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价值分析报告
几种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食物 真消化率 食物 真消化率
食物
真消化 率
鸡蛋
97±3 大米
88±4 大豆粉
87±7
牛奶
95±3 面粉(精
96±4 菜豆
78
肉、鱼
94±3 致)
86±7 花生酱
88
玉摘米自 WHO T8e5c±hn6ical燕Re麦port Series77924, 第中11国9混页合,1985年96。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 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l, 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 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几种中国食物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种类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人体
4.0 7.0 5.5 3.5 6.0 4.0 5.0 1.0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食物的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食物 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食物所含的营养 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各 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容易消化吸收 并被肌体利用等。
食物的营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储存、加工和 烹调的影响。
限制氨基酸(1imiting amino acid):是指食物蛋 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 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 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 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为了 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 白质的营养价值,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 足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工作准备
1: 100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 2:相应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标准 3:能量密度
➢ 100克食物提供的能量 ➢ 能量推荐摄入量
相应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标准 维生素A: 成人800 g/d 维生素E: 成人14000 g/d
➢100克食物提供的能量
➢
100克方便面提供472kcal
大米
2.5 5.1 2.3 2.4 5.8 2.3 3.4 1.0
根据《食物成分表》(王光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计算。大豆、全鸡蛋(红皮)
来自上海;鸡蛋白来自河北;牛奶产自甘肃;猪瘦弱、牛肉(里脊)、小麦标准粉来自北京; 大米为浙江早籼标二米。
参考蛋白(reference protein):是指可用来测定 其它蛋白质质量的标准蛋白。
0.22
0.05
1.08
0.25
0.41
0.20
1.96
0.96
学习单元2 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
各种食物,其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 等都不一样,人体对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化、吸 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营养学上主要 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 体利用程度三方面全面地进行评价。
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
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是反应机体摄入氮 (食物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和排出氮的关系。
B=I-(U+F+S)
B:氮平衡;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 皮肤等氮损失。
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为零氮平衡(zero nitrogen balance);
摄入氮多于排出氮为正氮平衡(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100g大豆 INQ
热能 (kcal)
蛋白质(g)
2400
75
153
12.8
2.62
348
8.0
0.74
359
35.1
3.13
视黄醇 维生素A (ug)
800 194 3.73 -- --
37
0.31
硫胺素
维生素B1 (mg)
1.4 0.13
核黄素 维生素B2 (mg)
1.4
0.32
1.43
3.52
对60岁女孩能量密度为0.308,即提供了近1/3 的能量。
说明薯片是高能食品,对60岁比11岁更是高能 食品。
INQ 营养质量指数
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营养素密度= 一定量的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 / 相应营养素 的推荐摄入量标准
能量密度= 一定量的食物提供的能量 / 能量推荐摄入量标准)
虽然蛋白质的含量不等于质量,但是没有 一定数量,再好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有限。 所以蛋白质含量是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微量凯氏定氮 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换算成 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质的含 量。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 :是
氨基酸池(amino acid pool):存在于人体各 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称为氨基 酸池。
必要的氮损失(obligatory nitrogen losses): 机体每天由于皮肤、毛发和粘膜的脱落,妇女月 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损失约20g以上 的蛋白质,这种氮排出是机体不可避免的氮消耗, 称为必要的氮损失。
全鸡 蛋
2.5 4.0 3.1 2.3 3.6 2.1 2.5 1.0
鸡蛋白
3.3 5.6 4.3 3.9 6.3 2.7 4.0 1.0
牛奶
3.0 6.4 5.4 2.4 6.1 2.7 3.5 1.0
猪瘦 肉
3.4 6.3 5.7 2.5 6.0 3.5 3.9 1.0
牛肉 大豆 面粉
3.2 3.0 2.3 5.6 5.1 4.4 5.8 4.4 1.5 2.8 1.7 2.7 4.9 6.4 5.1 3.0 2.7 1.8 3.2 3.5 2.7 1.0 1.0 1.0
几种食物和不同人群需要的氨基酸评分模式
人群(mg/g蛋白质)
1岁以下 2~5岁 10~12岁 成人
组氨酸
26
19
19
16
异亮氨酸
46
28
28
13
亮氨酸
93
66
44
19
赖氨酸
66
58
44
16
蛋氨酸+半胱氨酸 42
25
22
17
苯丙氨酸+酪氨酸 72
63
22
19
苏氨酸
43
34
28
9
缬氨酸
55
35
25
13
摄入食物蛋白质(g)
实验组功效比值
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
×2.5
对照组功效比值
由于所测蛋白质主要被用来提供生长所需,所以该指标被广泛 用来做为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评价指标。
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是用被测 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amino acid scoring pattern)和推荐的理想的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模 式进行比较,因此是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的关系。
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
储留氮 食物氮
×100%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ciency ratio, PER) :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 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 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动物体重增加(g)
蛋白质功效比值=
NPU(%)
PER
AAS
全鸡蛋
94
84
3.92
1.06
全牛奶
87
82
3.09
0.98
鱼
83
81
4.55
1.00
牛肉
74
73
2.30
1.00
大豆
73
66
2.32
0.63
精制面粉
52
51
0.60
0.34
大米
63
63
2.16
0.59
土豆
67
60
-
0.48
摘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3版,第11页。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可替代蛋白质功效
吸收氮
×100
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
生物价高表明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主要用来合成人体蛋白,极少 有过多的氨基酸经肝、肾代谢而释放能量或由尿排出多余的氮, 从而大大减少肝肾的负担。
蛋白质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 NPU):是反应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 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
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 氨基酸评分=
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量(mg)
确定某一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步骤: 1.计算被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 2.在上述计算结果中,找出第一限制氨基酸评分值,即为该蛋白质 的氨基酸评分。
该方法比较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食品蛋白质的消化率。
比值PER,对除孕妇和l岁以下婴儿以外的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 质进行评价。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
几种食物蛋白质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食物蛋白
酪蛋白 鸡蛋 大豆分离蛋白 牛肉 豌豆粉 菜豆
相对蛋白质值(relative protein value,RPV) 净蛋白质比值(net protein ratio,NPR) 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N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