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乐作文《吹气球比赛》教学设计

快乐作文《吹气球比赛》教学设计

快乐作文《吹气球比赛》教学设计设计人:九重镇小刘玲[设计理念]:1、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把游戏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作文。

2、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目标]:通过吹气球比赛,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使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生动。

[导写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出示气球,观察特点。

2、小结观察方法。

二、选手比赛,指导观察。

1、每组选代表准备吹气球比赛。

2、提出建议:在游戏时要注意仔细观察表演者的神态、动作,注意听清人物的语言,还要注意观察场上观众的表现,游戏完后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3、谈谈游戏前的心情。

4、游戏结束后,台上选手说说心里话。

5、围绕观察的4个方面分别进行交流。

6、综合同学们的发言,选择一位选手,把这位选手吹气球时的过程说得更完整、更具体。

三、师吹气球,指导想象。

1、师吹气球,引导学生想象。

2、师作小结。

(作文中应展开丰富的想象)四、生吹气球,指导练写。

1、生吹气球,注意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体验自己的心理。

2、观察吹好的气球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3、对气球说些悄悄话。

4、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位选手或自己刚才亲身经历的吹气球过程用笔记下来。

五、交流评议,完善习作。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六、拟定题目,教师作结。

1、给这篇作文拟个题目。

2、教师对本课作总结。

板书:吹气球比赛观察想象活动作文——《吹气球》说课稿九重镇小刘玲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学三年级是写作训练的正式的起步阶段。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再则是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

那么在我们的作文课上要解决的就是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本堂作文课,就是为了培养能具体明确,有创意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2)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提高写作兴趣。

2、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用各种书面语言表述自己的意思,并且能有创意的进行表达。

3、通过比较、训练让学生能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

4、通过反复阅读,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5、教学重点: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能用各种书面语言表述自己的意思,并且能有创意的进行表达。

6、教学难点:使学生的写作既具有形式美,又有实际内容,和写作要求相符。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运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及学法:1、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获得写作的素材2、观察法:指导学生运用嗅视觉、嗅觉、触觉等器官,对事物进行观察。

3、提问法:通过提问,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

4、采访法:A、参加比赛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心情感受B、观众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游戏情况5、讲授法:教师讲授写作要点,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7、学生修改法:在揣摩法的基础上,采取学生个人自改、小组互改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我设计的课堂流程是:游戏——交流——写作——修改一、导入——学会观察: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是一个稳定的个性特征。

就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可见,学会如何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本堂课以观察训练作为导入,老师先出示一个气球,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并说清楚是通过什么方式感知到的。

通过学生的回答:如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看),是什么样子的(看),摸上去很光滑(摸)用手拍拍气球有嘭嘭的声音(听),而且还和有弹性(感觉)……先总结一下感知的方法:看、摸、听。

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去观察事物。

接着,老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在刚才的感知基础上去思考到底该如何观察事物。

有个成语叫察言观色,“察”就是听的意思,“听别人说话,看别人的脸色,以此来揣摩别人的内心活动。

”因此,观察并不只是用眼睛看。

听过学生刚才的自我尝试、思考和老师的讲解,明白了该如何观察事物。

接下来,再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某个人的活动情况。

二、游戏——由趣入手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如何观察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呢?对于才处于写作训练的正式的起步阶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是非常痛苦,非常可怕的,他们往往会感到无从入手,不知道如何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吹气球,且当堂课里进行游戏,这样一来既把写作范围缩小到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中,又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同时还伴随着学生自我欣赏的乐趣,给予他写作的动力,激发他写作的兴趣,使他们能以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投入到本堂作文课中去,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在学习了如何观察后,教师让学生分组来进行吹气球比赛。

引导学生用刚才学到的方式观察参赛选手的动作、面部表情、气球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等。

在比赛后,请选手谈吹气球的感受(如:你是如何把气球吹得这么大的?),再让看的观众谈谈看的感受和心得(如:你为什么后来要把耳朵捂上?为什么这个选手这么用力,气球却这么小呢?)。

