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探讨: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2.通过对大宗与小宗的
关系的认识,谈一谈西周
天子
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年均以德”
士
“德均则卜”
庶
.
11
.
12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
14
夏
商 西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周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
的
地方
政 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制
1、分封制 定义
2、宗法制 定义
度
目的
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分封与宗法
.
15
习题
▪ 1、 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 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 A.1234 B.123 C.234 D.23
BCBA .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 ⑤作用: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 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10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
并奉命征伐。
.
2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
3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 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
5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 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 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 夫——士”的等级序列.
.
6
⑤影响: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 2、 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 长
16
▪ 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 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
4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 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7
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A.原因: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 立性。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 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
1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
1.基础知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王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其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 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
B.表现: a.楚王问鼎; b.诸侯争霸。
.
8
2.宗法制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 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 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 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 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 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小儿子。
.
9
2.宗法制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C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
21
宗法制度的内容:
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 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
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 系;
.
22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 一定“小”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17
▪ 5.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 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 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 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 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 位的应该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B.
18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19
扩大统治区域、交通网络、众星捧月
.
20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
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
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
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
也。”楚王乃归。
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天子
诸侯
卿
嫡长子
大夫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大宗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士 小宗
.
13
庶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 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 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