)9.10.4盐碱地治理的骨干工程 (201)9.10.5盐碱地治理工程投资估算 (202)9.11近期工程选择 (202)10城乡供水规划 (202)10.1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 (202)10.2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 (203)10.3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 (203)10.4城乡生活及工业排水 (205)11水力发电规划 (206)11.1XX区水能资源 (206)11.2现状已建水电站 (206)11.3水力梯级规划布置 (207)11.3.1设计保证率选择 (207)11.3.2梯级布置方案 (207)11.4近期推荐工程 (207)12重要枢纽工程规划 (211)12.1控制性骨干水库工程规划方案 (211)12.2近期规划水平年枢纽工程规划 (211)12.3XX水利枢纽工程 (211)12.3.1工程位置 (211)12.3.2工程规模 (211)12.3.3工程建设必要性 (212)12.3.4工程任务 (213)12.3.5工程厂址和等别 (213)12.3.6工程布置 (213)13水土保持规划 (214)13.1综述 (214)13.1.1编制原则 (214)13.1.2编制依据 (215)13.2水土流失概况 (216)13.2.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216)13.2.2土壤侵蚀方式及其分布 (217)13.2.3水土流失的危害 (218)13.3水土保持现状 (218)13.3.1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218)13.3.2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9)13.4规划水平年、目标与总体布局 (221)13.4.1近期阶段(xx年)规划目标 (221)13.4.2总体布局 (221)13.5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222)13.5.1防治分区划分的原则 (222)13.5.2水土保持治理分区 (222)13.6综合治理措施规划 (227)13.6.1南部山区冻融侵蚀草牧业区 (227)13.6.2南部低山区严重水蚀农林牧区 (228)13.6.3中部戈壁植被恢复区 (228)13.6.4平原防风固沙农林牧综合开发利用区 (229)13.6.5北部荒漠植被保护利用区 (230)13.7近期实施重点项目 (230)13.8投资估算 (231)14环境影响评价 (231)14.1总则 (231)14.1.1评价目的 (231)14.1.2评价原则 (231)14.1.3评价依据 (231)14.1.4评价范围 (232)14.2规划分析 (232)14.2.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 (232)14.2.2规划协调性分析 (233)14.3XX区环境现状、主要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 (234)14.3.1xx区环境现状 (234)14.3.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38)14.3.3发展趋势 (238)14.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环境保护目标 (239)14.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39)14.4.2环境保护目标 (239)14.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240)14.5.1规划实施对水环境的影响 (240)14.5.2规划实施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41)14.5.3规划实施对流域社会环境的影响 (242)14.6环境保护对策 (243)14.6.1水环境保护措施 (243)14.6.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44)14.6.3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244)14.6.4xx区环境管理 (244)14.7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245)14.7.1环境监测 (245)14.7.2环境跟踪评价 (245)14.8评价结论和建议 (245)14.8.1综合评价结论 (245)14.8.2建议 (246)15水资源保护规划 (246)15.1规划范围、规划目标及规划指标 (246)15.2水功能区划水质保护目标 (246)15.2.1水功能区划 (247)15.2.2水质保护目标 (247)15.3地表水水质调查评价 (247)15.3.1地表水天然化学特征 (247)15.3.2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248)15.4地下水水质 (252)15.4.1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252)15.4.2地下水质量标准综合评价法 (255)15.5规划河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削减量分析 (260)15.5.1规划河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60)15.5.2污染物控制方案 (260)15.6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260)15.6.1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261)15.6.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261)15.6.3水源地建设工程规划 (261)15.7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262)15.7.1工程措施 (262)15.7.2面污染源防治措施 (264)15.7.3监督与管理措施 (265)16节水规划 (265)16.1.1XX区用水现状 (265)16.1.2xx区现状用水指标及用水效率 (266)16.1.3xx区现状用水水平的分析 (266)16.2节水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67)16.2.1节水规划指导思想 (267)16.2.2节水规划原则 (268)16.3节水标准与指标 (269)16.3.1农业节水指标 (269)16.3.2工业、城乡生活用水 (270)16.4节水潜力分析 (270)16.4.1农业节水潜力 (271)16.4.2工业节水潜力 (272)16.5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273)16.5.1节水目标 (273)16.5.2节水措施 (274)16.6非工程措施 (277)16.7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278)16.7.1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278)16.7.2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281)16.7.3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 (282)16.7.4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283)16.7.5推进节水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 (284)16.7.6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284)17流域水利管理 (285)17.1XX区水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285)17.2XX区水利管理 (286)17.3近期工程的管理体制 (288)17.3.1管理机构和任务 (288)17.3.2管理设施 (289)17.3.3工程调度运行 (289)17.3.4工程监测 (289)17.4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289)18投资匡算与经济评价 (291)18.1编制说明 (291)18.1.1工程概况 (291)18.1.2主要依据 (291)18.2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292)18.2.1工程投资估算构成及估算成果 (292)18.2.2工程投资估算汇总表 (292)18.3经济评价 (296)18.3.1概述 (296)18.3.2基础数据 (297)18.3.3国民经济评价 (297)18.3.4敏感性分析 (299)18.3.5经济评价结论 (300)19近期工程实施意见 (302)19.1近期工程选择的原则 (302)19.2近期工程选择 (302)19.3推荐近期工程 (302)20结论及建议 (303)20.1结论 (303)20.2建议 (303)1综合部分1.1概述1.1.1规划区基本情况本次规划范围为xx区属部分,将xx区现状划分xx个xx级灌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