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

(2)气候特点
珠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温为22.4℃,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4.6℃,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5℃,极端低气温1.5℃,极端高气温38.5℃;年日照时数1605~2545小时,全年无霜日35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பைடு நூலகம்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 渊
程 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 录
附图1珠海市水系及水资源分区图
附图2珠海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深等值线图
附图3珠海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
附图4珠海市河流现状水质分布图
附图5珠海市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6珠海市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布图
附图7珠海市主要水库分布图(现状、规划)
附图8珠海市主要泵站水厂分布图(现状、规划)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用水结构、规模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供用水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如我市及澳门的城市原水供水量和净化水供水量2000年分别比1995年递增了18%,其中对澳门特区的供水量2000年比1995年递增了10%。由于城市供水设施建设缺乏全面考虑和统一、科学规划,造成有些供水设施如南岗泵站、西区水厂、唐家水厂等建设超前,其实际供水量远未达到设计规模;而有些供水设施如南区水厂建设又显得严重滞后,从而造成香洲、吉大、南屏、湾仔、拱北等区的用水十分紧张,香洲水厂和拱北水厂超负荷运行。另外,我市主要取水口大都分布在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等水道沿线,枯季受咸潮的影响比较大,加上城市的供水调蓄能力又十分有限,从而使得我市及澳门的安全供水能力十分脆弱,枯季的供水安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市积极融入“港深-广佛-珠澳”和泛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区域架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市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水安全保障基础。因此,我市迫切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及管理等问题,有重点、分层次地制定事关全市可持续发展大局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调配、强化保护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以科学地指导全市水资源安全供给体系的建设。
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
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
技术小组成员:
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
项目总负责:
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
专题负责:
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总报告
(报批稿)
珠海市水务局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008年6月
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
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余荣霭(市政府)
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
成 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
1
1.1
1.1
(1)位置及规模
珠海位于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03′至114°19′之间。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海里,最近的牛头岛相距仅3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距广州市约140公里。全市海陆总面积7653km2,其中陆地面积1687.8km2,占总面积的22%;海域面积5965.2km2,占总面积的78%。其行政建制为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
根据国家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部署,2002年10月原广东省计委和水利厅发布《关于开展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计农[2002]903号),下达《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并于2002年12月召开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我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2003年,珠海市水务局协同市发展与改革局、财政局、经贸局、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农业局、环保局、气象局、统计局等部门,成立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具体承担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是我市一次全面深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及管理方案部署,规划历经4年,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整个规划工作由市水务局直接领导开展,得到了市发展与改革局、财政局、经贸局、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农业局、环保局、气象局、统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共分10个规划专题,全部规划专题成果分别于2007年4-11月通过专家评审。在各个专题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承担单位于2007年下半年完成本规划总报告和纲要。2008年6月12日,广东省水利厅组织对本规划总报告和纲要进行了专家评审,编制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本规划总报告报批稿。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根据《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和《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的具体工作任务、目标和方法,在明确我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思路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按照三个阶段实施我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第一个阶段,在广泛调查我市水资源、水环境状况及经济社会结构等基础情况下,调查分析和评价了我市水资源量、水资源质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并预测了我市2010、2020和2030水平年需水要求;第二阶段,在节水、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工程布局等基础上,开展了“以江水为主、库水为辅、以江补库、以库调咸”为基本策略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第三阶段,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指导下,进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的工程布局和方案论证,制定了水资源的各项保障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