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与指标(ppt 40页)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与指标(ppt 40页)


4578
0.8
宿迁市
1125
900
0.8
徐州市 12859
7876
0.61
泰州市
5695
4556
0.8
济南市
30186
23475
0.78
枣庄市 10802
8360
0.77
济宁市
5931
4950
0.83
泰安市
6173
4345
0.7
菏泽市
3798
2400
0.63
临沂市
7572
5780
0.76
聊城市
3058
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削 减目标
规划目标年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等于 污染物现状排放量与规划期内水污染物 新增量之和减去污染物削减量。
污染物现状排放量为已知量
新增量和削减量均为自变量
总量控制指标为新增量和削减量的因变 量。
2.1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回顾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环保部门进行 水环境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之 一。概括来说,我国的水污染物总量控 制工作在经历了浓度总量控制阶段和目 标总量控制阶段后,正在向容量总量控 制阶段转变。
(2)由污染物最小需削减量推算所需水 污染治理资金投入 。
(3)判断完成所需资金投入的可行性 。 (4)确定阶段性总量控制目标。
2.3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步骤 2.3.1前期准备
第一项准备:针对纳污水域(或水环境功能区) 对应陆域范围划分,进行污染源调查,确定主 要污染源所属的基本单元。
(2)可投入资金分析
结合资源、污染物排放以及现有水污染 治理投资,确定每类城市相应的水污染 治理资金投入标准(如占GDP的不同比 例等),分析在“十一五”期间各城市 可能完成的水污染治理投资(实际治污 投资)。
1999年至2003年间, 水污染治理投资占 同期GDP的0.33%。
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投资呈逐年增加趋势, 增加速度高于我国GDP增长速度。说明: (一)我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欠帐较 多,目前的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量仍没 有达到相应的需求量;(二)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治理资金筹措能力 相应提高。
1.1投资指标
根据不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环境质 量的需求,确定“十一五”城市在水污染防治 方面需完成的投资,并估算具体投资额度(可 以设计多种方案)。详细描述投资额度的确定 方式,主要包括确定额度时,相关各类因素的 考虑(如污水处理收费额度,城市本身可支配 的资金额度等),计算方法如何选择,在有多 种设计方案时,需分别描述并进行对比分析。
(2)控制断面水质不达标但是计算有剩余容 量的水环境功能区,需对区域上断面水质进行 分析,如水质不达标因上断面水质超标引起, 则仍可进行排污增量的分配。
(3)控制断面水质达标但是计算无剩余容量 的水环境功能区,需对区域上断面水质进行分 析,如水质达标因上断面水质优于设计条件造 成,需进行排污总量削减。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 一五”规划编制技术细则
规划目标与指标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5年3月
规划目标的制定要在确保各流域水环境 质量确有改善、水污染治理水平确有提 高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水环境状况 以及资金筹措能力,参照实现小康社会 的总体要求,确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指 标。
1、规划指标体系
为体现“防治结合”的规划思路,确保 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需建立完善的规 划指标体系。需要明确的是,水污染防 治规划的编制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努 力,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对 于环保部门来说,重点在于水污染物新 增量和削减量的控制。
(3)充分考虑国家对不同区域水环境质量的 要求,确定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所需资金 投入,如当地可承受的水污染治理资金不能满 足,则需在流域内统筹安排或者由国家给予资 金支持。
2.3.2有剩余容量区域的总量控制目标
具有饮用水功能或作为江河源头的水域, 不允许新建污染类项目,不允许进行污 染物增加量分配 。
1998
1999
2001
2002
2、绘制工业GDP—废水排放曲线,分析万元
GDP排水系数变化趋势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 国工业万元GDP排水
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7-2002 年 全 国 工 业 万 元 GDP 排 水 指标变化情况(单位:吨/万元GDP)
据统计,我国的青岛
工业万元GDP排水系数
市工业万元产值用水 70
量为14.2 m3,德国工 60
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
50 40
8.6m3,英国为6.3 m3, 30
日本为3.8 m3。因此,
20 10
我国的工业万元产值 0
用水量及排水量的定
1997
1998
1999
2001
2002
额仍有很大的压缩潜
力。
(3)绘制用水—排水曲线,确定排水系数的变化趋势
