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本三白先勇《游园惊梦》课件资料讲解

文本三白先勇《游园惊梦》课件资料讲解


2)汤显祖《牡丹亭》、昆曲《游园惊梦》的内容
3)小说文本中出现的几段昆曲唱词有怎样的表现力
昆曲的介入,扩大了小说的表现力,使得钱夫人的整 个意识流有了一个指向。其中的情感和情节不用作特意 交代。只要我们明白《牡丹亭》,我们就明白唱《牡丹 亭》的钱夫人。用昆曲的联系,把潜意识里的活动表露 出来。
在窦公馆豪华铺排的宴席上钱夫人多喝了几杯花雕,又受到 天辣椒的刺激,眼前景象唤起了当年在南京清唱会的景象,天 辣椒如何对待她的亲姐姐桂枝香,勾起了在南京清唱聚会上发 现自己亲妹妹与自己情人郑彦青郑参谋的私情,一阵急怒,哑 了嗓子。此刻,由于听到《游园惊梦》,触景生情,心理上又重 新经历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经验,以往经验和眼前情境所 形成的合力唤起并且推动了钱夫人的意识流动。
5)昆曲与意识流的结合
我写这篇小说写了五次。前三次用比较传统的手法写内心 的活动,我都不满意。起初我并没想到要用意识流手法。女 主角回忆过去时的情绪非常强烈,也有音乐、戏剧的背景,为 了表达得更好,尝试用了意识流手法。
《游园惊梦》的圆熟精致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后半部分采用意识流手法且转换自然。
在南京的生日宴场景中,经历了哪些事情?
在当年南京的那次清唱会,钱夫人发现自己的情人郑彦青和 自己妹妹月月红的私情之后,已经有了一次“惊梦”。那次 “惊梦”沉淀在内心深处,成为一个创伤。在这次窦夫人酒筵 和昆曲清唱会上,天辣椒和程参谋的在场这个外在因素,再次勾 起了钱夫人内心原来的创伤,于是有了第二次“惊梦”。“游 园”而“惊梦”,似乎成为一个模式,反复地折磨人的灵魂。
一、意识流 二、人物形象 三、美人迟暮、人生如梦与思乡 四、传统文化意象
场景一:进门 人物:刘副官
场景二:前厅 人物:窦夫人
场景三:客厅 人物:赖夫人、余参军长、蒋碧月、徐太太、程参谋
场景四:入席 场景五:喝酒,敬酒 场景六:席散,客厅
这些追忆中,包含了追忆者 当年的感受,以及追忆者现 场的感受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 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 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 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 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 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 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睡介〕〔梦生 介〕
白先勇《游园惊梦》
余光中:白先勇是现代中国最敏感的伤心人,他的作品 最具“历史感”。
江少川《台港澳文学论稿》:白先勇小说是在月夜的灯 会中蓦然回首所看到的凄美往事。
欧阳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就中短篇小说类型来论,白 先勇的《游园惊梦》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
Q1:小说为什么叫“游园惊梦”? Q2:钱夫人的职业是什么?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Q3:钱夫人在这个宴会上,是什么感觉? Q4:汤显祖《牡丹亭》讲了什么故事? Q5:钱夫人和杜丽娘有什么关联? Q6:钱夫人有几个称呼? Q7:几个姐妹的名字分别是什么?其中哪些参加了窦公馆宴会? Q8:郑彦青一个反复出现的形象和动作是什么? Q9:昆曲《游园》在小说中显示了几段?各有什么意义? Q10:拿台湾的东西和大陆的东西对比,有哪几个地方?
第四,以短时间的经历写出漫长的时空中的经历。
朱力亚·克里斯蒂娃
提出“互为指涉”(intertextuality)这一术语,表示任 何一部文学“应和”(echo)其他的文本,或不可避免地与其 他文本相互关联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是公开的或隐蔽的 引证和引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对文学代 码和惯例的一种共识积累的参与等。
第二,前半部分一直采用传统的叙述方式,而当钱夫人酒 力蓄积,情感爆棚时,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又自然的过渡到意识 流的写作方式,以其意识的流动回到当年在南京时酒席清唱会 的情景之中,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
第三、借助于意识流手法捕捉到了昆曲的旋律。文本中 意识流动中仿佛起到灵魂一样作用的是音乐,这不仅表现在不 断地出现《山坡羊》《皂罗袍》等各种曲牌名字和《牡丹亭》 里的唱词,而且表现在意识的流动完全随着音乐旋律而前行。
钱夫人仿佛成了杜丽娘,在台北窦夫人的“游园” 宴会里,尝到了‘惊梦’的滋味。
4)杜丽娘与钱夫人
表演者的主体意识
A在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和教师陈最良所代表的传统文化 的严格制约下; B杜丽娘的内心长期受到禁锢和压抑;
C美好的大自然的春天使她那被压抑的情感获得了释放;
D找到了寄托,即和青年男子柳梦梅交欢。
“意识流”现在表示现代小说的一种叙述方法,自19世 纪20年代始,意识流就成了文学叙述的一种模式。作家利用 它来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的范围和轨迹。在这一过程里, 人的感觉认知与意识的和半意识的思想、回忆、期望、感情 和琐碎的联想都融合在一起。
第一,原本是窦夫人宴请的场面与故事,现在变成了眼前 的窦公馆故事和当年钱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会上故事的重叠。
二、人物形象
三、美人迟暮、人生如梦与思乡
白先勇自己说:这讲的是一个美人迟暮的故事。
人生如醉酒》:“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
场景七:离开
1)作者白先勇和昆曲的渊源
关于小说《游园惊梦》的创作缘起,作者自己说: “……最主要的恐怕是我在很早之前看《红楼梦》的时候, 其中有一回是描写林黛玉听《牡丹亭》的几句戏词,…… 如果要说根源的话,恐怕就是从那是开始。……后来我看 昆曲这段《游园惊梦》,深深感觉昆曲是我们表演艺术最 高贵、最精致的一种形式,它辞藻的美、音乐的美、身段 的美,可以说别的戏剧形式都比上,我看了之后叹为观止。 那么精美的艺术形式,而今天已经式微了,从这里头我兴 起一种追悼的感觉——美的事物竟都是不长久。……正好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位女士,……我替她编了一 个故事,就是对过去、对自己最辉煌的时代的一种哀悼, 以及对昆曲这种最高艺术的怀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