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情调—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作者:蔡传稳指导教师:高红卫作为小说家的孙犁,他之引人注目,不在创作数量上的丰盛,而在突出的质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所表现的是“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得到一种极致。
”(1)他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为了给人民以希望、以前途,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光明、繁荣和兴旺,以单纯和真诚的赤子之心,致力于对生活中固有的美的事物的发现和讴歌,并使之升华,使之光大。
他所要求发现的,所要表现的,不只是那些一般性的事物,而是处于极致状态整合的真善美事物。
在表现和讴歌方式上,也力求在艺术上达到真善美的极致境界。
在他创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艺术追求,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单纯情调。
这种艺术个性由作家自己的个性、气质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选择和艺术提炼中达到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积累和认识中达到的升华,是孙犁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情绪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渗透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作家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他的小说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故事性,往往以散文式的笔法来抓住事物中某些鲜明环节,加以实现,形成自然清新、秀美隽永、质朴单纯、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以纤丽的笔触和真诚的感情构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散发出冀中平原特有的泥土芳香。
一、表现在题材选择与人物把握上。
孙犁式的“单纯情调”,是作家在艺术选择中产生的。
作家注重小说的生活实感和生活韵味,注重于逼真地和传神地表现群众生活情调。
他深受冀中地区人民斗争生活的哺育、感染,所以他的小说多写这里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奋斗的事迹。
他的题材比较广泛,但写得最多的是农村的妇女生活。
受压迫最深的农村妇女,这时与男子平等地参加各项斗争,她们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德一下地迸发、显现出来,从而引起作家的格外关注。
他曾说过:“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
”(2)这不仅决定了大批劳动妇女形象的产生,而且造成了为抒发自己敬佩心情所特有的抒情意味。
这些劳动妇女具有中国普通群众性格,善良、淳朴。
她们心灵流露出来的必然是美的善的东西,作者在表现这些人物性格时,又与作品中的语言风格相谐调,给人以一种淡雅、质朴、诚挚的感觉。
孙犁是通过小说人物在相互交往中来表现她们优良品德。
以“儿女情”和“同志情”尤为突出。
在表现“儿女情”的作品中,大多是以农村淳朴女子对丈夫、情人事业的理解为题材的。
她们对丈夫、情人刻骨铭心、自我牺牲的爱,时对亲人事业的有力支持,从而推广到对国家和民族的爱。
代表作《荷花淀》一篇较为突出。
在月光水色的风景里,展示几位白洋淀乡村妇女平凡、质朴、淳厚和对即将离家抗日的丈夫依恋之情。
写出了她们以大局为重,乐观的挑起生活重担的坚韧精神,以及她们拿起武器,投身抗战的英雄行为,写出她们合乎时代精神与内心世界的成长轨迹。
她们是那样的单纯、洁净,就像荷花一样秀丽。
后来在《嘱咐》中,又写出抗战胜利后,水生从部队回家探亲,只住了一夜,妻子又送他奔向解放战争的战场,进而表现出经过战争锻炼的妇女何等坚强刚毅的性格。
像水生嫂这类形象在孙犁的作品中是很多的。
短篇小说《藏》中,写的是一对年轻夫妇的纠葛,小俩口在感情上,本有些生疏、隔阂,以至相互埋怨。
就在俩人感情刚刚融洽一些时,丈夫新卯每天吃过饭外出,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来,又加上周围人善意的煽风点火,妻子浅花真的与丈夫有了矛盾。
一天晚上,由于浅花强行拦阻,新卯只好留宿在家装睡,但他在认定妻子已睡着时偷走出去。
而假装睡着的浅花也跟踪丈夫来到井台边,以为丈夫投井自尽,拉住丈夫。
及明白丈夫在挖地道的真相后,她竟心酸、内疚地躺在丈夫的怀里哭起来了。
误会解除了,对丈夫的爱更炽烈了。
以后,小说又写出了浅花如何帮助丈夫。
短篇小说巧妙而又独特地写出了当地的生活情调。
作者所表现的是群众生活中常有的事。
而描写的对象是农民,她们的纯朴、善良发挥到极致状态的美。
这样的“儿女情”不失纤弱,不伤于柔靡,又与时代风云相结合,形成他作品柔和的色调,从而表现出单纯情调来。
与“儿女情”同样感人的是又写了人类感情中另一美好的东西——同志爱,革命战争年代的鱼水情。
《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在与“我”发生口角后,能顿释嫌隙,主动关心八路军战士的冷暖,与其性格品行的本质和她继承的家风有关,她快嘴利口,但是“要紧的是她的心眼好”。
目光开阔、胸襟坦诚,所喜所厌,从不作假。
开始时,她是那样毫无顾忌地指责“我”,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正是她灵府洞开、直率坦诚的表现。
她看到“我”光着脚,决定用派上用场的布为我做袜子。
妞儿的那样行动,早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同八路军亲密无间,冷暖相依的整个社会风貌。
而另一篇《浇园》,也是意在描写人民群众对八路军战士真挚情感。
主人公香菊为了伤员安静地休息,她小声吓唬二菊,责怪她手脚太重,提醒邻里,不要在她家附近捶布洗衣。
看到伤员好转,她那“谢天谢地”的感动样子,以及精心照料伤员吃食等场景的描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用浇园劳动贯穿了全文,以及表现了香菊对八路军战士的一片温馨,也表现出香菊的优秀品格,使文章更带有诗意色彩,加浓了生活情调。
而这些同志爱的描写,挖掘是这些女子金子般贵重的心。
孙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去感应时代风云的声光色味,在战争生活的交响曲中,捕捉到最美动人的旋律;以清秀隽永的笔触,在冀中平原泥土芬芳的大地上,把平凡的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生活情景与心灵,情绪的波动,升华为诗的境界,从而表现为别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二、表现在小说诗意化意境创作上。
