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地理学名词解释复习.docx

土壤地理学名词解释复习.docx

1.土壤质地:各个粒级的土壤颗粒在土壤屮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2.土壤剖面:地表至母质或母岩的土壤垂直断而。

3.土被结构:地球陆地表面连续分布的土壤状如被覆,故称Z为土被,而土壤群体组合的空间格局或空间构型,简称为土被结构。

4.土壤腐殖质:是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性胶体,是土壤微牛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具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土壤结构:土壤中团聚体的组合排列方式成为土壤结构6.土壤地理学:是介于口然地理学利土壤科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主要内容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界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

7.土壤潜育化过程:主要是在土体在水分饱和、强烈嫌气条件下所发生的还原过程;&淋溶土:土纲的一个名称,土壤形成过程屮淋滤作用,有粘化层。

9.富铁土:是分布在世界亚热带地区,中度富铁铝化作用的土壤类型,含冇低活性富铁层,其成土过程是盐棊强烈淋失,明显的脱硅作用,铁铝氧化物富集。

10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12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通常把与土壤有直接联系的母岩风化物或堆积物成为物质。

13门塞尔颜色系统:一种科学化描述土壤颜色的标准色卡比色法,命名系统用颜色的三个属性色调、量度和饱和度。

14土水势:是指单位水量从一平衡的土-水系统移动到与它同温度而处于参比状态的水池吋所作的功。

15CEC:土壤阳离了交换量,土壤胶体所能吸附的各种阳离了总量,其数值以每T克土壤中各种阳离了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17单个土体:土壤剖血的立体化,作为土壤的三维实体,体积最小,横切面积面积近似六边形,而积一般为1 — 10 平方米。

18 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是上壤剖面中为地面大致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

20 土壤胶体: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000毫微米,具冇胶体性质的微粒。

是土壤中高度分散的部分。

22腐殖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主物作用卜一,合成为腐殖质的过程。

9壤风化淋溶系数:即ba值,指的是母质或土壤中各种盐基的氧化物与氧化铝的分子比值。

B代表Na20、K20及CaO> MgO分子数之和;a代表A1203的分子数。

10 土壤风化指数:是指通过淋溶层和母质层中氧化钾与氧化钠的比值,了解十壤矿物质风化程度。

(土壤风化指数越小,说明它的风化强度越强)13浆岩:由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受地质作用的影响,上升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如灿石、原始岩石)。

14沉积岩:地売表面早期形成的各种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先形成的沉积岩)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再次形成的岩石。

15变质岩:原有的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性物质的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

16风化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矿物,遇到了和它形成时截然不同的外界条件阳遭到破坏,使其内部的结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17物理风化:乂称机械崩解作用,是指由物理作用(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摩擦力等物理因素)使岩石矿物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18化学风化:化学风化也叫化学分解作用,主要是指岩石矿物在水、氧、二氧化碳等风化因素参与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

19生物风化:纶物风化是指岩石中矿物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的机械性破碎和化学分解过程。

20水解作用:岩石矿物在水分、二氧化碳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化学的分解,使岩石矿物遭到破坏,并把养分释放出來的这种作用称为碳酸化作用。

22坡积物:山坡上部风化的碎屑物质,经雨水或雪水的侵蚀冲刷,并在重力作川卜被搬运到山坡的屮、下部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坡积物,多分布在山坡或山麓地带。

23冲击母质:指风化碎屑受河流(经常性水流)侵蚀、搬运,在流速减缓时沉积于河床的沉积物。

24黄土母质: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沉积物。

黄土为淡黄或暗黄色,十层厚度可达数|•米,粉砂质地,粗细适宜, 通体颗粒均匀-•致,疏松多孔,通透性好,具有发达的直立性状,含有10%〜15%的碳酸钙,常形成石灰质结核。

25土壤的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形成过程是指地売表而的岩石风化体及其搬运的沉积体,受其所处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征的土壤的历程。

26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吋间)作用下形成的,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着同等重要和相互不可替代的作丿IJ,成土因素的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土壤分布由于受成土因索的影响而具有地理规律性。

这就是土壤形成因索学说。

27土壤相对年龄:相对年龄则是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

28土壤绝对年龄:指该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常用年表示。

29粘化过程:粘化过程是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

残积粘化过程多发生在温暖的半湿润和半T旱地区的土壤中,而淀积粘化则多发牛•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中。

30退化过程一一退化过程是因白然坏境不利因索和人为利用不当而引起土壤肥力卜•降,植物牛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31熟化过程:土壤熟化过程是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索不断协调,使土壤向冇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

32潴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交替过程,指土壤渍水带经常处于上下移动,土体中T•湿交替比较明显,促使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复交替,结果在土体内出现锈纹、锈斑、铁猛结核和红色胶膜等物质。

