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工业革命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讲两次工业革命【考点清单】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解析:两次工业革命一直以来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对于本部分内容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理解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国际关系等角度分析)。
【知识梳理】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1、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资金:殖民掠夺等原始资本积累。
4、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成果1、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2、动力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蒸汽机车和汽船出现。
(三)影响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3、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4、世界市场: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等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条件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制度前提: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二)成就1、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2、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3、石油化工:提炼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三)影响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3、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要点透析】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相同点①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2)不同点①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②产业结构侧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③广度及深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②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③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2)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3.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3)工业革命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真题再现】1、(09广东历史)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答案】A【解析】上述证据体现了交通、商品、人员和资本,在欧、亚、美几大洲之间,或者说全球间的流通,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表现。
2、(09山东文综)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答案】A【解析】以蒸汽机改良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不仅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无产阶级形成,而且拉大了东西方的差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09宁夏文综)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 1900企业总数(个)808 669工人总数(个)78000 272000产量(吨)3200000 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 590000000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 行业竞争激烈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但产量和投资额都是增长,这说明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5.( 09全国文综一)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答案】B【解析】B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
6. (09全国文综二)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答案】C【解析】C 注意题干的时间“17—18世纪”,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7.(09北京文综)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社会问题是A.清教徒受到迫害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C.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产业工人相对贫困【答案】D【解析】D 抓住时间限制语“19世纪上半期”,ABCD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不属于新社会问题。
8、(2009高考广东文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 蒸汽机车B. 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答案】A【解析】A 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9、(09 四川文综)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 海外市场的形成B 垄断组织的出现C 圈地运动的推进D 民主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B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选B。
10、(09浙江文综)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9分)(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13分)【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时候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名师心得】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研究工业革命对于今天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