孙犁小说的“单纯情调”,还表现在他所体现对美的意境创作上。
他的小说情、意、象达到较为完善的和谐统一。
正如孙犁自己所指出的:“不应该把所谓‘美’的东西,以现实生活长卷里割裂出来。
即使是‘风景画’吧,也应该是现实生活,现实斗争,作者的思想感情,紧紧联系在一起。
”(3)他在小说的细部描写中,以高尚的志趣,明净的情思,纯洁的想象以及优美的文笔,融入作者真诚的思想感情,用纤丽秀美的笔触精心描绘着河山草木、春光秋色,努力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情景一起的境界,从中进一步渲染出自己歌颂的人物思想和情操。
孙犁对美的意境创造上是多种多样的。
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种:一是,把景物放在直接抒情中,以情写景,情中有景。
例如:“歌声呀,你来自哪里?俊俏的山风把你吹到大川。
古代战争的河流在为你击节。
歌声呀,唱到夕阳和新月那里去吧!奔跑在万里长城上吧!你灌满了无穷无尽的山谷,融化了五台山下的积雪,掩盖了一切的呼啸,祖国现在就需要你这一种声音。
”(4)在这里抒发那种豪情壮志、意气风发,正来自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被激励,加深了意境的内涵和外延。
这里有情有景,是作者内心美的自然流露,是长期对祖国河山的细微观察,积淀以后的突然迸发。
二是,在创造优美的意境时,也常常采用白描写意的手法来描写生活中的神韵。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切入时代,抓住事物的某些鲜明特征,用事物自身来说话,用寥寥数笔出神入化地刻画出一个完美的意象。
挖掘人物内心活动时,也用自然、朴素、纯真而又新颖富于形象性的文笔来表现,把小说写得诗意盎然,像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引人入胜。
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重叠的形容词,却做到了形神兼备。
原因在于简朴的描写中渗透着一种隽永的深情,渗透着作家对冀中平原、太行山区人民和风物深沉的爱。
他既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人物,也擅长用白描状物写景。
例如:“很晚丈夫才回来了。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着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膝盖,光着脚。
他叫水生,小圩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5)这样写就达到了形神兼备,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孙犁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从艺术大师鲁迅那里获得了有益的艺术借鉴,并得到扬弃,形成作家自己的艺术特性。
孙犁在对美的意境创造中,不管采用何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都会让人感到单纯、秀丽,仿佛清水中的云影,一目了然。
在他四十年代的那些短篇小说中,你看不到现代小说通常所有的繁复结构,错综纠结的人物关系,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印象,甚至人物,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感情生活也是单纯的。
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单纯意境。
三.表现在小说的语言风格中。
孙犁小说的“单纯情调”的艺术风格,还得利于他的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和比喻手法的运用。
他的小说人物对话充满了浓郁的生活韵味。
在小说创作中,写好人物对话,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
他在谈到作为文学作品第一要素语言时,曾说过“在对话里,作者的功夫,是选择那个人物日常生活里的习惯话,这些话,最能表现那个人的一切。
在这种对话里,作者要注意保留那口语的面貌,才能人物的特征,使对话灵活起来。
”(6)在这里,孙犁所说的“人物日常里的习惯话”和“口语的面貌”并不指一些口头禅,与书面语不同语法结构等等一类语言形式。
而主要是指,与人物身处其间的整个生活情景,与其特定的生活情景下产生人物思想内容相联系在一起的表达情意的语言方式。
他所选择的日常用语是经过提炼和加工了的生活化和文学化的语言。
在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谈琐事,叙家常,一如生活中的交往谈话那样活脱流畅,但他十分简洁和准确。
所以,孙犁笔下的那些人物对话,决不是大的、空的、静止的,而是具体的、灵活的、充满生活情趣的,也是单纯的,具有乡土风味情调。
例如,在《荷花淀》的第二部分写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探夫表现的尤为突出。
她们在探望丈夫的路上,谈笑风生,幽默乐观,寻找各种理由掩饰她们对丈夫的思念和急切想见丈夫的心情。
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出她们中有的较含蓄、矜持;有的较坦诚、直率;有的较诙谐、风趣。
用语言的形式,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进一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孙犁描写的人物对话,不知是灌注浓郁的生活情趣,也给人物创造出一种表情达意和交流感情的对话形式。
在《嘱咐》中,能把一对年轻夫妇在离别八年,一夕重逢时,交流、倾诉的浓烈、沉重的思想感情以轻快、嬉戏的口吻写出,充满了浓郁的生活韵味。
当水生女人逼着问丈夫怎样想她时,水生说:“临过汉平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
我买了一包鱼下饭,吃着那鱼,我想起了你。
”这样的回答,水生女人当然不会感到满足,于是亲昵的说了句“胡说”之后,又追问一句:“还有吗?”水生则说:“没有了,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出门想你去了。
”这类对话的内容很普通、平淡和单纯的,完全是农村青年夫妇间所独有的。
作者准确地把握了特定生活环境下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样使小说的人物对话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清新秀美,朴实真挚,表现出单纯的艺术风格。
孙犁还善于精心营造,将心灵的美和人物的形象以一个奇妙比喻来突出人物风貌,展现出优美意境,使人物更具有形象化。
这样的语言在作品中是很多的,人物的心灵只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然渗透出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韵,把作者真诚的情感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