该过程又称为假潜冇化33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住微牛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Z前形成的土壤过程,称为原始成土过程。

在高山冻寒气候条件的成土作用主耍以原始过程为主。

原始成土过程也可以•岩石风化同吋同步进行。

34有机质积累过程:在木木或草木植被下,冇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

4.发生层:凡是发育完善未经翻动的土壤剖面,常可划分出性质上有明显差异的许多层次,这些层次是土壤发育的结果.35 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构造就是指土壤剖面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36钙积与脱钙过程:钙积过程是干旱、半干早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移动积累的过程。

在季节性淋溶条件下,易溶性盐类被水淋洗,钙、镁部分淋失,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土壤胶体表面和土壤溶液多为钙(或镁)饱和,土壤表层残存的钙离子与植物残体分解时产牛的碳酸盐结合,形成重碳酸钙,在雨季向下移动在剖面屮部或F 部淀积,形成钙积层,;与钙积过程相反,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牛物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碳酸钙将转变为重碳酸钙从土体中淋失,称为脱钙过程。

37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体形细微构造简单的一类生物体.38自养型细菌:不依靠分解氧化有机质取得碳和能量,而是直接摄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吸收无机含氮化合物和各种矿物质作为养分,利用光能或通过氧化无机物质获得能量,合成口身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属于这一类土壤细菌的有: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硫磺细菌.39异养型细菌:它们只能利用有机质作为碳源和能源。

6.灰分物质:植物残体燃烧后所遗留下的灰烬称为灰分物质。

灰分中主要为钙、镁、钾、钠,磷、硅、硫、铁、铝、猛等,此外还含有碘、锌、硼、氟等沅素.7.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各种动、植物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在水分.温度.土壤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8.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植物残体和微牛物分泌的酶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有机化合物,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氨、水和矿质养分(磷、硫、钾、钙、镁等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9.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积累保蓄养分的过程。

10.矿化率:毎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13.腐殖质化系数:每斤新鲜的冇机物质加入到土壤后所产生的腐殖质的斤数。

1.导温率:单位体积土壤吸收热最后升高的温度,单位为cm2/s o2.导热率:在单位截面(lcm2)、单位距离(lcm)相差1 °C时,单位时间(Is)内传导通过的热量(单位J/cm・s・°C )。

3土壤热容量:土壤温度的升降不仅决定于热量的得失,而且决定于热容量的大小。

土壤热容量分为重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两种。

重量热容量是使lg 土壤增温1°C所需的热量(J/g・°C)。

容积热容量是使lcn)3 土壤增温1°C所盂的热量(J/cm3 • °C) o容积热容量和重量热容量Z间的关系是:容积热容量=重量热容量X容重4 土壤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土壤截血、单位土壤厚度的气最,通常以ml/s • cm2 • cm或ml/s・cm3表示。

它是一种量度土壤空气扩散常数的方法。

一•般多采用C02作为指示气体,使它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容积的土壤而求得其通气量,通气量大,表明土壤通气性好。

5全蓄水量:土壤为重力水饱和,即土壤全部孔隙(包括毛管孔隙和罪毛管孔隙)部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全蓄水量(最人持水蜃)。

6萎薦系数:当植物表现永久萎蔦时的土壤含水量叫萎篤系数(凋萎系数)。

7有效水最大贮量:(A=F-W)即ED间持水量一萎蒸系数,当此值最大吋,即有效水最大贮量。

(全溶水一多余水)。

8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对同一土样并不是固定的单一曲线。

它与测定时土壤处于吸水过程(如渗透过程)或脱水过程(蒸发过程)有关。

从饱和点开始逐渐增加土壤水吸力,使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所得的Illi 线,叫脱水曲线。

山T燥点开始,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使土壤水吸力逐渐减小所得的曲线,叫吸水曲线。

脱水曲线和吸水曲线是不重合的。

同一吸力值可冇一个以上的含水虽值,说明土壤吸力值与含水虽Z间并非单值函数,这种现象称滞后现象。

9土壤水吸力:不是土壤对水的吸力,而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简称为吸力、张力或负压力。

11田间持水量:悬着毛管水达到最人疑时十•壤的含水量。

12毛管持水量:土壤中毛管上升水的最大量称为毛竹持水量。

它是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的总和。

13毛管悬着水:从地表下渗进入土体的这一部分水分。

14毛管上升水:在地势低洼地区,地下水位浅,地下水借助毛管作用而上升吸持保存在毛管中的水分。

15毛管水:是指存在于土壤毛细管孔隙中,由毛管力吸持的水分。

16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的最人量,叫最人分了持水罐。

(包括膜状水和吸湿水)。

17膜状水:指吸附在吸湿水层外面的液态水膜。

18最大吸湿量:干土从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的空气(398%)中吸收水汽的最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