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医学技术营养专业用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系编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课程号:50416303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48学时学分:3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所用教材在前4版的基础上,本着“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精神、贯彻三基和五性的原则,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编写。

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临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有关预防知识和技能以及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预防医学观念、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其余为了解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
(一)教学内容
绪论
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特点。

健康的概念。

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

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三级预防策略。

高危人群策略与全人群策略*。

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预防医学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爱丁堡宣言和五星级医生。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

第九章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医学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循证临床预防服务内容确定的方法。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原则。

临床预防服务的基本步骤:收集健康信息、健康危险度评估(健康危险度评估的概念;健康危险度评
估在慢性病预防中的意义;健康危险度评估的基本步骤*;健康危险度评估资料来源;组合危险分数的计算方法;健康危险度的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概念、制定和实施*。

第十章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行为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定义及相互的联系与差别*。

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和基本策略。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式,社会认知理论*。

健康咨询的5A模式及其原则*。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第十一章控制烟草使用
烟草的类型及主要的有害成分。

烟草使用对健康的影响。

二手烟及其危害。

烟草与健康关系的流行病学特点。

烟草依赖疾病的概念。

临床场所戒烟指导:5A戒烟法,对不同类型人群的戒烟干预指导。

常用的戒烟药物及使用方法。

常见的戒烟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吸烟与戒烟的常见误区。

人群烟草控制的策略。

第十三章身体活动促进
身体活动的概念。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概念。

身体活动的类型。

身体活动的强度及其测量。

身体活动总量。

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

身体活动伤害,运动伤害的概念。

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推荐量。

临床场所身体活动指导:运动处方的概念、制订原则、制订步骤。

常见疾病运动处方。

第十四章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第二级预防的实施
疾病筛检的概念和形式。

确定疾病筛检项目时需遵循的最低标准*。

确定筛检的频率。

确定一次筛检所包括的项目。

以定期健康检查取代每年全面体格检查。

实施筛检的基本程序。

异常筛检结果的处理原则。

不适宜的筛检技术。

第十六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慢性病国内外流行现状,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疾病管理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慢性病管理的概念、发展状况、管理内容。

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内容*。

第十七章环境卫生
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环境有害因素的接触途径,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

生物标志物*。

决定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因素。

环境污染及其相关概念。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

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社会环境因素的内涵及其影响健康的特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

文化的概念,特征,类型,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文化对人群健康的作用模式*。

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第十八章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职业卫生、职业病概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及分类,职业性病伤的概念和种类,职业病致病条件*。

物理性有害因素:高温作业,噪声,非电离辐射。

化学性有害因素:毒物,粉尘。

生物性有害因素。

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

职业卫生服务的概念与实施原则。

职业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

职业卫生服务的机构与模式。

职业人群健康监护的概念、目的及内容。

医学监护,职业环境监护,信息管理。

职业病管理:职业病诊断管理,职业病报告管理,职业病患者治疗、处理管理,职业病病伤的劳动能力鉴定管理,职业病预防管理。

第二十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策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点、分类及主要危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应急反应措施。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定义、特点和事件分级。

应急处理工作原则。

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

现场控制措施。

临床救治原则。

防护措施。

急性化学中毒的概念、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急救原则。

电离辐射损伤的应急处理。

第二十一章卫生系统及其功能
卫生系统相关的概念。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卫生系统的目标,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和公平性。

卫生系统的功能,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卫生组织机构。

公共卫生的定义、作用和功能。

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

医疗保健体系的定义。

医疗保健的功能及基本要求。

医疗保健的组织机构。

双向转诊制度。

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制度。

第二十二章医疗保险与医疗费用控制
医疗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主要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沿革,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费用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四章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我国卫生改革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和实施策略,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基本内容和实施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及发展,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
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全球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及其措施。

我国卫生面对的挑战,我国的新医改方案。

健康中国2020。

(二)教学时数分配
预防医学总学时48学时。

讲习比例39∶9。

课堂讲授内容共39学时学时课堂讨论与实习部分共9学时学时
绪论 3 健康危险度评估 3
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 3 环境卫生 3
健康行为干预 3 职业中毒 3
控制烟草使用 3
身体活动促进 3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第二级预防的实施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3
环境卫生 3
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3
卫生系统及其功能 3
医疗保险与医疗费用控制 3
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我国卫生改革 3
四、教材
傅华主编:《预防医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五、参考资料
1.李宁秀主编,《预防医学》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6
2.李鲁主编,《社会医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3.杨克敌主编,《环境卫生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4.孙贵范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5.马骁主编,《健康教育》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
6.杨德森主编,《行为医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梁万年主编,《社会卫生服务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六、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50%,期末考试: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