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武汉市2019届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数学(解析版)
武汉市2019届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数学(解析版)
a
ex
ex
ex
ex (x 2)
立,只需 1 x 恒成立,即 a 恒成立,设 g(x) ,则 g(x)
,可知当 x 2 时,
a
x 1
x 1
(x 1)2
g(x) 取得最小值 e2 ,所以 a e2 ,又因为 a 0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 (0, e2 )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x 2 y ≤ 2
11.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则 (x 1) y 的取值范围为( )
2 y 3x ≤ 6
A.[3, 0]
9 B. 3, 4
9 C. 0, 8
11.答案:D
x 2 y ≤ 2 2 ≤ x 2 y ≤ 2
解析:由
,得
,作可行域如图所示,
2 y 3x ≤ 6 6 ≤ 2 y 3x ≤ 6
A.5
B.12
C.27
D.58
开始
k 1, s 1
k 2k 1
是
k<30?
s sk
否
输出s
结束 5.答案:C 解析: s 11 3 7 15 27 .
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2
A.
3
4
B.
3
C. 2
D. 2 5
解析:当 n 2 时,4S2 (a1 3)2 16, S2 4, a2 3 ;当 n 3 时,4S3 (a2 3)2 36, S3 9, a3 5 ,
当 n 4 时, 4S4 (a3 3)2 64, S3 16, a3 7 ,猜想得 an 2n 1,经验证,当 an 2n 1时, an1 2n 3, Sn n2 ,满足 4Sn (an1 3)2 .故 an 2n 1,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即 A [4, 4], B (0, ), A B (0, 4] .
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a1 12, S5 90 ,则等差数列{an}的公差 d ( )
A.2
3
B.
2
C.3
3.答案:C
54 解析: S5 5a1 2 d 60 10d 90 ,解得 d 3 .
则平面 BDC1 即为平面 A2BC1D ,连接 AC2 ,与平面 A2BD ,平面 B2CD2 交于 P, Q 两点,
易证得平面 A2BD / / 平面 B2CD2 ,且 AC2 平面 A2BD , AC2 平面 B2CD2 ,且 P, Q 两点是线段 AC2
5 的两个三等分点,所以点 Q 即为点 A 关于平面 BDC1 的对称点为 M ,易知点 Q 平面 A1B1C1D1 的距离为 3 .
(1)求 c ; (2)求△ABC 的面积. 17.解析:(1)由 sin 2C sin A 0 ,知 2 sin C cos C sin A 0 , 2c a2 b2 c2 a 0,c(a2 b2 c2 ) a2b 0 ,而 a 2,b 3,c(4 9 c2 ) 12 0 ,
0
≤
y
≤
3 2
,所以
z
0,
9 8
;
当 (x, y) 位于线段 CD : y 3x 6 (1≤ x ≤ 2) 时, z (x 1) y 3 (x2 x 2) [3, 0] ;
2
2
当
(x,
y)
位于线段
BC
:
x
2
y
2
3 2
≤y≤0时,z(x
1)
y
(2
y
1)
y
2
y2
y
3,
1 8
;
当
2(k 1) 1 ,也满足 an 2n 1,
结合①②可知, an 2n 1.
16.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点 A 关于平面 BDC1 的对称点为 M ,则 M 到平面
A1B1C1D1 的距离为
.
5
16.答案:
3
解析:将正方体 ABCD A1B1C1D1 再叠加一个正方体,构成如图所示的正四棱柱 A1B1C1D1 A2B2C2D2 ,
t12
16 t12
8 2t1
t1
t14
256 t14
4t12
64 t12
≥ 2 256 2 256 8 ,当且仅当 t12 4 时等号成立,所以 AB 的最小值为 8.
y x
解法 2:特值法,当
OA
OB
,即直线 OA 的倾斜角为 45 时,
AB
取得最小值,联立
y
2
,
4x
得 A(4, 4) ,同理可得 B(4, 4) ,所以 AB 8 .
D. (1, e2 )
12.答案:B
解析: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 (1, ) ,由 f (x) ex a ln(ax a) a 0 ,得 ex 1 ln(ax a) , a
ex 函数 y 1与函数 y ln(ax a) 互为反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 y x 对称,所以要使得 f (x) 0 恒成
.……………………………………12 分
2
2
16 4
1
9
解法 2: a 2,b 3, c 4, p (a b c) ,由海伦公式得:
2
2
9 5 3 1 3 15
△ABC 的面积 S p( p a)( p b)( p c)
.…………………………12 分
2222 4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A. 4 2
B. 2 2
C.8
D.8 2
10.答案:C
解析:设 A(t12 , 2t1), B(t22 , 2t2 ) ,则 OA OB (t1t2 )2 4t1t2 0 ,解得 t1t2 0 (舍去)或 t1t2 4 ,
2
2
所以 AB
(t12 t22 )2 (2t1 2t2 )2
9 D. 3, 8
3
3
其中
A
1,
2
,
B(2,
0),
C
1,
2
,
D(2,
0)
,则
z
(
x
1)
y
表示以点
(x,
y)
和
(1,
0)
的连线段为对角线
3
的长方形的面积(可为负值),当 (x, y) 位于线段 AD : x 2 y 2 0 ≤ y ≤ 时,
2
z
(
x
1)
y
(2
y
3)
y
2
y2
3
y
,因为
2ab
即 c3 13c 12 0,(c 1)(c 3)(c 4) 0 ,而 c 0,c 4 .…………………………………6 分
a2 c2 b2 11
(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B
,sin B
1 cos2 B 3
15
,
2ac 16
16
1
1
3 15 3 15
所以△ABC 的面积 S ac sin B 2 4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为梯形,AB / / CD, DAB 90, BDD1B1 为矩形,平面 BDD1B1 平面 ABCD ,
13. (x 2)(x 2)7 展开式中 x7 项的系数为
.
13.答案: 12 解析:展开式中含 x7 的项为 x C71x6 (2)1 2x7 12x7 ,故展开式中 x7 项的系数为 12 .
14.函数 y x ln(x a) 在点 (0, 0)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x ,则实数 a 的值为
x 1
x 1
x 1
z
与直线 AD : x 2 y 2 相切时, z 取得最大值,设切点为横坐标为 t ,因为 y
,
(x 1)2
t
z 1
2 2
t
1 t 2
9
所以
(t
z 1)2
1
2
,解得 z
9 ,即 zmax 8
8
,
z
3
3
当 y 过点 C 1, 时, z 取得最小值 zmin (11) 3.
解析: z
1i .
3 4i (3 4i)(3 4i) 25
D. 1 i
2.已知集合 A x x2 4 x ≤ 0 , B {x | x 0} ,则 A B ( )
A. (0, 4]
B.[0, 4]
C.[0, 2]
D. (0, 2]
2.答案:A
解析:由 x2 4 x ≤ 0 ,得 x 2 4 x ≤ 0 ,即 x x 4 ≤ 0 ,所以 x ≤ 4, 4 ≤ x ≤ 4 ,
D.4
x2 y2 4.已知双曲线 1(b 0) 的渐近线方程为 3x y 0 ,则 b ( )
4 b2
A. 2 3
B. 3
3
C.
2
D.12
4.答案:A
b
b
解析:由双曲线方程可知其渐近线方程为 y x ,又渐近线方程为 y 3x ,所以 3, b 2 3 .
2
2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s 的值为( )
D1
C1
A1 D
B1 C
A P
D2
B Q
C2
A2
B2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