2240
0.73
沧州市
5596
4900
0.88
淮南市
17137
14446
0.84
蚌埠市
11676
7142
0.61
淮北市
9239
6930
0.75
焦作市
11740
2预测步骤
2.1预测的几点假定
假定规划基准年和规划目标年用水和排水之间 折算系数不变;
2、假定规划基准年和规划目标年人均产污系 数不变;
3、假定规划基准年和规划目标年各工业行业 执行排放标准不变;
4、假定规划基准年和规划目标年单位投资带 来的治污效益(污染物削减量)不变。
2.2 规划基准年相关指标分析
2.2技术路线及流程图 基础资料调查 (后面详细介绍)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后面详细介绍)
通过研究污染物排放量与各因素之间的 关系,分析近年来污染物变化趋势,可 以预测短期内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1)以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作为总量控 制目标,测算所需削减的污染物量。
1.5环境经济指标
制定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污 染物排放量,万元GDP耗水量、万元工 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 污染物排放量等排污强度指标。
1.6环境管理及资源指标
城镇污水处理率、重点企业在线监测普 及率、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占本辖区城市 的比例,创建生态城市占本辖区城市的 比例等。
根据1998-2002 年城市(镇) 用水量和排水 量调查数据, 绘制用水—排 水曲线,确定 地级行政区排 水系数,作为 规划目标年废 水排放量预测 校核的基础。
地市名用称水总量(万排吨水/年总)量(万吨/年排)水系数
天津市
70426
63631
0.9
扬州市 10792
7450
0.69
淮安市
5723
图为1997-2002年全国人均生活综合排水量变化情况 (吨/人·年):
趋势受当地水资源
全国人均综合排水量
总量影响,同时也
53
受到节水措施深入
52 51
及水价调整等因素
50
的影响。可以预计,
49 48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47 46
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45 44
而在缺水地区的下
43
降幅度将更为明显。
1997
1.2工业污染物新增量指标
建议给出工业污染物新增量的限值(仅 针对新建项目,改建、扩建项目的污染 物增量应在原有项目中消化)。
1.3污染物削减量指标
根据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推算的污染物 允许排放量只能作为制定“十一五”规 划总量控制指标的参考,而不能作为依 据。因为水环境容量及由此推算的污染 物允许排放量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终极 目标,大部分地区这一目标不能在短期 内实现。建议根据单位投资可实现的污 染物削减量,确定“十一五”期间可实 现的污染物削减总量。
(4)控制断面水质不达标且计算无剩余容量 的水环境功能区,需进行排污总量削减。
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的3个层次:
(1)为实现水环境容量所需的水污染物总量 控制目标,此为长期目标,并测算实现这一目 标所需的资金投入;
(2)基于城市经济现状和可实现的水污染治 理投入所能完成的水污染物削减量指标和水污 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此为阶段性目标;
浓度控制阶段,以实现全国工业企业水 污染物达标排放为主要目标。
目标总量控制,在全国工业企业实现达 标排放基础上,对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 步提出削减要求。
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 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的分配问题。这两 个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基于水环境容 量测算的容量总量控制。
其他功能的水域,在水域允许纳污量限 值下,污染物增加率不能超过区域经济 发展速度。并且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的 增加,不应与近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趋势 有较大差异。
2.3.3无剩余容量区域的总量控制目标
(1)城市分类
选择GDP、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3项 指标作为城市分类的基本要素,将我国 地级行政区进行分类, 初步划分为24类。
(3)目标确定
根据可投入水污染治理资金确定可削减 的污染物量;
与国家或流域的宏观要求比较,如不能 满足,分两种情况:按当地可实现的污 染物削减量确定总量控制目标;按国家 或流域需求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同时提 出资金需求。
排污量预测
1技术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废水排 放量预测和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值得说明的是: 在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的过程中,不考虑“十一 五”期间区域经济、环境等规划中的设计具体 污染治理工程对排放量的削减作用,即仅就现 有的污染治理设施(包括工业治理设施和集中 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治理情况进行预测。新建 治理项目的水污染量削减,在总量控制方案制 定时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