鼓励学生用动作去描写“吹”的过程。

因为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所以在指导学生说时,尽量把动作进行分步,如:面部表情(涨红了脸,鼓着腮帮子,把眼睛都瞪出来了);吹的动作(用力地一吹,气球一下子就大了,可是他一吸气,气球又小了;他是先深吸一口气,往气球里用力一吹,再用鼻子吸一口气,再吹,所以气球很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把学生说的关键词分类板书下来(如:表情:涨红、鼓、瞪)。

由于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

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到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

所以,在这一阶段,要让尽量多的学生来说。

三、确定标题,指导习作1,拟题告诉学生要让别人对你的文字感兴趣,首先要用题目吸引别人的眼睛,所以肯定要动脑筋拟出了不同题目。

2,片段写作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

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

抓住了这一重点,在经过了“眼动”、“耳动”、“心动”、“口动”后,接下来就是“笔动”了。

老师明确内容范围,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把刚才观察到的吹气球的比赛过程写成一段完整的话,将学生引入习作的情景中。

学生对这次作文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了,通过说话,对于怎么表达心里也就越来越有底,对于写好作文当然越来越自信。

自然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四、修改、评价。

学生完成作文后,老师再次提出要求,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反复读几遍,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字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等。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对写完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这样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学生修改完自己的文章后,老师使用实物投影,鼓励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佳作,并进行集体点评。

在点评中,老师多以鼓励为主,尽量圈出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表扬。

尽管其中可能使用了不少口头语言,部分词语使用不当,但情节生动,充满童稚,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基本完整,使用了大量生动的词语,充分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就已经足够。

我认为作文的起步阶段,不必用过多的要求约束学生,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

学生愿意写作比作文写得好更重要;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

习作课《吹气球比赛》教学反思九重镇小刘玲工作十六年了,还从来没有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

说实话,我怕上作文课!因为作文课难上,难就难在它对教师的应变和语文功底要求特别高。

它要求教师依据学情,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教师的功底尤其体现在点拨语与点评上,而我在这方面很薄弱。

11月11日,我怀着忐忑的心完成了我的习作教学处女作——《吹气球比赛》,好在课后反响还不错,得到了专家及广大听课教师的好评,无疑为我今后再上习作课增加了信心。

现将反思整理如下:一、自己觉得满意的地方1.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写作。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在《我的语文人生》中说道:“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带进课堂,让玩激活学生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是被实践证明的,是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好办法。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打算把“吹气球比赛”带入课堂,凭借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体现游戏作文的功能。

事实证明,“吹气球比赛”新颖有趣,便于操作,便于观察,非常适合进入课堂让学生写作。

形式多样的吹气球比赛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如师生比赛、男女比赛等,强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专注的观察力、欢乐积极的心情,导致学生大脑思维的兴奋。

学生在情绪高昂的参与过程中,暂时忘却了作文的动机,产生了直接表达的需求,从而流淌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个性化语言。

个人感觉现场游戏作文特别突出的作用,就是它直面学生的生命需求,它特别注重的是前作文的启发准备,避免了我们传统作文中拼命启发学生,而学生思维非常枯竭,缺少生活积累以及无动于衷的心理状态。

在这样情境化、生活化的现场演示过程当中,能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标提出来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这样的课堂真正能成为学生生命的表达和交流。

2.“定身法”定格画面,便于学生重点观察。

游戏式作文教学为中年级学生铺设了由写话到习作的桥梁,与看图写话相比,它提高了训练的难度和要求。

它不是可以反复慢速观看的静止的图片,而是活动的连续的游戏,稍一疏忽就会遗漏观察的情景。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序地观察,还要会迅速有重点地观察。

但是如何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呢?是靠比赛前提醒学生如何观察吗?我想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因为学生的情绪一旦高涨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有趣的比赛所吸引,不大会去注意参赛选手的神态和动作,就算有,印象也不深。

那么采用现场拍影像再回放的形式如何呢?张化万老师就曾用过,效果很不错。

自己也完全有这个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实现这个操作。

但自己出于两个原因,放弃了这种做法。

原因一,不想重复别人用过的众人皆知的招数,对我来讲缺乏挑战性;原因二,自己已有比现场拍影像回放更好的创意,那就是用孙悟空的“定身法”把比赛现场定格,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